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万海

作品数:4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4篇间作
  • 3篇玉米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小麦间作玉米
  • 2篇利用效率
  • 2篇绿洲
  • 2篇绿洲灌区
  • 2篇间作玉米
  • 2篇耗水
  • 1篇土地当量比
  • 1篇小麦玉米
  • 1篇竞争力
  • 1篇间作方式
  • 1篇间作小麦
  • 1篇交替灌溉
  • 1篇根系
  • 1篇根系分布

机构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齐万海
  • 3篇柴强
  • 1篇杨彩红
  • 1篇于爱忠
  • 1篇罗照霞
  • 1篇邓文文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绿洲灌区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7
2010年
在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及WUE较单作显著提高。在低、中、高3个灌水水平下,间作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0、1.35、1.38;净占地面积上间作小麦经济产量较单作小麦分别提高了20.96%、28.34%、33.10%,间作玉米经济产量较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38.30%、41.65%、41.98%,间作增产作用显著;间作耗水量较相应单作耗水量的加权平均分别增加了5.37%、4.71%、4.18%;WUE间作较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55.97%、63.86%、68.46%和8.29%、12.71%、14.02%,WUE间作与单作小麦差异显著,但与单作玉米差异不显著。
柴强罗照霞杨彩红齐万海邓文文
关键词: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绿洲灌区小麦间作玉米的耗水特性及其与根系时空分布的关系
小麦间作(//)玉米是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熟灌区普遍应用的高产种植模式,但是受水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该区间作应用面临重大挑战,间作节水理论和技术研究亟待深入。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结合微型蒸渗仪(Micro-Lysi...
齐万海
关键词:绿洲灌区小麦玉米间作方式水分利用效率耗水特性
文献传递
不同隔根方式下间作小麦玉米的竞争力及产量响应被引量:40
2010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尼龙网隔根和塑料薄膜隔根对小麦间作玉米竞争优势的影响,并对间作作物竞争力与复合群体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间作群体中,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呈先增后降趋势;隔根可降低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优势,未隔根间作处理比塑料膜隔根和尼龙网隔根间作处理的小麦竞争优势分别提高20.5%和4.9%。不隔根、塑料膜隔根和尼龙网隔根小麦间作玉米的土地当量比分别是1.46、1.20和1.39,间作群体的产量与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适度提高小麦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小麦开花期的竞争优势有利于间作群体整体产量的提高。
齐万海柴强
关键词:间作土地当量比小麦玉米
间作小麦的边行效应及其与根系空间分布的关系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隔根试验,研究了间作与单作小麦边行效应的差异及其与根系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作、不隔根间作、塑料薄膜隔根间作、尼龙网隔根间作小麦边1行产量较边2行分别高13.7%、18.2%、29.0%、33.7%,较边3行分别高22.5%、33.9%、19.4%、29.8%,除塑料布隔根处理外,间作小麦的边行优势明显高于单作小麦.0~100cm土层中的小麦根质量密度在处理间的大小关系为:不隔根间作>尼龙网隔根>塑料布隔根>单作小麦;根系分布深度大小关系为:塑料布隔根>尼龙网隔根>不隔根间作>单作小麦;小麦产量与20~40cm土层中的根质量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齐万海柴强于爱忠
关键词:小麦间作边行效应根系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