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彦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主义
  • 5篇社会
  • 5篇社会主义
  • 5篇价值观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教育
  • 4篇核心价值观
  • 4篇高校
  • 3篇大学生
  • 3篇政治
  • 3篇思想政治
  • 2篇育人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价值观教育
  • 2篇核心价值观教...
  • 2篇高校思想
  • 2篇高校思想政治
  • 1篇大学生社会

机构

  • 7篇长安大学
  • 2篇西安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黄彦军
  • 2篇田红娟
  • 1篇赵玉厚
  • 1篇田猛
  • 1篇辛姣珍

传媒

  • 3篇新西部(中旬...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大观周刊
  • 1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学园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体会被引量:13
2013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力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教育引导着手,使大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自觉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主动践行,逐步达到生活化、大众化、普及化。从而实现春风化雨般的育人效果和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中大众化的效果。
黄彦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大学生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探析
2013年
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社会及其全体人民普遍信奉、追求、恪守的最根本价值理念和规范,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现实生活,即生活化,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路径,要以现实生活为根基,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意识,满足个体合理的价值诉求,还原价值理想,挖掘生活素材。
黄彦军田红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
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文化育人刍议
2013年
本文在阐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化传承创新在文化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主要是:筑牢文化育人基础,丰富文化育人内涵,拓展文化育人平台。
黄彦军
关键词:高校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育人
用“三严三实”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被引量:1
2016年
"三严三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思想和时代产物,对社会现实的精神规范和行为指导有着引领性作用。要以"三严三实"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内化"三严三实"为实际行动,实现"三严三实"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契合性。
黄彦军
关键词:大学生三严三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论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阐述了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品质及现实意义,论述了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探讨了弘扬井冈山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指出要通过弘扬井冈山精神,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优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引导人们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田红娟黄彦军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心理疏导被引量:4
2012年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心复杂多变,难以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到以理服人的同时,更应在与教育对象互动中,做到以心爱人、以心服务人、以心打动人,注重心理疏导方式的运用,将其作为一门艺术,以求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田猛黄彦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当前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需撩开“人性自私”的面纱
2012年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当然"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此可见,历史活动中,人不仅是主体,同时还是目的。这就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价值,必须适当、准确理解人性的内涵,从而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的。
黄彦军辛姣珍
关键词:人性自私和谐社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8年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是德育教育为辅的育人模式。实践教学是将理论转化为日常行为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高校育人的有效平台。因此,应该从育人的内容、育人的方法及育人的效果为切入点,努力探索出实践育人模式的方法与措施,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进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育人效果。
黄彦军赵玉厚
关键词:教学模式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研究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每个主体对幸福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然,幸福观亦有科学与否,正确与错误之分,高尚与低俗之别。因而幸福要通过教育来引导,培养...
黄彦军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策略理想信念价值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