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厚宽

作品数:282 被引量:2,211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2篇期刊文章
  • 6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篇理学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电子电信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9篇网络
  • 35篇入侵
  • 32篇入侵检测
  • 27篇数据挖掘
  • 22篇向量
  • 22篇计算机
  • 21篇支持向量
  • 21篇支持向量机
  • 21篇网络安全
  • 21篇向量机
  • 20篇粗糙集
  • 19篇聚类
  • 18篇数据仓库
  • 18篇贝叶斯
  • 17篇分类器
  • 14篇分布式
  • 14篇多AGENT...
  • 13篇数据库
  • 12篇入侵检测系统
  • 12篇关联规则

机构

  • 189篇北京交通大学
  • 88篇北方交通大学
  • 8篇浙江师范大学
  • 7篇山东财政学院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 6篇郑州大学
  • 6篇烟台大学
  • 5篇河北大学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南昌大学
  • 3篇石家庄经济学...
  • 3篇中国铁道科学...
  • 3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79篇黄厚宽
  • 50篇田盛丰
  • 14篇林友芳
  • 13篇邓大勇
  • 12篇王春花
  • 12篇励晓健
  • 11篇田凤占
  • 10篇瞿有利
  • 10篇穆成坡
  • 10篇陈景年
  • 10篇赵俊忠
  • 9篇石洪波
  • 9篇李凯
  • 7篇何军
  • 7篇武志峰
  • 7篇张莹
  • 7篇董兴业
  • 7篇赵翔
  • 6篇王黎明
  • 6篇胡俊

传媒

  • 48篇计算机研究与...
  • 27篇北京交通大学...
  • 15篇铁路计算机应...
  • 1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0篇北方交通大学...
  • 9篇电子学报
  • 9篇软件学报
  • 9篇铁道学报
  • 8篇计算机工程与...
  • 6篇计算机学报
  • 6篇第一届Age...
  • 5篇电脑与信息技...
  • 5篇计算机科学
  • 5篇第二届中国R...
  • 5篇第六届中国R...
  • 5篇第六届中国人...
  • 4篇南京大学学报...
  • 4篇计算机系统应...
  • 4篇第五届中国人...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28篇2009
  • 19篇2008
  • 18篇2007
  • 38篇2006
  • 26篇2005
  • 22篇2004
  • 29篇2003
  • 15篇2002
  • 20篇2001
  • 13篇2000
  • 5篇1999
  • 11篇1998
2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路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初探
铁路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对铁路信息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提。铁路各信息系统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换及共享需求。然而,各信息系统之间尚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解决共享问题,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李红松黄厚宽
文献传递
知识系统中全粒度粗糙集及概念漂移的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概念漂移探测是数据流挖掘的一个研究重点,不确定性分析是粗糙集理论的研究核心之一.大数据、数据流中存在不确定变化和概念漂移现象,但是,除F-粗糙集外,几乎所有的粗糙集模型都是静态模型或半动态模型,专注于各种不确定性研究,难以处理不确定性变化,也难以探测概念漂移.结合量子计算、数据流、概念漂移和粗糙集、F-粗糙集的基本观点,以上、下近似为工具,定义了知识系统中的全粒度粗糙集和上、下近似概念漂移,上、下近似概念耦合等概念,探讨了全粒度粗糙集的性质,分析了知识系统内概念的全局变化.全粒度粗糙集继承了Pawlak粗糙集和F-粗糙集的基本思想,以上、下近似簇为工具表示了概念在知识系统内的各种可能变化.用嵌套哈斯图表示了概念不同情况下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同一层内的表示没有发生概念漂移,不同层内的表示发生了概念漂移.以正区域为工具,定义了决策表中的全粒度正区域和概念漂移、概念耦合等概念,探究了全粒度正区域的性质,分析了决策表内整体概念的全局变化.全粒度正区域表示了决策表中各种可能情况下的正区域,用嵌套哈斯图表示了正区域簇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同一层内没有发生相对于正区域的概念漂移,不同层内发生了相对于正区域的概念漂移.在全粒度粗糙集意义下,定义了全粒度绝对约简、全粒度值约简、全粒度Pawlak约简等属性约简,并探讨其性质.与大部分的属性约简不同(仅仅与并行约简和多粒度约简类似),全粒度属性约简要求概念的所有可能表示不发生概念漂移.进一步探讨了属性约简的优缺点,属性约简使得概念的表示变得单一,冗余属性的存在增加了概念表示的丰富性、多样性.在认识论方面,以粗糙集和粒计算为工具分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部性与全局性,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进行了进一步探�
邓大勇卢克文苗夺谦黄厚宽
关键词:概念漂移偏序关系
自适应调整控制参数的差异演化算法被引量:2
2012年
控制参数选取是包括差异演化在内的演化算法设计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算法的性能有着重大影响。针对差异演化算法参数选取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个体适应度作为参数调整决策依据,并结合一定的调整概率对F和CR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方法,解决了手工设置控制参数的不便。同时利用交叉操作生成双子代个体与父代个体竞争形成新一代种群,加快了算法的收敛。对标准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在最优解质量和收敛速度上都优于相关算法,尤其对于高维函数而言。
武志峰黄厚宽
关键词:差异演化算法函数优化
利用抽样技术分布式开采可变精度的关联规则被引量:19
2000年
关联规则是数据开采的重要研究内容 .利用抽样及元学习技术提出一种快速的分布式开采可变精度的关联规则算法 .为了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还给出采用适当缩小最小支持度和扩大全局检测的候选项集等技术的若干改进算法 .最后给出这种方法与类似方法的比较情况 .算法具有效率高和通信量小的特点 ,尤适合于效率比准确性要求更高的场合 .
王春花黄厚宽
关键词:数据开采关联规则抽样技术数据库
基于E_DAG的本体不一致性诊断算法研究
2010年
本体不一致性问题是语义网络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DAG图的局部诊断方法在传统的模型诊断基础上,采用经典逻辑进行描述,这种方法在构造性知识描述领域中得到大量应用。无辜诊断方法对局部诊断方法进行了改进,可进一步提高局部诊断方法的求解效率。在此基础上,对DAG图表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E_DAG的本体不一致性处理的表示方法及其相应实现算法,并通过动物本体实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工作原理。
李冬梅林友芳黄厚宽
不一致决策系统中约简之间的比较被引量:31
2007年
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不一致决策系统中绝对约简、各种相对约简之间的关系,包括相对于个体的约简和相对于整个决策系统的约简.证明了μ-决策约简等价于信息论意义下的相对约简.
邓大勇黄厚宽李向军
关键词:粗糙集决策系统相对约简信息熵
一个基于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被引量:19
2002年
文章通过研究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学习计算免疫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它运用免疫系统的多层性、分布性、自组织性等特性,通过具有免疫特性的多Agent实时检测网络,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具有分布性、适应性等特点。
张慧敏何军黄厚宽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安全防火墙计算机网络
服务等级协议管理系统在软件孵化器中的应用
2005年
在863软件孵化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使用SLA对用户和服务进行分级并对SLA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出了一种软件孵化器支撑体系中的SLA管理系统的模型,该模型能够将用户和服务分别按层次结构分级,以便根据用户所选择的服务等级为用户提供相应质量的服务,该模型还能够对用户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签订的SLA合同进行管理,对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
贾伟刚黄厚宽
关键词:服务等级协议指标体系
协同演化算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8年
协同演化算法(coevolutionary algorithms,CEA)是当前国际上计算智能研究的一个热点,它运用生物协同演化的思想,是针对演化算法的不足而兴起的,通过构造两个或多个种群,建立它们之间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多个种群通过相互作用来提高各自性能,适应复杂系统的动态演化环境,以达到种群优化的目的.介绍了协同演化算法的研究状况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它的基本算法、主要特点、理论与技术,同时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指出了协同演化算法的研究方向.
董红斌黄厚宽印桂生何军
关键词:演化算法进化论博弈论
基于隐Markov模型的协议异常检测被引量:9
2010年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协议异常检测更是入侵检测领域的研究难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隐Markov模型(HMM)的协议异常检测模型.这种方法对数据包的标志位进行量化,得到的数字序列作为HMM的输入,从而对网络的正常行为建模.该模型能够区分攻击和正常网络数据.模型的训练和检测使用DARPA1999年的数据集,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同现有的基于Markov链(Markov chain)的检测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
赵静黄厚宽田盛丰
关键词:入侵检测异常检测协议异常检测隐MARKOV模型MARKOV链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