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麦秀连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2篇血管活性
  • 2篇血管活性药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输液
  • 2篇足月
  • 2篇足月新生儿
  • 2篇吸吮
  • 2篇护理
  • 2篇非营养性吸吮
  • 2篇泵注
  • 2篇产儿
  • 2篇持续泵
  • 2篇持续泵注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红臀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预防输液

机构

  • 12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麦秀连
  • 6篇李桂花
  • 3篇江秀珍
  • 3篇陈金爱
  • 3篇邵美仙
  • 3篇卢小玲
  • 3篇姚萍
  • 3篇程晓瑜
  • 2篇余勇妙
  • 2篇梁惠红
  • 2篇苏焯豪
  • 1篇区海云
  • 1篇严越秀
  • 1篇乔萍
  • 1篇陈丽斐
  • 1篇梁建红
  • 1篇黎小燕
  • 1篇李南洋
  • 1篇朱娟
  • 1篇梁秀琼

传媒

  • 4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2014中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持续泵注血管活性药及TPN的新生儿实施静脉保护预防输液外渗损伤的临床研究
外渗原因与机体因素,药物的浓度、渗透压、酸碱度、毒性,环境因素,治疗因素等相关。新生儿是一个极脆弱的群体,皮肤嫩弱,静脉表浅细小,血管壁薄弱,毛细血管通透性强,加上微循环障碍,使用血管活性药时极易引起局部皮肤发白,重者坏...
卢小玲邵美仙余勇妙江秀珍麦秀连陈金爱
关键词:新生儿血管活性药
新生儿败血症80例临床资料报道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等情况进行分析,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0例,时间为2012年1月~2015年12月,对这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检验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黄疸、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吐沫、咳嗽、拒乳/吮乳差、体温异常、反应差、呕吐、腹泻以及皮肤脓疱等,与其他症状相比,黄疸症状患儿较多(P<0.05);患儿的合并症主要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脐炎、肺炎、脓疱疮、脑膜炎(化脓性)、脑病(缺氧缺血性)、小肠结肠炎(坏死性)、颅内出血;药敏结果为: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多数病原菌对万古霉素、舒巴坦、头孢菌类(第三代)、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对碳青霉烯类以及头孢吡肟类抗生素有着高度的敏感性;经综合治疗后,97例治愈,3例自行出院(失访)。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导致患儿出现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实施治疗的主要方法为综合治疗(抗生素为主)。
陈少丽麦秀连严越秀乔萍李南洋区肇真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
目视化标识管理在医院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目视化标识管理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将2020年6月—2020年12月作为实施前,对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实施常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作为实施后,对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实施目视化标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评分、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评分、环境生物学监测结果、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MDRO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评分、医院感染防控质量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手部、物体表面、仪器表面、病房空气等样本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MDRO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目视化标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水平及医院感染防控质量,从而降低MDRO发生率,确保患者住院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
梁秀琼梁建红麦秀连伍雪华陈颖瑜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患者满意度
“鸟巢”结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提高足月新生儿光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鸟巢结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护理方法对足月新生儿光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需进行光疗的足月新生儿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鸟巢结合非营养吸吮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在光疗的过程中出现哭闹、中途需使用镇静剂、皮肤损伤、静脉留置针脱落等光疗不依从性的情况。分析其对患儿体重增长及排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光疗过程中出现哭闹、中途需使用镇静剂、出现皮肤损伤及静脉留置针脱落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和排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在光疗过程中使用鸟巢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相结合的护理方法,能稳定患儿的情绪,减少哭闹,减少中途使用镇静剂的情况,减少皮肤损伤及静脉留置针脱落现象的发生,增加体重,提高光疗依从性,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麦秀连程晓瑜李桂花姚萍
关键词:鸟巢护理非营养性吸吮新生儿护理
两种尿标本采集法在女新生儿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求一种采集女新生儿尿标本的最好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1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女新生儿16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用一次性集尿袋采集尿标本,观察组在一次性集尿袋开口下缘内放置无菌棉球进行采集,观察两组患儿成功采集尿标本的次数及出现皮肤异常的例数。[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成功采集尿标本者占97.5%,对照组一次性成功采集尿标本者占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未出现皮肤异常,对照组出现皮肤异常6例,占7.5%。[结论]一次性集尿袋加无菌棉球收集女新生儿尿标本的方法,一次性成功采集尿标本率高。
李桂花麦秀连梁惠红苏焯豪江琳娜
关键词:新生儿女婴尿标本
人文关怀联合亲情式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23年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联合亲情式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间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接受抗感染治疗,同时根据患儿情况进行对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联合亲情式护理干预,两组患儿均接受全程护理直至痊愈。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总住院天数及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气促改善时间、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及总住院天数分别为(3.13±0.65)d、(4.52±1.01)d、(6.43±1.88)d、(14.18±4.30)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4.07±0.89)d、(5.38±1.97)d、(8.19±2.65)d、(18.71±5.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联合亲情式护理的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恢复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且能有效减少治疗期间其他重症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有助于促进患儿家属对治疗的理解配合,可适合在临床儿科护理中应用。
叶玉敏麦秀连杨露严蕊兰伍嘉敏
关键词:重症肺炎亲情护理人文关怀护理
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经口喂养困难的早产儿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经口喂养困难的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92例经口喂养困难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单号46例为观察组,双号4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行鼻饲喂养,观察组在鼻饲喂养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比两组患儿经口喂养时间、喂养并发症及喂养期间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喂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期间身长及体重增长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喂养期间头围增长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性吸吮能有效的改善经口喂养困难的早产儿的喂养情况,并减少喂养相关并发症和促进其的生长发育。
麦秀连李桂花程晓瑜陆翠萍董志环姚萍张群秀
关键词:吞咽功能训练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
纸尿裤冰垫在骨科四肢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探讨纸尿裤冰垫在骨科四肢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四肢损伤需要冰敷的患者13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水冰袋冰敷,观察组采用自制纸尿裤冰垫,比较两组2,24,48 h肢体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冰敷的各项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四肢肿胀及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冰敷效果的各项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纸尿裤冰垫储冷作用佳、舒适度高、廉价、便利,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朱娟区海云麦秀连陈丽斐
关键词:四肢损伤骨科患者
持续泵注血管活性药和全胃肠外营养新生儿输液安全的干预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同时持续泵注血管活性药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的新生儿实施干预措施,保护静脉,预防输液外渗损伤发生,提高输液安全的方法。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同时持续泵注血管活性药和 TPN 的80例新生儿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通过留置两路静脉通道轮流输液,换下的静脉通路用生理盐水冲封管、在血管外涂少量喜辽妥、用 Excel 表严格计算 TPN 的渗透压等干预措施。对照组没有实施上述干预措施。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输液外渗发生率降低、皮肤坏死率低,没有因输液外渗引发护理纠纷。结论:对持续泵注血管活性药及 TPN 的新生儿应采取两路静脉通道轮流输液,正确的冲封管,外涂喜疗妥保护血管,严格控制 TPN 的渗透压,可有效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皮肤坏死率低,减少护理纠纷,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卢小玲邵美仙余勇妙江秀珍麦秀连陈金爱
关键词:血管活性药新生儿
品管圈对降低早产儿皮肤损伤发生率的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早产儿皮肤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2月我科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降低早产儿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实施对策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早产儿的皮肤损伤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家属满意度提高了。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早产儿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家属满意度,提升了护士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创新及持续质量改进。
李桂花麦秀连陈金爱苏焯豪梁思允
关键词:品管圈早产儿皮肤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