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韧 作品数:18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更多>>
基于文献计量的天文学科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基于2014—2019年天文学领域发表的8.2万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从产出规模、学科布局、学术影响等角度分析我国天文学科的发展现状。从论文产出规模看,我国天文学科以第一作者统计全球排名第二位;在过去5年论文量增幅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学科布局看,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学术产出比较活跃;星系宇宙学、恒星银河系科学产出稳定增长;太阳系与系外行星系统领域虽产出增长较快,但仍落后于其他领域。从学术影响角度看,我国天文学者仍没有第一作者产出1‰高引用论文;1%高引用论文近年来有较大增长,显示中国天文学者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从第一作者国家看,我国学者国际合作程度较低;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和零引用情况表现不佳。从学科指数与影响力指数看,我国的学科指数和影响力指数在论文量Top20国家均为最低,与我国天文学体量太小不无关系,我国天文学发展尚待努力。 魏韧 郭世杰 樊潇潇 樊潇潇 董璐 李泽霞关键词:学科评价 天文学 遥感科学数据应用态势分析——以《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期刊为例 被引量:10 2020年 遥感数据是影响遥感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思路、解决方案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探索面向遥感科学数据的学科情报分析框架为目标,以《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期刊1999~2018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例,利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展现遥感科学数据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满足特定专业领域需求的遥感科学数据日益丰富,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和激光雷达数据的应用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的8∶1∶1发展为5∶3∶2,多角度观测、机载观测平台等新型观测方式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遥感科学数据和相关研究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完善,不断推动对复杂地理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系统化、综合性理解。 李宜展 李泽霞 刘细文 刘细文 郭世杰 魏韧关键词:知识图谱 共现分析 NASA重大项目预研管理过程研究——以韦布望远镜为例 2024年 做好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是实现抢占科技制高点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系列管理文件为分析对象,剖析其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并以投资近百亿美元、持续数十年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项目为例,对NASA重大项目预研管理过程进行分析。NASA将项目按照成本、风险、是否属于优先事项等分为3个类别进行管理,项目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从“A前”(pre-A)到A、B直至F共7个阶段。韦布望远镜从1995年进入NASA的“A前阶段”,由3家单位独立开展概念研究;1999年7月从3家单位中遴选2家开始“A阶段”研究;2002年9月正式选择1家单位牵头开展“B阶段”研究。可供我国借鉴之处包括:项目组织方应发挥好“总体”角色,凝聚多方资源、提供长期稳定支持;新项目的酝酿需充分利用前期项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基础;可利用“赛马制”等分阶段推进重大项目的实施,以降低不确定性和决策风险等。 郭世杰 李泽霞 魏韧 魏韧关键词:NASA 1981—2018年青藏高原研究国际态势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具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构造及其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地球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第三极环境(TPE)国际科学计划”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启动,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重大的青藏高原研究成果。本文以SCIE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法和综合分析法,使用多种分析工具从年代分布趋势、主要国家/地区、主要研究机构和研究主题分布4个维度对青藏高原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整体来看,青藏高原研究近年发文量快速增长,论文影响力提升明显。中国占据青藏高原研究的主导地位,与美国合作研究活跃。其中,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发文量、第一作者论文发文量、高被引论文数量、第一作者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首位,但篇均被引相对较低。青藏高原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构造演化,涉及隆升、碰撞、地壳结构等,其中隆升扩展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研究热点之一;青藏高原近期的研究中,环境气候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和区域发展成为重要热点;近年来出现了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浮空器等新的技术手段方法来研究环境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特点。 董璐 李泽霞 李泽霞关键词:青藏高原 文献计量分析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发展动态与趋势 被引量:12 2019年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现代科学研究取得进展和突破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和技术手段。世界各国,特别是科技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战略规划、前瞻部署、建设和应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世界各国的战略规划、项目部署,以及相关的最新举措,从八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发展动向和趋势特点,总结了我国近两年来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的新动向,并从中得到几点启示供决策者参考。 李泽霞 魏韧 魏韧 曾钢 郭世杰 李宜展关键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国际科技组织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的科学数据安全治理 被引量:3 2024年 科学数据共享程度加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合作中的科学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科学数据安全工作面对挑战。本文在厘清科学数据安全内涵的基础上,以代表性国际科技组织和大型国际科技计划为例,剖析典型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科学数据共享安全治理政策与实践,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借鉴。因此,建议应继续遵循“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理念,灵活运用“例外”和“豁免清单”在义务和权利间取得平衡;进一步完善国内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政策体系,及时掌握国际科学数据政策动态,提高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科学数据政策透明度与合规性;综合考虑科技数据资源、风险管控技术等因素,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对等交换;培养精通国际政策法规和行业惯例、技术布局全面的数据安全保障团队。 李宜展 董璐 王东瑶 张鸿 王志强 魏韧 李泽霞关键词:科学数据 安全治理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学术产出及影响研究 2024年 文章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定量分析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近5年来的学术产出、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情况,以期对我国青藏高原科研布局以及科技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从产出规模来看,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项在同期为我国青藏高原研究贡献了24.94%的论文产出、60.93%的NSP期刊论文和41.90%的高影响力期刊论文。从学术影响来看,专项在同期为我国青藏高原研究贡献了25.17%的论文被引用次数和45%的学科前1%高引用论文。从社会影响来看,专项在同期为我国青藏高原研究贡献了27.89%的国际合作论文,其中近四分之一为“一带一路”国家,促进了我国的国际合作交流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专项的近三分之一论文引用为国际引用,对我国在青藏高原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地位起到了增强和促进作用。 魏韧 董璐 李久乐 李泽霞关键词:学术产出 学术影响 国家科学图书馆咨询知识库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2012年 指出咨询知识库是供用户查询知识并获取参考的服务平台,按照收录咨询案例的来源可划分为原始型、选择型、FAQ型和整合型。介绍国家科学图书馆咨询知识库的建设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内容管理流程和系统功能框架,在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从更新机制、完善机制、激励机制、分析反馈机制和智能咨询等方面提出后续建设思路。 李玲 姚大鹏 魏韧 张杰龙 范炜关键词:知识库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引力波研究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自2016年2月美国LIGO探测到了双黑洞并合所产生的GW150914引力波信号以来,国际上引力波科学研究和观测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该文对引力波领域SCI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整体态势、高频关键词、高被引论文等维度展开,旨在了解引力波领域国际发展态势。 董璐 魏韧 郭世杰 李宜展 李泽霞关键词:引力波 科技文献与观测数据的关联性在天文领域的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于2013年4月开始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天文科技领域云”项目,正式组建中国虚拟天文台.目前国内已有关于天文领域科学数据的相关性研究,但是对于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数据关联的研究尚属空白.文章总结国外已有研... 贺姝祎 魏韧 吴茂春 郑春晓关键词:天文学 观测数据 关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