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利民
- 作品数:3 被引量:53H指数:2
- 供职机构: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亚洲玉米螟与串珠镰孢菌复合侵染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被引量:35
- 2009年
- 在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试虫,以串珠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供试菌种,研究玉米雌穗不同发育期亚洲玉米螟与串珠镰孢菌复合侵染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串珠镰孢菌与玉米螟复合侵染危害后玉米雌穗穗长缩短、籽粒数减少、穗粒腐病加重,使得玉米的产量性状发生改变,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接虫处理和复合处理均以玉米吐丝期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吐丝期复合处理单穗损失率为40.84%,在灌浆和乳熟期分别为27.92%和11.10%;在单独接菌条件下以灌浆期危害最重,单穗损失率为6.62%,而在吐丝和乳熟期分别为4.13%和0.65%。
- 宋立秋魏利民王振营何康来丛斌
- 关键词:玉米亚洲玉米螟复合侵染
- 玉米苗期受镰刀菌侵染后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2
- 2002年
- 玉米苗期人工接种镰刀菌后,对抗性不同的玉米品系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的测定,初步明确了不同抗性玉米品系的PPO、PO、PAL酶活性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感病品系在接种12h PP0酶活性均降低,抗性品系的PPO酶在24h内均增强:抗病品系在接种24h PO酶活性有一个增强过程,感病品系的酶活性减弱:接种后,抗、感玉米品系的PAL酶活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
- 刘玉瑛石洁魏利民
- 关键词:玉米苗期防御酶活性
- 河北省玉米南方型锈病初侵染来源研究被引量:16
- 2002年
- 病原菌鉴定、低空孢子捕捉、夏孢子存活时间、冬孢子诱导等一系列试验表明,河北省玉米南方型锈病是由外来菌源传播引起的。
- 石洁刘玉瑛魏利民
- 关键词:初侵染源玉米南方型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