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敏琪

作品数:8 被引量:98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气象局青年研究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台风
  • 3篇物理机制
  • 3篇孟加拉湾
  • 3篇孟加拉湾风暴
  • 3篇环流
  • 3篇降水
  • 3篇暴雨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雷达
  • 2篇台风低压
  • 2篇强降水
  • 2篇雷达
  • 2篇暴雨过程
  • 2篇暴雨过程分析
  • 2篇MCS
  • 1篇倒春寒
  • 1篇倒春寒天气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多普勒雷达回...

机构

  • 8篇云南省气象局
  • 2篇云南大学

作者

  • 8篇高敏琪
  • 5篇鲁亚斌
  • 4篇普贵明
  • 4篇周国莲
  • 4篇郭荣芬
  • 2篇李磊
  • 2篇海云莎
  • 2篇张腾飞
  • 2篇李燕
  • 1篇王曼
  • 1篇彭贵芬
  • 1篇闵颖
  • 1篇段玮
  • 1篇李湘
  • 1篇马联翔

传媒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伊布都”台风影响云南的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47
2005年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采用FY-2卫星红外增强云图及昆明CINRAD-CC雷达资料,分析了2003年7月25日20:00~26日20:00由于'伊布都'台风低压西行引发的云南暴雨过程.结果表明,由于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加强,其西侧持续强盛的低空偏南急流使西移到云南的热带低压维持并加强,在此有利的大尺度背景下,使云南境内的台风低压云系由MβCS发展为MαCS-MCC;通过K指数、θse特征、非地转湿Q矢量及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等的分析,发现高能、高湿不稳定能量的积聚、低层的水汽辐合是此次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地形的抬升导致低压发展,是暴雨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普勒雷达回波显示,台风低压有明显较大尺度的气旋式螺旋带状回波结构,并伴有多条强回波短带的出现及合并;在多普勒雷达速度图上,逆风区、气旋式辐合、大风区、持续的暖平流是造成本次暴雨过程直接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郭荣芬鲁亚斌李燕海云莎高敏琪
关键词:台风低压低空急流MCS物理机制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伊布都”台风低压影响云南的暴雨过程分析
南海西行台风是造成云南强降水的重要影响系统,来自南海的台风在北部湾登陆后,减弱成热带低压西行经广西西部或越南东北部深入到低纬高原,常造成云南南部的大到暴雨。西行台风移到云贵高原,虽然频次极少,但却是云贵高原一类重要的强降...
郭荣芬鲁亚斌李燕海云莎高敏琪
关键词:台风暴雨
文献传递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云南持续性暴雨天气诊断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应用MICAPS资料结合FY-2卫星云图,诊断分析了云南2004年5月18~20日的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这次近50年来最强的暴雨过程主要影响天气系统是孟加拉湾风暴和700 hPa切变线及地面冷锋,冷空气侵入孟加拉湾风暴外围环流导致降水强烈发展.孟加拉湾风暴带来的充沛水汽输送和强烈的上升运动与高温高湿的不稳定大气为强降水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高低空急流的建立及维持,强锋生区的持续触发作用,是本次连续性暴雨维持的重要原因.
周国莲鲁亚斌张腾飞普贵明徐八林高敏琪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切变线冷锋暴雨
2005年3月云南倒春寒天气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利用2005年3月3—6日的MICAPS常规资料,对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中,由于孟加拉湾到中南半岛一直维持强的高压环流,高压中心在高、中、低层都达到相当的强度,致使冷空气由北向南侵入滇中后受南部高压脊阻挡未能南下,而是向西侵入滇西、滇西北。这次倒春寒天气过程虽然没有南支槽配合,但高原南侧的低槽为这次降雪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500hPa上的西北气流,为这次倒春寒带来了强的冷平流;700hPa维持在丽江、昆明、蒙自的切变线是雪雨天气持续的主要动力因子。这些工作为今后此类特殊的倒春寒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周国莲普贵明李磊高敏琪
关键词:倒春寒天气环流物理量分析
孟加拉湾风暴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NCEP/NCAR资料,对1945~2008年孟湾风暴期间500 hPa和700 hPa的环流形势进行合成分析,得出:①不同移动路径的风暴与不同特征的大气环流有明确的相互配合关系,孟湾风暴期间,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型,风暴向东北或西北移动时贝-巴之间的脊稍弱.②孟湾风暴向东、东北移动期间,脊前西北气流引导冷平流沿青藏高原南下进入云南,促使高原东南侧的低槽切变或横槽切变向南移动进入云南.但印度半岛至孟湾北部的反气旋强弱不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不同,高原南侧的系统也不相同.前者副高位置偏南偏西,西脊点西伸至92°~97°E间,脊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10°N以南,副高西北侧为偏西气流.这种大气环流特征有利于风暴向东移动.后者副高位置略偏北,西脊点位于108°E附近,脊线位于10°~18°N间,副高外围的西南气流控制孟湾东部至低纬高原地区,滇缅间为西南急流区,这种大气环流特征有利于风暴向东北方向移动.但两者都会给云南造成强降水天气过程.③风暴向北移动时,中高纬度气流较为平直,高原南侧至孟湾北部为低槽区,印度半岛为反气旋环流控制.副高西脊点位于100°~106°间,脊线呈东西走向,位于15°~25°N间,中南半岛到孟湾东部为偏南气流控制.印度东部的西北急流和滇缅间的西南急流引导风暴向北移动.④西北和向西移动的孟湾风暴多发生在10°N以南的孟加拉湾地区,西太平洋副高控制着20°N以南地区.中低纬度地区为平直西风气流.孟湾东部为副高外围的偏东气流控制,北部为偏北气流.这两类风暴对低纬高原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弱.
周国莲普贵明高敏琪李磊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大气环流降水
初夏孟湾风暴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造成云南强降水的环流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1945—2008 JTWC公布的孟加拉湾风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初夏造成云南强降水的孟湾风暴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初夏孟湾风暴影响云南强降水时,其中心位于90°E附近,西太平洋副高588 dagpm线偏西,副高中心通常位于110°~120°E间,副高平均脊线位于15°~20°N之间,西脊点位于104°~108°E之间.孟湾风暴导致云南初夏强降水期间的环流特征:中高纬度地区维持北脊南槽的环流结构,印度北部到青藏高原北部为高压脊,高原南部至孟湾北部为低槽区;中南半岛至低纬高原地区为副高外围和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控制,为云南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同时,北部的冷平流和切变南下为云南的强降水提供了动力机制,致使云南产生强降水天气过程.低层西南急流的建立和维持是云南暴雨持续性维持的重要原因,孟湾风暴与不同的环流配置,其西南急流的分布也有所不同.
周国莲普贵明高敏琪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初夏强降水环流特征
一次滇中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05年
应用MICAPS常规资料、FY-2卫星观测资料及昆明CINRAD-CC雷达回波资料,将诊断分析与探测资料相结合综合分析了2003年7月21日滇中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指出:500、700 hPa高低层冷暖平流的配置、500hPa低槽、700 hPa切变线及地面冷锋是此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境背景;高能高湿的不稳定能量、低层辐合、强的垂直风切变的存在,利于强对流形成并诱发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多普勒雷达上强风暴的发展,与暴雨区范围及强弱对应;多普勒速度图显示,中尺度涡旋、中尺度辐合线、逆风区等多个中尺度系统,是此次滇中强对流暴雨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
鲁亚斌郭荣芬张腾飞马联翔高敏琪
关键词:MCS物理机制多普勒雷达
西北太平洋西行台风对云南强降水的影响研究
郭荣芬鲁亚斌彭贵芬闵颖李湘段玮王曼高敏琪
因台风导致的云南全省性强降水是其夏季强降水的一种重要类型。该项目综合利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鉴》系统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自动站观测等非常规资料,通过聚类统计方法认清西行台风影响对云南降水的时...
关键词:
关键词:台风强降水物理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