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勋

作品数:89 被引量:301H指数:10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理学
  • 32篇机械工程
  • 25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4篇激光
  • 37篇光谱
  • 36篇激光诱导
  • 34篇等离子体
  • 21篇激光诱导击穿
  • 21篇激光诱导击穿...
  • 21篇光诱导
  • 18篇飞秒
  • 17篇飞秒激光
  • 16篇脉冲
  • 10篇激光等离子体
  • 8篇烧蚀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7篇纳秒
  • 7篇飞秒激光等离...
  • 6篇电子温度
  • 6篇脉冲激光
  • 6篇激光烧蚀
  • 5篇电子密度

机构

  • 86篇长春理工大学
  • 7篇包头师范学院
  • 6篇吉林大学
  • 5篇中国电子科技...
  • 4篇长春工业大学
  • 3篇西安应用光学...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工程技术...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东北电子技术...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光电信息控制...
  • 1篇长春光华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清华大学山西...

作者

  • 89篇高勋
  • 53篇林景全
  • 13篇宋超
  • 10篇郝作强
  • 7篇郭凯敏
  • 6篇宋晓伟
  • 6篇赵振明
  • 5篇金明星
  • 5篇李永大
  • 5篇杜闯
  • 5篇金光勇
  • 4篇谭勇
  • 4篇丁大军
  • 4篇孙长凯
  • 4篇邵妍
  • 4篇陶海岩
  • 4篇陈安民
  • 4篇张亚维
  • 4篇袁迪
  • 3篇刘航

传媒

  • 2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5篇物理学报
  • 9篇长春理工大学...
  • 7篇中国激光
  • 3篇应用物理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激光杂志
  • 2篇应用光学
  • 2篇激光与红外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冶金分析
  • 1篇电光系统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中国光学与应...
  • 1篇科技咨询导报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第10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产生飞秒激光等离子体通道阵列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生飞秒激光等离子体通道阵列的装置及方法,属于飞秒激光等离子体通道的应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飞秒激光放大器,激光光束控制系统,等离子体篱笆空间布置系统共三部分。本发明具有远距离传输和可灵活布置等特点,可以在...
常峻巍郝作强李东伟张兰芝高勋林景全
文献传递
长脉冲激光辐照单晶硅的表面形态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长脉冲激光在空气中对单晶硅进行辐照所产生的表面形态问题,研究了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辐照后单晶硅的表面形态变化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单晶硅表面的涟漪波纹状微结构与光的散射和干涉有关;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单晶硅表面出现解理现象,其主要是由较高的温度梯度而引起的应力所致;熔融和汽化时的单晶硅表面形态主要是由载流子动力及等离子体波引起的;激光辐照单晶硅中心点温度曲线在单晶硅熔点和沸点附近时出现平台期,这是由于材料在熔融和气化过程中要吸收潜热;激光能量密度越大,单晶硅表面的损伤面积越大.
郭明金光勇高勋张巍
关键词:脉冲激光单晶硅表面形态解理
单通道控制实现激光寻的制导模拟发射系统的研究
介绍了采用单通道控制实现激光寻的制导模拟发射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理论推导和设计原则。该激光模拟发射器能模拟出导引头接收的光斑视角的变化,从而实现激光寻的制导的仿真。
赵振明高勋姚治海刘春宇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
文献传递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长白山黑猪肉部位分类
2021年
猪肉内部结构成分复杂,各部位的成分相似,分辨较为困难。结合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通过光谱分析的方式提高分类精度。以5种不同部位的长白山黑猪肉(里脊肉、梅花肉、后腿肉、前腿肉、五花肉)作为待测样品,通过冷藏、切片等预处理方法,探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鉴别猪肉脂肪与肌肉及其不同部位的可行性。首先通过采集猪肉脂肪样品与肌肉样品的LIBS谱线信息发现,猪肉中Mg,K,Fe,Cu,Ca和Na等元素较为丰富,并在脂肪样品光谱中发现C—N键,与肌肉样品LIBS谱线信息相比,脂肪样品受其内部水分、有机质成分影响致使其谱线信息背景和噪声信号干扰较大,二者谱线信息存在一定差异,说明LIBS可对脂肪组织与肌肉组织进行鉴别。通过对目标元素Ca,Na,Mg,K和Al其LIBS特征谱线强度进行检测,计算Mg/Ca,Al/Ca,Na/Ca和K/Ca比值,发现与Al/Ca和Mg/Ca相比,Na/Ca和K/Ca各部位元素比值分布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根据Na/Ca和K/Ca比值,计算猪肉各部位元素分布决策阈值[(1-α)=90%]。发现与Al/Ca和Mg/Ca比值相比,Na/Ca和K/Ca更能明显的反应出各部位元素分布的不同。其比值分布阈值基本可对猪肉各部位进行区分。以前腿肉与后腿肉为例,前腿肉Na/Ca和K/Ca比值分别分布在1.29~1.58和0.31~0.42,后腿肉Na/Ca和K/Ca比值分别分布在0.98~1.18和0.15~0.23。其元素比值分布无明显重叠。最后,为提高LIBS技术对猪肉不同组织分类的可靠性,将光谱元素强度比值数据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基本可以实现对猪肉各部位的分类,说明元素特征谱线强度比值在对猪肉各部位分类时具有一定的预测精度。该工作证明,使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猪肉进行分类识别等定性分析时具有一定可行性,有望适用于其他生物组织检测分析。
林晓梅孙浩然许毓婷林京君王跃王振兴高勋
关键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主成分分析
超短脉冲激光烧蚀金属靶热分布的数值解与解析解
2009年
研究了超短脉冲激光烧蚀靶材的整个过程,对描述超短脉烧蚀过程热行为的双温度方程进行了分析简化,得出了超快激光烧蚀金属材料的解析解.以铜靶材为例,对双温度模型的数值解与解析解做了对比分析,得到了靶材温度随时间和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解析解的计算结果比较好的符合了数值解的计算结果.
陈安民高勋姜远飞丁大军刘航金明星
关键词:激光烧蚀电子温度
磁约束飞秒激光诱导铜等离子体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建立磁约束飞秒激光诱导铜等离子体辐射光谱采集系统,通过发射光谱法分析磁约束效应对飞秒激光诱导铜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在强度为0.67T的稳磁场约束下,等离子体辐射连续谱和分立谱均有增强,分立谱线增强更显著;铜原子上能级越高,其辐射的原子谱线增强因子越大,具有最高上能级的Cu I 507.6nm增强因子最大,为2.8;等离子体铜原子谱线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在等离子体演化初期,谱线增强显著,在较大延时,谱线增强迅速减弱;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均有提高.
许东华宋超赵上勇高勋林景全
关键词:磁约束电子温度电子密度
Gd靶激光等离子体光源离带辐射及其等离子体演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脉冲宽度为10ns,输出波长为1 064nm的Nd∶YAG激光器作用金属Gd以及纳米粒子掺杂的低密度Gd玻璃等两种形式靶所产生等离子体光源的离带辐射进行了研究,发现等离子体所发出的连续辐射是离带辐射的主要成分,光谱分布与温度为5eV的普朗克曲线相匹配。此外,相对于金属Gd靶而言,采用纳米粒子掺杂的低密度Gd玻璃靶可大幅度降低等离子体光源的离带辐射。利用光谱法,对激光作用纳米粒子掺杂的低密度Gd玻璃靶所形成光源的等离子体羽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进行了时空分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打靶结束125ns时,距靶面6mm位置处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约为4eV,电子密度约为1.2×1018 cm-3。同时发现在激光打靶结束后等离子体羽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随延时的变化而呈指数下降,在120-250ns时间范围内,两者下降较快,之后其幅度下降缓慢。另一方面,当打靶脉冲结束约200ns时,在距离靶面1-10mm的空间内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及密度均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在距靶材表面6mm位置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均达到最大值,电子温度约为2.6eV,电子密度为8.5×1017cm-3。
宋晓林宋晓伟窦银萍田勇谢卓高勋林景全
关键词:极紫外光刻
飞秒激光加热金属的热电子发射
研究了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与薄膜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电子热发射。当超短激光脉冲与薄膜靶相互作用时,首先入射超短脉冲激光对吸收深度内的自由电子的热激发;接下来热激光电子将能量传递到附近的晶格,再通过自由电子和晶格二体系的热传导,...
陈安民高勋姜远飞丁大军刘航金明星
纳秒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纳秒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存在从紫外、可见、近红外乃至射频微波的宽谱段辐射,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关注紫外到可见波段的光谱辐射。激光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红外辐射源具有很多优势,相比于红外干扰弹以及红外干扰手段而言,空气等离子体红外辐射源可以灵活布置,成本低廉,因此研究空气等离子体的红外辐射特性就很有必要。针对目前脉冲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的红外干扰研究需要,对激光波长为532nm的纳秒脉冲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讨激光能量对空气等离子体红外辐射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空气等离子体红外辐射的角度分布特性,分析了等离子体红外辐射的可能产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在950~1700nm范围内的红外光谱为线状谱和连续谱的叠加。其中线状谱主要是氮和氧的中性原子谱线,并且氮原子红外辐射占主导。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由于空气击穿产生的氧和氮原子数量增加,导致空气等离子体红外辐射的谱线强度逐渐增大。随着红外探测角度的变化,在探测角度为75°时,OⅠ1128.63nm和NⅠ1246.96和1362.42nm谱线强度达到最大,在探测角度为120°时,NⅠ1011.46和1053.96nm谱线强度达到最大,这是因为空气等离子体红外辐射强度随探测角度变化呈现空间非对称性,表明空气等离子体内不同粒子的空间分布呈现非对称性。
王兴生苑莉薪李馨王铭高勋林景全
关键词:红外辐射
CuSO_4溶液中Cu元素浓度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CuSO4溶液中的Cu元素浓度进行实验测量。利用配置的七种浓度的CuSO4溶液,采用统计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给出了Cu元素定标曲线,其拟合度系数R2大于0.98,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平均相对偏差值为6.9%,Cu元素的平均最小检测限为12ppm。利用去一交互检验方法采用分析谱线CuⅠ324.75nm和CuⅠ327.40nm对应的七种溶液的平均测量相对误差分别为6.52%和5.86%。当Cu元素浓度在10ppm时实验相对误差较大,其值为10.3%,而浓度达到2 000ppm时相对误差值减小,仅为1.1%,说明LIBS技术在溶液较低元素浓度检测方面的准确度有待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环境水污染重金属元素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张亚维高勋张原袁彤林景全
关键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液体射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