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翔宇

作品数:30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菌体
  • 4篇基因
  • 3篇地震
  • 3篇噬菌体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非编码
  • 3篇杆菌
  • 3篇长链
  • 3篇长链非编码R...
  • 2篇多价
  • 2篇多价噬菌体
  • 2篇色素变性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生物样品
  • 2篇视网膜

机构

  • 30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市沙坪坝...
  • 1篇卫生学教研室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马翔宇
  • 16篇熊鸿燕
  • 13篇李亚斐
  • 12篇朱才众
  • 11篇许斌
  • 9篇张耀
  • 9篇张路
  • 7篇林辉
  • 4篇吴龙
  • 4篇曹佳
  • 4篇向颖
  • 4篇韩家信
  • 3篇王思雄
  • 3篇邬娜
  • 3篇卞永桥
  • 3篇任谦
  • 2篇陈济安
  • 2篇黄国荣
  • 2篇郎海滨
  • 2篇舒为群

传媒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多价大肠埃希菌噬菌体285P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筛选多价大肠埃希菌噬菌体,确定其宽噬宿主谱、形态大小及核酸类型等基本特征,为应用于环境微生物消毒奠定基础。应用双层琼脂平板法确定多价噬菌体的宿主谱;透视电镜观察形态结构;提取核酸,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核酸酶(DNase、RNase A及S1)酶切的方法对核酸进行鉴定;SDS-PAGE电泳分析噬菌体膜蛋白。大肠埃希菌BL21、DH5α、JM109为噬菌体285P的宽噬宿主;电镜下呈微球型,边缘光滑,短尾,颗粒直径约81 nm;分光光度法及核酸酶切法均证实核酸为双链DNA;膜蛋白略小于43 ku。噬菌体285P对多株大肠埃希菌具有宽噬作用,对环境中微生物的控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马翔宇熊鸿燕朱才众李亚斐林辉张耀张路
关键词:多价噬菌体大肠埃希菌消毒
“联合救援-2016”中-德卫勤实兵联合演习中防疫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以"地震灾害人道主义医学救援"为主题的"联合救援-2016"中国-德国卫勤实兵联合演习在中国重庆举行。本文总结了中方医疗防疫队在本次演习中构建防疫体系及开展防疫相关工作的做法和体会,以期对今后国际医学救援防疫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济安王斌王英罗教华马翔宇王成赵增炜李懿
关键词:防疫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2163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上调并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2163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LINC02163在5株肝癌细胞系(HuH-7、HCCLM3、MHCC-97H、SNU-182和SMMC-7721)、正常肝细胞系(L02)和60例肝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分析LINC02163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LINC02163小干扰RNA(siRNA)至HuH-7、HCCLM3肝癌细胞内敲低LINC02163表达;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LINC02163后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LINC0216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P<0.001);LINC0216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微血管侵犯(MVI)明显相关(P<0.01);与正常肝细胞系(L02)比较,LINC02163在5株肝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01),其中在HuH-7细胞系中表达最高,其次是HCCLM3细胞系;肝癌细胞HuH-7、HCCLM3敲低LINC02163的表达后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结论 LINC02163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上调,其可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故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罗毅房晓瑜谢薇佳周征宇王友豪王小军江艳马翔宇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肝癌迁移
噬菌体对环境中致病菌的净化技术
本发明公开的噬菌体对环境中致病菌的净化技术,以特异自然烈性噬菌体、人工重组烈性噬菌体、人工诱导烈性噬菌体等为基本作用因子。结合杀菌协同剂、噬菌体保护剂和芽胞发芽剂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水体、土壤、物体表面进行病原菌的杀灭...
熊鸿燕宋彬马翔宇韩家信林辉李亚斐
文献传递
汶川大地震后理县建立卫生防疫综合管理片区的做法与经验被引量:2
2009年
卞永桥刘勇许汝福许斌朱才众张路马翔宇王思雄曹佳
关键词:地震卫生防疫综合管理
类获得性免疫缺陷(阴性HIV)“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社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AIDS)综合征(阴性HIV)"患者"进行病因探索。方法采用定性系统分析筛检国内外相关综合征报道病例,探索类AIDS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可能的聚类属性;通过现况调查掌握"患者"人群的一般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定性系统分析显示,目前在世界范围,与类AIDS综合征(阴性HIV)"患者"相似的疾病有2种,即CD4+T淋巴细胞缺陷综合征(ICL)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NTM感染);通过174例网络调查和52例现场观察,发现"患者"人群以男性为主,青、中年为主;在国内分布地区广泛;主诉症状涉及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根据症状特点,病程有急性期和稳定期之分;群体症状及体征为:淋巴结部位肿胀感、骨痛、肌肉"跳"(痛)、淋巴结节、皮肤结节(皮疹)、舌苔白厚、关节弹响、皮肤干燥;52例"患者"检测发现CD4+T淋巴细胞<500/μL 17例(32.69%)、CD4/CD8比值异常16例(30.77%)、干扰素-γ抗体阳性17例(36.69%)和PPD阳性39例(++~+++,75.00%);高危险性行为是可疑的暴露因素之一。结论类AIDS综合征(阴性HIV)"患者"现象不能完全用心理因素予以解释,其呈现的临床特征有明显的一致性和规律性,亟待开展深入研究进行分析。
刘雅琼林辉于磊王清青王太武马翔宇凌华吴国辉张路周向东熊玮黄君富黄国荣吴龙向颖熊鸿燕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PPDCD4+T淋巴细胞
四川地震灾区某小学一起结膜炎暴发事件的调查
目的描述结膜炎暴发事件的分布特征,探索暴发的原因,控制事件的发展,防止类似事件的生发。方法结合现场条件,采用暴发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现场处置。内容涉及疾病诊断、治疗、环境调查,病例调查、数据分析和健康教育等。结果138名...
熊鸿燕林辉徐辉史春梦许斌张耀马翔宇程立庆黄国荣
文献传递
新型多价大肠杆菌噬菌体285P分离鉴定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性的难题和关注的热点。抗菌药物长期、广泛和不合理使用以及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等原因使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耐药谱日益扩大,有的菌株甚至对尚未用于临床的新型抗菌药物也表现出了耐药性。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入我...
马翔宇
关键词:多价噬菌体大肠杆菌功能基因组学膜蛋白
文献传递
炭疽病的综合智能化分析及防护信息储备研究
目的建立以临床及流行病学指标为基本分析因子的综合诊断及危害程度预测的智能模型,同时,建立以先进性和实用性为特征的防护信息储备库,为基层部队及时、准确应对炭疽病事件提供条件。方法根据国内外实际疾病案例资料,分析临床症状、实...
韩家信熊鸿燕许斌李亚斐朱才众马翔宇张路
关键词:信息储备防护技术
文献传递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低剂量与神经系统毒性效应的评估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探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低剂量暴露对PC12细胞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为接触人群产生远期效应的生物学检测提供参考评价指标。方法: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株PC12细胞,培养基分别含有12.5,25,50,100,200mg/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用24,48,72和96h后,用细胞计数细胞毒法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椎虫蓝拒染法绘制生长曲线;乳酸脱氢酶释放检测细胞损伤程度;DNTB法测定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DNA凝胶电泳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①细胞毒检测结果显示浓度在12.5~200mg/L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剂量暴露对PC12细胞株处理24~96h,对PC12细胞生长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各实验组在各时相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PC12细胞暴露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8h,乳酸脱氢酶释放增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高;且随着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暴露剂量的上升乳酸脱氢酶浓度相应升高。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暴露剂量的变化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反比关系,与丙二醛含量呈正比关系。③D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明显的DNA梯形条带。结论:不同剂量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暴露对PC12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低剂量慢性暴露条件下对细胞产生以细胞凋亡为主的毒性效应;主要干扰神经细胞的DNA代谢,直接抑制PC12细胞生长,降低脂质过氧化物酶活性,产生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
朱才众熊鸿燕李亚斐张耀李莉林辉韩京许斌王思雄吴波马翔宇韩家信舒为群曹佳
关键词:PC12细胞剂量效应关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