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睿
-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警官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策划先行——打造精品期刊的必由之路被引量:4
- 2014年
- 当今,媒体竞争激烈,期刊编辑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的超前性,做到策划先行,这是期刊发展的时代要求。然而,期刊策划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编辑应具备创新能力、信息感知能力、营销能力、社交能力等多种能力,从而打造精品期刊。
- 马睿
- 关键词:期刊策划内容策划栏目策划
- 一稿多投的著作权法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一稿多投现象有深厚的社会根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与愿望,有存在的合法性。实践中要禁止的应当是一稿多用,而不应是一稿多投。一稿多投并不必然导致一稿多用。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第1款对一稿多投作了规定。然而,该条款对一稿多投的规定模棱两可,逻辑不够严密,致使一稿多用问题得不到解决,有必要对《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修改。
- 马睿钟秋惠
- 关键词:一稿多投著作权法
- 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期刊的封面设计
- 2015年
- 不同途径的信息正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电子书、微信、微博等等,已把我们带入了微信息时代。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状态,要求传统期刊除在内文稿件的质量上下功夫外,还应重视封面设计,要在遵循规范性、整体性、创新性、亲和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将文字、图片、色彩等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组合,并充分发挥不同材质的纸张和先进的印刷工艺,让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
- 马睿
- 关键词:新媒体封面设计视觉元素
- 高校学报与区域文化的契合被引量:2
- 2013年
- 区域文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相契合,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助推器。高校学报依托民族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地域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设立特色栏目,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以形成特色。要实现高校学报与区域文化的契合,必须找准共赢的结合点,打造核心作者群,促使成果转化为产品等。
- 马睿王梅
- 关键词:区域文化高校学报
- 新形势下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学术期刊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全面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高校学报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闭门办刊、优质稿源匮乏、受众萎缩、信息化水平不高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学报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学报要想扭转现状,必须在办刊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大胆革新,以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学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马睿
- 关键词: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
-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期刊的坚守与发展被引量:1
- 2018年
- 在新一轮传播技术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依托各种不同介质的媒体之间泾渭分明的产业边界已变得模糊,形成彼此相互融合的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期刊一枝独秀的媒体生态格局。因此,传统期刊一方面应继续发扬"内容为王"的传统优势,提升媒体公信力和传播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期刊固有的优势;另一方面,要由过去被动推送模式向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服务转变,同时,编辑也应抓住转型契机,实现自身的蜕变,以此达到传统期刊与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制造一个全媒体共赢时代。
- 马睿
- 关键词:媒介融合
- 期刊数字化出版与著作权保护被引量:3
- 2014年
- 期刊数字化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方式,它正以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检索便捷等诸多优点,日益受到读者的青睐。然而,网络的广泛性和开放性,使得侵权轻而易举。在此背景下,作者、传统期刊的主办者、网络出版商三方在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的同时,签订合同,理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采取有力的技术防范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著作权保护的新特点。
- 马睿
-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著作权
- 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与发展被引量:4
- 2014年
- 栏目是学报整体的骨架,是展示学报办刊理念的重要窗口。高职学报作为高等院校学报大军当中的一支新生力量,要以建设"特色栏目"为追求,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通过整合、优化学报各类学术资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地域优势,形成唯我独有、不可替代的特色栏目。如此长期坚持下去,打造出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术刊物。
- 马睿
- 关键词:高职学报
- 编辑过程中对作者著作权的保护被引量:1
- 2008年
- 编辑过程是对书稿从内容到形式最全面、最细致的一次把关。在这一过程中,编辑要尊重作者的署名权,制止不当署名行为的发生;慎用修改权,把握好文责自负与编辑把关的尺度;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和行文风格,确保作品的完整性;保证著作权人获得报酬权,将维权意识贯穿于编辑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 马睿
- 关键词:著作权
-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和提升策略研究
- 2020年
- 在融媒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已认识到微信公众平台在办刊过程中的重要性,纷纷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从运营实践中发现,已开通的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着平台推送内容无特色、信息推送频率低、互动性不强等不完善之处。所以,期刊应发挥微信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丰富传播内容,增强作者和期刊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术信息的传播效率,提升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 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