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3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水平偏心荷载下群桩受力性状的离心模型试验
- 为了研究岩土工程中群桩基础在水平偏心荷载下的受力性状,在砂土中开展了一系列离心机模型试验,着重讨论了斜桩群桩基础抵抗水平及偏心荷载的特性.详细介绍了试验准备过程、装置及试验内容.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水平荷载偏心距对群桩...
- 顾明陈云敏孔令刚陈仁朋
- 关键词:群桩基础水平荷载离心模型试验
- 文献传递
- 偏心距对水平受荷双桩基础响应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双桩基础的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水平偏心荷载下基桩的受力变形性状;采用ABAQUS数值模型分析荷载偏心对双桩基础工作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双桩基础水平荷载–承台水平位移曲线与水平单桩曲线变化规律相同,荷载偏心对双桩基础水平变形有一定影响,水平刚度随偏心距增加而降低;水平偏心荷载导致双桩基础中基桩桩头剪力不均匀,接近加载点的基桩桩头剪力最大,随偏心距增加基桩桩头剪力与运动方向出现相反的情况;水平和扭转荷载耦合使基桩扭转刚度较单桩明显增加,但偏心距增加使该耦合效应影响减小;基桩扭转反力对抵抗外加扭矩的贡献随着水平荷载增加减小。
- 孔令刚顾明陈仁朋陈云敏
- 关键词:桩基础数值模拟
- 加鳍桩抗扭性能及在推扭受荷群桩中应用
- 2012年
- 加鳍桩是一种通过在桩身设置侧鳍片或在桩端设置尾鳍片以提高单桩抗扭能力的新型桩形式。圆截面单桩通过桩–土界面摩阻力提供扭转反力,单桩承载力一般较低。加鳍桩通过鳍片挤压土体,从而提升单桩扭转承载力。大尺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桩身增加鳍片使单桩扭转曲线由陡降型变为缓变型,其抗扭刚度和承载力均有显著提高,在3.6°扭转角时扭转反力提高4.7倍。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加鳍桩在水平偏心加载1×2群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加鳍桩通过显著减小群桩扭转变形降低了两基桩间内力差异,明显降低群桩中基桩的最大剪力和弯矩,降幅分别达30%和79%,有效提高群桩抵御偏心加载能力。
- 孔令刚袁廉华蔺港陈仁朋顾明陈云敏
- 关键词:群桩
- 水平偏心荷载下斜桩群桩受力性状的离心机模型试验被引量:21
- 2014年
- 为研究斜桩群桩在水平偏心荷载下的受力性状,在砂土中开展了一系列离心机模型试验,着重对比了直桩群桩和斜桩群桩抵抗水平及偏心荷载的不同特性。详细介绍了模型试验的装置、方法以及内容。试验结果表明:水平荷载偏心距大小对群桩水平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群桩扭转承载力的影响较小。对于直桩群桩,在试验范围内小偏心距(4.3倍桩径)加载对应的水平承载力大于零偏心距(即纯水平加载)及大偏心距(7.1倍桩径)加载的水平承载力。相同条件下,斜桩群桩抵抗水平、偏心及扭转荷载的能力显著强于直桩群桩。水平偏心荷载下,斜桩群桩中各基桩的桩顶水平位移相互差异较直桩群桩更大,且该差异随偏心距的增加而增大;在多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基桩桩顶剪力与桩顶位移方向有所不同。水平荷载下斜桩群桩中的基桩轴力显著大于直桩群桩。斜桩群桩较好地发挥了基桩的轴向承载能力,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
- 顾明陈仁朋孔令刚陈云敏张浙杭
- 关键词:群桩斜桩偏心荷载离心机试验
- 不同水平偏心距下群桩内力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为研究不同偏心距下水平加载群桩性状和内力分配规律,开展饱和粉土中2组3×3钢管桩群桩(偏心距分别为e=11D和6D,D为桩径)大尺寸模型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扭矩荷载和水平荷载存在着显著耦合效应,外加扭矩显著降低群桩水平承载能力;群桩中,各基桩桩头内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少数基桩承担大部分荷载,且随着偏心距增加,差别更加明显;桩头水平剪力与扭转抗力对抵抗外加扭矩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外荷载的增加,水平剪力所占比重明显增大。
- 陈仁朋王书行孔令刚陈云敏顾明袁廉华
- 关键词:桩基工程群桩偏心距
- 水平循环荷载下高桩基础受力性状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41
- 2012年
- 近海高耸结构基础承受风、浪、波流等水平循环荷载作用,受力变形性状十分复杂。在饱和粉土地基中完成了单桩和群桩的水平循环加载试验,揭示了单桩和群桩响应随循环加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加载使桩周土体产生累积塑性变形,桩–土体系水平刚度随循环次数增加不断下降;先期循环加载对后期加载的刚度有着明显影响;群桩中各基桩分担的水平荷载比例随循环加载发生重分配,前排桩的作用得到更多发挥;荷载循环效应对群桩的影响大于单桩。基于p-y曲线法引入循环效应系数以考虑荷载循环的影响,并将该方法与其它文献方法和试验结果作了对比验证。
- 陈仁朋顾明孔令刚张浙杭陈云敏
- 关键词:水平循环荷载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