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雯超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台风
  • 3篇强风
  • 3篇观测数据
  • 2篇阵风系数
  • 2篇气旋
  • 2篇强台风
  • 2篇热带
  • 2篇热带气旋
  • 2篇下垫面
  • 2篇不同下垫面
  • 2篇测风
  • 1篇登陆过程
  • 1篇电机
  • 1篇应用气象
  • 1篇中风
  • 1篇日照时数
  • 1篇数据误差
  • 1篇塔体
  • 1篇太阳辐射
  • 1篇太阳能

机构

  • 11篇广东省气候中...
  • 6篇中国气象局
  • 5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广州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华风气象传媒...
  • 1篇北京玖天气象...

作者

  • 11篇陈雯超
  • 6篇宋丽莉
  • 5篇黄浩辉
  • 3篇秦鹏
  • 2篇刘爱君
  • 2篇植石群
  • 1篇傅继阳
  • 1篇李国平
  • 1篇李秋胜
  • 1篇刘东海

传媒

  • 2篇空气动力学学...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广东气象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下垫面的热带气旋强风阵风系数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利用设置在近海海上和海岸上的3个观测塔共同获取的一个强台风过程数据以及3个观测塔1个年度的梯度风实测资料,对观测塔不同方位的下垫面进行分类并定量计算出塔周边不同下垫面的粗糙长度参数,在对强台风"黑格比"的强风数据代表性判别和样本筛选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下垫面的热带气旋强风阵风系数变化特征,发现以下观测事实和变化规律:1)依据实测风资料,采用对数风廓线法给出的中性大气层结条件下的粗糙长度参数,能够客观刻画出下垫面的细微变化;2)台风强风阵风系数不随风速大小产生趋势变化,但在粗糙下垫面上会产生很大的变幅,这对工程结构的设计取值将产生重要影响;3)阵风系数的高度变化呈幂指数或对数律分布,幂指数法可更好地拟合较光滑下垫面的近地层阵风系数廓线,对粗糙下垫面对数律拟合效果略好;4)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还发现,阵风系数与其下垫面粗糙长度之间可用幂指数或线性方程来描述;5)本观测个例的阵风系数与WMO的推荐值存在差异——粗糙下垫面的离岸风阵风系数比WMO推荐值大,而来自光滑下垫面的离海风阵风系数则小于WMO的推荐值.
陈雯超宋丽莉植石群黄浩辉秦鹏
关键词:热带气旋阵风系数
强台风“黑格比”实测海上风电机组极端风况特征参数分析和讨论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广东近海海上一座100 m高气象塔上设置的三维超声测风仪获取的强台风"黑格比"过程实测数据,分析研究海上风电机组在强台风影响下极端载荷参数的变化特征,通过仪器直接测量的参数与IEC 61400-1规范(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推荐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研究该规范推荐的风电机组极端载荷参数计算方法在台风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强台风"黑格比"在近海海面上产生的极端操作阵风风速和极端风向变幅的过程变化均呈"M"型双峰分布,最大值均出现在台风眼壁强风区;(2)由仪器直接测量的极端操作阵风风速和极端风向变幅值与根据IEC公式计算结果差别明显;(3)台风强风影响产生的极端操作阵风和极端风向变幅参数均出现超越IEC给出的三种标准类型风电机组的设计上限标准;并且IEC公式计算值比仪器直接测量值显著偏大;(4)在风电机组处于满发、切出和停机生存等工况下,IEC公式计算和仪器直接测量的极端操作阵风基本一致,但IEC公式对极端风向变幅的计算值要比仪器直接测量值大。与IEC的风电机组设计标准相比,仪器直接测量的极端操作阵风在时间周期1~3.5 s和7~10 s区间超出标准,但极端风向变幅一般不会突破IEC的风电机组设计标准。
刘东海宋丽莉李国平秦鹏陈雯超黄浩辉
关键词:强台风海上风电机组
基于测风塔实测台风威马逊登陆过程的强风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广东省徐闻县西连镇90 m测风塔在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期间获取的具备完整的台风代表性的观测数据以及处于台风外围的广东省茂名市博贺镇100 m测风塔的观测数据,对台风威马逊的近地层强风特性进行了分析,西连测风塔结果表明:风速时程曲线呈明显的"M"型分布特征,台风中心经过测风塔前后,风向沿逆时针方向大幅偏转约170°。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大,风速廓线较好地符合对数和幂指数律;台风过境前后,各强风区的风速廓线幂指数和粗糙长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粗糙陆地下垫面的风速廓线幂指数和粗糙长度较大。湍流强度和阵风系数在前外围强风区或后外围强风区较大,在前眼壁强风区或后眼壁强风区较小,湍流强度和阵风系数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基本符合指数为负值的幂指数律;粗糙下垫面对湍流强度和阵风系数有增大的作用。外围强风区和眼壁强风区的10 min风向变率变化较为平稳,而在眼区变动较为剧烈,在眼区,当风速达到最低值或次低值时,10 min风向变率幅值达到最大值。博贺测风塔结果表明其总体上与西连测风塔台风前外围和前眼壁强风区的情形相似。
黄浩辉陈雯超植石群王丙兰
关键词:测风塔近地层
广州市太阳能资源的分析与评估被引量:22
2014年
根据1961—2011年广州气象站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和资源丰富程度、稳定程度等指标,对广州市近50年的太阳能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广州市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平均年太阳总辐射为4 279.58 MJ/m2,年最小值为3 325.50 MJ/m2,年最大值为5 402.49 MJ/m2,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每年10.3 MJ/m2。夏季辐射丰富,冬季偏少,夏季总辐射量是冬季的1.57倍,月平均总辐射7月最多(475.22 MJ/m2),2月最少(226.67 MJ/m2)。10:00—14:00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期间每小时辐射强度均超过1.45 MJ/m2。太阳能资源较稳定,月最大日照时数10月大于6 h的天数为17.5 d,是月最小日照时数4月的3.43倍,2—4月不利于太阳能利用。
刘爱君陈雯超秦鹏
关键词:应用气象太阳辐射日照时数太阳能
不同下垫面的热带气旋强风阵风系数研究
利用设置在近海海上和海岸上的3个观测塔共同获取的一个强台风过程数据以及3个观测塔1个年度的梯度风实测资料,对观测塔不同方位的下垫面进行分类并定量计算出塔周边不同下垫面的粗糙长度参数,在对强台风"黑格比&quot...
陈雯超宋丽莉植石群黄浩辉秦鹏
关键词:热带气旋阵风系数
风工程研究中台风风观测数据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判别
文章根据风工程研究十分关注的台风近地边界层风特性分析的需求,从近几年获取的多个台风近地层风观测数据计算研究结果,结合台风特有的非均匀涡旋环流的风场结构特征和风数据高频采样仪器的性能特点,分析了工程抗风研究中对台风风观测数...
宋丽莉陈雯超黄浩辉
关键词:台风风特性观测数据
文献传递
台风条件下不同时距的风速转换
我国的STI(上海台风研究所)所整编的《热带气旋年鉴》对台风中心最大风速的测量以前使用的是2min的平均时距,近年则主要使用lOmin的平均时距;各国所用的风荷载规范中基本风速所使用的平均时距也各有差异,主要有3s、lO...
陈雯超宋丽莉
关键词:台风风速测量
文献传递
强台风的致灾大风特征及与倒塌房屋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2000年以来登陆广东的9个强台风过程的逐时观测资料和灾情数据,分析了强台风登陆过程中大风的时空演变、分布、成因及与倒塌房屋的关联,发现:(1)9个强台风在登陆前的逐时最大风速全部出现在第一和第二象限,登陆后则有77.6%的时次最大风速出现在第四、第一象限;10级以上大风主要分布在台风路径右侧的沿海地区,持续时间在10-24 h之间,有4个台风的12级以上大风维持了8-13 h;(2)以大风范围和维持时间构建的各等级大风“站时”来表达大风的综合影响程度,发现登陆前大风“站时”样本出现频率明显大于登陆后;(3)登陆台风经过的下垫面显著影响大风深入陆地的距离和维持时间,台风路经水陆交汇地区或平缓下垫面的,其大风深入陆地较远;(4)倒塌房屋数量与台风登陆时中心气压、最大风速、影响范围、维持时间、大风“站时”等均有关联,其中与12级以上大风参数关联度最高。
陈雯超宋丽莉王丙兰刘爱君
关键词:强台风
华南地区台风全局化结构及风场特征实测研究
2021年
基于探空气球、雷达风廓线仪等设备长期观测数据,对影响华南地区热带气旋的全局化结构及风场特征进行了实测研究。以典型台风为例,考察了系统水平及垂直主结构特征,揭示了台风双眼壁结构、眼壁置换现象以及登陆后结构的轴非对称变化特征。提出了台风气压场水平轴非对称模型和垂直剖线模型,分析了台风气压场两关键参数(最大风速半径及Holland-B)数值分布特征及其与其他参数间的内在关系。采用复合分析技术,对不同来流状况下台风边界层风场特征进行研究,考察了风速剖线低空急流和风向随高度偏转的特征及其随径向距离和来流地貌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以低空急流为特征的台风垂直剖线经验模型,为精确化评估高层建筑风荷载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全局化结构及风场特征的认识,并为合理评估该地区台风风灾害及构筑物台风风效应提供参考。
何运成傅继阳李秋胜陈柏纬陈雯超
关键词:台风风场
工程抗台风研究中风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判别被引量:7
2011年
分析了工程抗风研究中对台风风观测数据可靠性和代表性判别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对工程抗风参数的影响,给出了基础数据质量检验、处理的方法,初步提出了应用于工程抗台风研究的基础数据样本有效完整率标准以及台风强风数据代表性的判别依据和判别指标;通过"黑格比"台风观测数据的实验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1)对超声测风仪获取的高频采样测风数据以4倍截断方差法进行处理,能够较好地提高数据可靠性;2)风速序列中的野点数据对工程抗风特性参数的可靠性影响显著,即使只有2%~5%的野点数据,对风谱参数的影响也很显著;3)台风强风数据的代表性判别指标应以风工程研究需要的参数在台风不同位置的特征变化为依据;4)台风强风数据代表性判别的基本指标是同时满足8级以上风速的风向连续转换120°以上方位角度、台风过程的风速时程曲线呈M型"双峰"型变化、"双峰"之间出现风速小于11m/s时可以判断为台风眼区。
宋丽莉陈雯超黄浩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