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受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顺气通腑合剂,连用3~5d。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测定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substance P,S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纽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MTL、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S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S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P和MTL变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S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与其调节血浆胃肠激素有关。 焦兰农 周绍荣 何国华 姚建根 陈秋兰 陈阿红 袁成业 毛跃关键词:胃肠运动功能 胃动素 P物质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微稀释法表型检测方法评价及分析 2016年 目的:评价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微稀释法表型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葡萄球菌进行菌种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稀释法检测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的耐药,分析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布,比较评价微稀释法检测方法。结果:105株葡萄球菌中,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试验中,对头孢西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57.1%(28/49),对头孢西丁耐药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为73.2%(41/56)。而微量肉汤稀释法中,头孢西丁对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分别为MRSA 57.1%(28/49),MRCNS73.2%(41/56);苯唑西林对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分别为MRSA 51.0%(25/49),MRCNS 64.3%(36/56)。3种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葡萄球菌产mecA基因率很高,自动化生化、药敏一体化板条上的苯唑西林微量肉汤稀释孔和头孢西丁微稀释孔能代替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MRS,为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减少MRS治疗的失败。 张栋林 许英 陈阿红 王姝 钱学深关键词:葡萄球菌 头孢西丁 苯唑西林 某中医院消化科323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2018年 调查中医院消化科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回顾分析消化科分离病原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实验采用VITEK2分析仪。结果表明:消化科共分离323株病原菌,构成比69.35%为革兰氏阴性菌、26.32%为革兰氏阳性菌、4.33%为真菌。标本以痰液及血液为主,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为76.0%,未检测出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及肠球菌株。肠杆菌科细菌除青霉素、一代头孢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他常用药物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酶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5%。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多重耐药,耐药率高于80%,只有替甲环素、多粘菌素不耐药。消化科细菌耐药情况尚不严重,但需高度重视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情况,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许英 陈阿红 许智刚 程丽安 彭俊华关键词:细菌 耐药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消化科 2种型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2014年 目的评价Coulter LH750与coulter ACT-5diff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方法以重复性试验比对室内质控品检测结果,评价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以比对试验评价主要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PLT)的相关性。结果 2台仪器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较好,变异系数(CV)均小于4%,在仪器测定的理想范围内;仪器间各测试项目相关系数(r2)大于0.9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2台仪器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可以用于临床标本的复查、测定。 陈阿红关键词:血液分析仪 血细胞计数 肝功能四项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肝功能四项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在该医院门诊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肝功能四项检验,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比较检验结果,同时比较试验组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AST、ALT、ALP、γ-GT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清AST、ALT、ALP、γ-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的血清AST、ALT、ALP、γ-GT水平均高于A、B级,B级患者的血清AST、ALT、ALP、γ-GT水平均高于A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AST、ALT、ALP、γ-G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其血清AST、ALT、ALP、γ-GT水平可逐渐增高。 陈阿红 周小安 花睿关键词:肝硬化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6例患者经过胃镜证实胃十二指肠溃疡56例、浅表性胃炎70例,应用14C-UBT、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切片法(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三种方法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结果:14C-UBT、RUT和组织切片三种方法的HP阳性率分别为83.16%、73.12%、69.15%,以14C-UBT法HP阳性检测率最高,三种方法统计学上无差异。结论:14C-UBT与目前常用HP检测方法具有类似的检出率,但它简便、快速、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阿红 申小欣 徐正安 徐晓兵关键词:尿素酶试验 组织切片 幽门螺杆菌 两种方法检测尿中有形成分的比较 2013年 目的探讨IQ200全自动尿沉渣仪(IQ200)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使用IQ200尿沉渣仪、Olympus双目光学显微镜检测724份尿液标本,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724份尿标本经IQ200检测,RBC阳性132例,而镜检RBC阳性102例,假阳性率为19.7%。两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7,P=0.038);IQ200检测,WBC阳性317例,镜检阳性266例,假阳性率为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27,P=0.00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仪器检测为阳性的结果,需要进行人工显微镜镜检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陈阿红 周小安 盛秀红关键词:红细胞 白细胞 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近4年本院感染性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监测情况分析 2022年 目的了解泰州市中医院重点科室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血液科、呼吸科、老年科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细菌药敏情况,为院内病原菌的控制及指导临床如何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中医院近4年检测出来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情况。结果革兰阴性杆菌(gram-negative rod,GNR)855/1317占比64.9%,革兰阳性球菌(gram-positive bacterium,GPB)288/1317占比21.9%,真菌174/1317占比13.2%。耐药统计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达到89.1%,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第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达55.0%;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万古的肠球菌4年来检出率的变化不明显,分别为由31.1%下降至23.6%、由2.56%下降至6.25%,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由77.5%下降至29.4%、由83.0%下降至61.1%、由61.1%下降至24.0%。结论需定期对重点科室的细菌分布及细菌药敏监测进行分析总结,及时与临床取得沟通,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陈阿红 许英关键词:病原菌 耐药性 多重耐药菌 电化学发光法对ELISA检测HBsAg弱阳性标本的复检分析探讨 2016年 目的:对于HBs Ag弱阳性的标本采用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进行确认复查是否为真阳性,同时结合病人临床表现与随访,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先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检查的样本进行初筛,对于弱阳性的样本再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确认试验。结果:ELISA法H Bs Ag初筛为弱阳性的53例标本经电化学发光试验确认为阳性的为45例,确认为阴性的为8例,相对ELISA法真阳性率为84.91%,假阳性率为14.09%,ELISA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论 :HBs Ag的OD值为0.250~0.500时两种方法的符合率最高、0.125~0.25时两种方法的符合率次之、0.080~0.125时两种方法结果完全不相符。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用电化学发光法作为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验证试验方法 。 陈阿红关键词:ELISA法 HBSAG弱阳性 电化学发光法 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接诊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50例纳入恶性组、消化道良性病变患者150例纳入良性组,体检健康者150例纳入对照组,均行血清CRP、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50(CA50)]检测,评价良、恶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体检时,恶性组不同阶段测定结果。结果(1)入院时,恶性组、良性组的CRP、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恶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2)与治疗前比较,恶性组各疾病亚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CRP阳性率、肿瘤标志物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后比较,随访的51例复发患者其血清CRP、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肿瘤标志物在筛查消化道恶性肿瘤时有一定价值,血清CRP能够预警术后肿瘤复发。 陈阿红 周小安 花睿关键词:糖类抗原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