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春晖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5篇心肌病
  • 5篇心律
  • 5篇心律失常
  • 5篇右室
  • 5篇右室心肌
  • 5篇右室心肌病
  • 5篇致心律失常
  • 5篇肌病
  • 4篇心律失常性
  • 4篇致心律失常性
  • 4篇致心律失常性...
  • 2篇心动图
  • 2篇室性
  • 2篇流出道
  • 2篇超声心动图
  • 1篇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特点

机构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陈春晖
  • 6篇吴书林
  • 5篇张黔桓
  • 4篇詹贤章
  • 4篇方咸宏
  • 3篇黄俊
  • 3篇廖洪涛
  • 3篇薛玉梅
  • 2篇魏薇
  • 2篇梁远红
  • 2篇黄峻
  • 2篇邓海
  • 1篇刘方舟
  • 1篇邓春玉
  • 1篇朱杰宁
  • 1篇蒋祖勋
  • 1篇费洪文
  • 1篇饶芳
  • 1篇谭虹虹

传媒

  • 2篇第15届中国...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二十五届长...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DSP基因突变与表现型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在ARVC患者中筛选DSP基因突变,并与患者的表现型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ARVC患者40例,评估患者的临床指标,并随访心脏事件(室性心律失常、心衰和猝死)的发生。对其中32例ARVC患者的DSP基因突变进行筛选。【结果】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为32.2±12.7岁,男性患者的比例较高(85.0%),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82.5%),其次是胸痛(25.0%)和晕厥(22.5%)。T波倒置(75.0%)是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随后QRS波时限延长(45.0%)和Epsilon波(35.0%)。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室性心动过速有28例(70.0%)。32例ARVC患者中共7例(21.9%)患者发现了DSP突变,共检测出6个突变位点,对照组染色体(n=200)上并未发现这几个位点有改变。比较DSP和非DSP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发现右室与左室容积之比两组之间的比较有意义(1.33±0.24 vs.1.28±0.14,P<0.05)。研究期间,共有3例患者死亡,平均死亡率是7.5%,DSP突变组有1例死亡,而非DSP突变组有2例死亡患者死亡。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无差别(19.43±2.38 vs.28.65±0.90,P>0.05)。【结论】DSP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21.9%,与国外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中国DSP突变患者的右室扩大较为明显,左室累及较少。
张黔桓邓春玉黄峻陈春晖饶芳朱杰宁谭虹虹吴书林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基因突变
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右室功能超声指标与磁共振的相关性
刘方舟陈春晖张黔桓薛玉梅詹贤章方咸宏廖洪涛黄俊吴书林
左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与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报道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不同部位的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方法筛选2011-2012年在我中心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成功病例33例,男15例,女18例,平均年龄(36.2±7.8)岁。结果左冠窦(LCC)14例,右...
陈春晖魏薇黄俊吴书林詹贤章梁远红薛玉梅方咸宏廖洪涛张黔桓邓海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特点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ARVC患者40例,对每例患者行12导联心电图、Fontaine导联心电图和平均信号心电图检查,并与20例诊断为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的特发性室速患者作比较。结果 ARVC患者出现症状的年龄为(32.2±12.7)岁,男性患者的比例较高(85.0%),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82.5%),其次是胸痛(25.0%)和晕厥(22.5%)。T波倒置(75.0%)是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随后是QRS波时限延长(45.0%)和Epsi-lon波(35.0%)。伴LBBB的室速有28例(70.0%)。T波倒置(53.0%)仍是ARVC患者LBBB室速的主要心电图特征,其中主要是V1~V3或V1~V4导联出现T波倒置,晚电位阳性为(50.0%)。ARVC室速患者Ⅰ导联和V1导联的QRS波时限大于RVOT室速患者(P<0.05),且胸导联的移行较RVOT室速患者晚(P<0.05)。结论ARVC患者LBBB室速与RVOT室速的心电图特征有差别。
张黔桓詹贤章黄峻陈春晖方咸宏蒋祖勋吴书林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左束支传导阻滞右室流出道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的诊断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超声心动图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技术有三维超声、组织多普勒、斑点追踪;三维超声能更好的评价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组织多普勒能更准确反映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变化,而斑点追踪则能定量描绘室壁节段运动异常。这些技术的运用为ARVC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有用信息。
陈春晖吴书林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评价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右心功能改变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患者与健康人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应变的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在ARVC病人...
陈春晖邓海魏薇吴书林费洪文张黔桓黄俊薛玉梅詹贤章方咸宏廖洪涛梁远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