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斌开

作品数:110 被引量:6,793H指数:40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7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收入分配
  • 9篇住房
  • 8篇政府
  • 8篇居民消费
  • 7篇生产率
  • 7篇企业
  • 7篇资本
  • 7篇经济学
  • 7篇房价
  • 7篇城市
  • 6篇住房价格
  • 5篇中国城
  • 5篇中国经济
  • 5篇人力资本
  • 5篇农村
  • 5篇教育
  • 5篇就业
  • 4篇地产
  • 4篇要素生产率
  • 4篇实证

机构

  • 96篇中央财经大学
  • 26篇北京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5篇世界银行集团
  • 4篇复旦大学
  • 4篇西南财经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湘潭大学
  • 3篇上海对外经贸...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作者

  • 103篇陈斌开
  • 6篇李涛
  • 6篇杨汝岱
  • 5篇林毅夫
  • 5篇陆铭
  • 4篇许伟
  • 3篇徐翔
  • 3篇张川川
  • 3篇黄少安
  • 3篇刘守英
  • 3篇万晓莉
  • 2篇张鹏飞
  • 2篇伏霖
  • 2篇钟宁桦
  • 2篇钟宁桦
  • 2篇段玉婉
  • 2篇寇宗来
  • 2篇白重恩
  • 2篇胡志安
  • 1篇吕炜

传媒

  • 16篇经济研究
  • 12篇世界经济
  • 7篇经济学(季刊...
  • 5篇管理世界
  • 4篇中国工业经济
  • 4篇金融研究
  • 3篇国际经济评论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学术月刊
  • 3篇经济社会体制...
  • 3篇社会科学文摘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经济科学
  • 2篇南开经济研究
  • 2篇经济学动态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3篇2024
  • 11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被引量:143
2010年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证明,落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更低的城市化水平和更高的城乡工资差距。在静态框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城市就业水平降低;由于城市吸纳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农村工资水平下降,城乡工资差距拉大;赶超程度越大,城市就业越少,城市化水平越低,城乡工资差距越大。在动态框架下,落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降低资本积累率,导致更慢的城市化进程和更持久的城乡工资差距;赶超程度越大,城市化进程越慢,城乡工资差距缩小越慢。
陈斌开林毅夫
关键词: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化
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被引量:188
2013年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政府发展战略通过劳动力市场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减少劳动力需求,进而降低均衡工资和劳动者收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当政府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时,收入分配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下降。当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经济发展可能停滞,收入分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且稳态收入不平等程度高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市化所需时间也更长。
林毅夫陈斌开
关键词:产业结构收入分配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信息获取与企业避税——基于国税地税合作的证据被引量:3
2023年
本文基于国税地税机构合作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对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作用。本文利用国税地税合作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并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国税地税合作显著降低了企业避税程度,且该影响在社会资本高的地区、地税局征管企业、政治关联企业中更强烈。进一步分析发现,国税地税合作的抑制避税作用通过提高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来实现。
张明昂陈斌开岳林峰
关键词:税收征管体制企业避税
从机会均等到结果平等:中国收入分配现状与出路被引量:35
2013年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机会不均等是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也是滋生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主要源泉。文章首先基于最新数据全面刻画了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类机会不均等的起因,探讨机会不均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越位"和"缺位"并存是中国机会不均等的根本原因,政府政策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机会均等化的核心力量。因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促进机会均等化,改善收入分配的根本途径。
陈斌开曹文举
关键词:收入分配政府政策
人民币汇率、出口品价格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基于产业层面数据的研究被引量:75
2010年
基于产业层面数据,文章利用分布滞后模型估计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各产业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出口厂商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各产业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和国际竞争力都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升值在短期内导致食品、皮革、非金属、纺织和木材产业出口价格下降,在长期内导致绝大多数产业出口价格降低。采掘、造纸、皮革、木材和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较弱,化学、食品、文教、机械、冶金等产业出口竞争力较强。
陈斌开万晓莉傅雄广
关键词:名义有效汇率汇率传递
外需冲击、经济再平衡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是要打破国内市场分割。然而,目前我国的国内市场建设仍然存在较大不足,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分割造成经济循环受阻,甚至形成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难以发挥,影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斌开赵扶扬
关键词:经济再平衡国内市场分割
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被引量:201
2010年
本文研究了户籍制度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微观家庭调查(CHIPS)数据,文章考察了城镇移民和城镇居民在消费行为上的差异。研究发现,移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低14.6个百分点。如果不考虑政策调整的一般均衡效应,放松户籍限制可以使2002年移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20.8%,居民总体消费水平提高2.2%,这可以抵补2002—2003年间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47.1%。如果将同样的参数运用在2000—2005年期间,那么,被户籍制度制约的移民消费相当于这一期间消费率下降的40.8%—64.2%。
陈斌开陆铭钟宁桦
关键词:户籍制度城镇移民
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被引量:222
2009年
基于1993--2005年的季度数据,本文在一个包含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讨论了银行信贷和中国经济波动的关系。模拟结果和实际数据的对比表明,引入银行贷款渠道和价格粘性的经济周期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有很好的解释力。脉)中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技术冲击解释了大部分产出、投资以及长期消费的波动;(2)信贷冲击解释了大部分短期消费、贷款以及货币余额的波动,对产出、投资的波动有一定解释力;(3)货币需求冲击影响不显著,仅对通货膨胀、贷款以及货币余额波动有一定的解释力;(4)货币政策冲击解释了通货膨胀的大部分波动。
许伟陈斌开
关键词:银行信贷经济波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新数据、新方法与新发现被引量:2
2024年
基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库,本文使用改进的生产函数估计方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得到一些新发现。静态来看,制造业企业TFP在中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东部和东北地区则出现了明显分化。动态来看,样本期间TFP增速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企业成长效应仍是TFP增长的主要来源,资源配置效应的贡献则先降后升。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认识金融危机之后中国TFP变动的新特征,并为提升中国的长期增长潜力提供政策建议。
申广军陈斌开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产能过剩能源使用
减税激励、企业规模与资本劳动比被引量:8
2023年
资本深化(资本劳动比的提高)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渠道,但是文献关于中小企业资本深化的研究还不够。本文使用《中国税务局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DD),考察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资本劳动比的差异性影响,并探究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研究发现:首先,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资本劳动比,试点企业的资本劳动比非试点企业平均提高了6.7%,中型企业受到政策影响最大,小型企业次之,大型企业基本不受影响。其次,机制研究表明加速折旧政策显著改善了大中小企业现金流,促进中型企业增加投资,促进小型企业使用资本替代低技能劳动,省级宏观数据也发现存在低学历劳动力被替代的现象。最后,政策显著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研究税收激励对不同规模企业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关系是优化企业内部要素配置效率的关键,同时对于综合评估减税降费政策效果、针对性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机制障碍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李艳王康宁陈斌开白重恩
关键词:税收激励融资约束生产效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