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雄 作品数:8 被引量:22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120例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总结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干骨折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8岁。车祸伤36例,跌伤32例,坠落伤27例,重物砸伤25例。根据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带锁髓内钉组和加压钢板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率、优良率、Johner-wruh功能评价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术后随访7~45个月,平均19个月。带锁髓内钉组和加压钢板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8.97±3.20)个月和(11.13±3.17)个月,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01,P<0.05);髓内钉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加压钢板组(P<0.05);皮肤坏死、骨不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加压钢板组(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更符合力学原理,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低,临床疗效优于加压钢板。 王敏 李斯明 陈文雄 陈玉书 唐盛辉关键词:胫骨骨折 内固定 带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 儿童脆骨症伴全身多处多发骨折1例 2011年 患者男,12岁。反复肢体骨折.畸形愈合8年余,再发骨折疼痛一天于2011年7月25日入院。患儿于8年前不慎摔倒致左大腿疼痛,畸形.活动障碍,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行X线提示“左股骨干骨折”,经石膏托外固定处理,待骨折愈合后出院,随后反复多次多处发生肢体骨折.多为轻微碰撞后所致,并遗留双下肢畸形,乏力。 王敏 李斯明 郑介柏 刘旭良 陈文雄 陈玉书关键词:多发骨折 脆骨症 全身 畸形愈合 肢体骨折 大腿疼痛 微创固定系统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应用髓内钉和微创固定系统(LISS)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胫骨干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髓内钉组和LISS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髓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均少于LIS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优良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髓内钉和LISS内固定均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良好选择,二者临床疗效相当,但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在手术创伤和负重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刘旭良 王兵 刘贻运 郑介柏 李俊龙 陈文雄 陈国勋 方雄明关键词:微创固定系统 髓内钉 胫骨干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35例的早期观察和诊治体会 2012年 目的总结35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骨筋膜室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5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12例均治愈出院;手术治疗23例中治愈20例,死于急性肾衰竭1例,出现Volkmann挛缩2例,出院后第3个月门诊复查出现爪形手;全部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创伤后小腿、前臂多见,但臀、足、手及医源性所致也十分常见,故要重视除创伤后前臂、小腿以及其他部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治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王敏 李斯明 陈文雄 陈玉书 唐盛辉关键词:筋膜间隔综合征 脱钙骨关节诱导关节软骨再生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在脱钙骨关节及软骨诱导关节软骨再生的过程中宿主所产生的特异性蛋白,探讨关节软骨再生的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3组,Ⅰ、Ⅱ组为实验组,分别对其关节软骨面进行破坏,并在关节腔内植入脱钙骨关节或软骨,Ⅲ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第8、第12、第16周抽取各组关节液,进行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个实验组中分别出现了分子量为15313.8与11337.7的两种未命名的差异蛋白。结论:在植入脱钙骨关节以及软骨的宿主关节滑液中产生了与关节软骨再生可能密切相关的差异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陈文雄 李斯明 孟庆奇 陈玉书 王敏 唐盛辉关键词:脱钙 骨关节 关节软骨 蛋白质组学 慢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大鼠软骨细胞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慢病毒载体系统,通过感染大鼠软骨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及GFP的表达情况。[方法]以载体质粒pLentiLox3.7、包装质粒pRSV-REV、pMDL g/p RRE及包膜质粒VSV-G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慢病毒。分离、培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将制备好的慢病毒颗粒感染软骨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报告基因GFP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293T细胞96 h后可观测到较强的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收集上清测得病毒滴度约为3.0×103ifu/μl,并且在80%大鼠软骨细胞中观察到GFP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GFP的重组慢病毒载体系统,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转染效果良好,为将来结合RNA干扰技术对软骨细胞进行基因改造提供了基础。 陈文雄 杨小红 李斯明关键词:慢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软骨细胞 碘仿纱填塞法治疗足背重度皮肤缺损15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碘仿纱填塞法在治疗足背皮肤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对外伤后足背皮肤原发或继发缺血性坏死的15例患者应用碘仿纱填塞法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13例获痊愈,无并发功能障碍。2例因严重瘢痕形成,影响跖趾关节活动范围,二期手术行自体中厚游离皮片创面移植,痊愈出院。结论碘仿纱填塞法用于足背重度皮肤缺损的治疗,使患者避免了手术,且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孟庆奇 陈文雄 李斯明关键词:填塞 足背 皮肤缺损 掌侧T型板内固定结合CPC治疗老龄不稳定Colles骨折 2012年 目的总结老龄不稳定Colles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掌侧T型板内固定结合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CPC)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0例全部获得随访,均骨性愈合,按Gartland&Werley标准评估,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33%。结论掌侧T型钢板内固定结合CPC治疗老龄不稳定Colles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陈玉书 李斯明 陈文雄 张燕红 王敏关键词:T型钢板 磷酸钙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