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膀胱灌洗液在TURP中对患者电解质、血糖及血浆渗透压的影响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膀胱灌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UP)患者电解质、血糖及血浆渗透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TURP患者40例,ASAⅠ~Ⅲ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TURP。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甘露醇组(A组)和葡萄糖组(B组),两组分别采用5%甘露醇和5%葡萄糖进行膀胱冲洗,并于术前(T1)、术毕(T2)时查动脉血气,测定电解质(E4A)、血糖(BS)及血浆渗透压(Osm)的变化。同时记录生命体征,并观察有无TuRP综合征的出现。【结果】与T1相比,T2时两组血清钾、氯、钙浓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A组T2时Na^+、Osm均有所下降(P〈0.05),BS无明显变化(P〉0.05);B组Na^+、Osm影响不大,但会引起BS的增高(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TURP综合征。【结论】TURP时用5%的甘露醇进行膀胱灌洗相对安全,5%葡萄糖易导致高血糖症。 陈娟 阳红卫 郭曲练关键词:电外科手术 冲洗法 电解质 血糖 渗透压 血必净注射液短疗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短疗程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连用3d。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血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全血高、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和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SaO2、全血高、低切黏度及血细胞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8.5±1.5)d比(23.4±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AECOPD患者对提高疗效有一定的作用。 彭毅强 毛艳梅 朱锦琪 陈垣 邱湘玲 蒋洁菡 曾晓媛 陈娟 杨晖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 肺疾病 阻塞性 慢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及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月656例使用过ICI治疗NSCLC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Log-Rank单因素分析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因素。使用R stutio 4.2.0绘制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进行内部与外部验证。结果Cox多因素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治疗方案、免疫表达、脑转移、肾上腺转移、吸烟指数、KRAS突变、合并抗菌药物、合并PPI、合并降压药、合并糖皮质激素、合并镇痛药、PLR和CRP为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FS预测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849 vs 0.884。3、6、12和18个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 vs 0.964,0.885 vs 0.891,0.835 vs 0.860和0.804 vs 0.846。3、6、12和18个月的Brier指数分别为0.093 vs 0.039,0.110 vs 0.050,0.116 vs 0.083和0.118 vs 0.085。ROC曲线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鉴别能力。校准曲线的实际曲线接近理想曲线,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区分度和校准度。决策曲线表明,该预测模型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①高BMI基线、吸烟指数>400、选择ICI合并化疗治疗方案、免疫表达、KRAS突变是免疫治疗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脑转移、肾上腺转移、合并抗菌药物、合并PPI、合并降压药、合并糖皮质激素、合并镇痛药、高PLR基线和CRP水平异常是免疫治疗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②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为临床上使用ICI治疗NSCLC患者疗效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罗竣豪 沈悦 陈洁祺 于珍 陈娟 曹磊 孟英才 李湘平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列线图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30例经病原学检查证实的C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80(37.6±20.1)岁。②多亚急性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及脑膜刺激征阳性。③有基础疾病者26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例、肺结核9例、鼻窦炎5例,所有患者HIV抗体阴性。④30例均被误诊,27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⑤25例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27例脑脊液培养现新型隐球菌。经过1-8(2.3±2.1)次腰穿而确诊。⑥头部CT/MRI表现为脑膜强化、脑积水、脑室扩大、颅内多发低密度灶、肉芽肿。⑦治愈15例,好转9例,死亡6例。⑧治愈组与未愈组在年龄、病程、首次腰穿压力、基础疾病、病程、有无意识障碍和脑积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近年来,HIV阴性CM发病增多,某些基础疾病可能与CM发病有关。②CM误诊率高,反复腰穿检查有助于确诊。③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CM仍然安全有效。④年老、病程长、首次腰穿压力高、蛋白高、基础疾病多、病程超过3个月、有昏迷和脑积水者预后不佳。 胡珏 刘祝钦 肖慧 曾唐怡 王振 黄立新 杨晖 陈娟关键词:预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肺隐球菌病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合并肺隐球菌病(C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0例经病原学检查证实的CM合并C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4~62岁,平均(31.3±23.2)岁。病程14~120天,平均(40.0±39.7)天。(2)首发症状发热8例、头痛6例、咳嗽咯痰2例、胸痛1例。(3)有基础疾病者8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例、矽肺并肺结核2例、营养不良1例、鼻窦炎1例。(4)9例均被误诊为结核感染。1例误诊为肺癌。(5)胸片表现为两肺散在分布小片状、小结节阴影,边缘模糊、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CT示两肺广泛分布斑片状和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大小不等的空洞或类圆形边缘光滑高密度结节。(6)应用二性霉素B(AMB)联合氟康唑(FCZ)静滴和AMB鞘内注射治疗,治愈6例,好转4例。结论:CM合并CP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提高对CP影像学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 刘祝钦 胡珏 肖慧 王振 曾唐怡 黄立新 陈娟 杨晖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肺隐球菌病 影像学 CD147 siRNA对肺腺癌细胞A549生长转移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肺腺癌细胞A549中CDl47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CDl47siRNA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转染48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评价干扰效果,MTT法检测CDl47siRNA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CD147siRNA转染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MMP-9的表达。【结果】转染后肺腺癌细胞系A549内CDl47的表达显著降低,肺腺癌细胞系A549的增殖减慢及侵袭能力降低,且CD147表达降低后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D147表达降低后能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可能与其表达降低后使MMP-9表达降低相关。 陈娟 彭毅强 梁伟军 杨红忠关键词:肺肿瘤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面部整形手术麻醉的临床探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析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面部整形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60例在本院接受面部整形手术的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将其随机分为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对照组以及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治疗的观察组,每组患者共30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整形手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麻醉效果良好,可缩短苏醒时间以及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陈娟关键词:地佐辛 麻醉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手术 miRNA-155表达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miRNA-155在正常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miRNA-155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1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NA-155的表达;A549细胞分别转染miR-NC和miRNA-155 mimic ,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转染后A549细胞中的miRNA-155表达水平,同时采用MTT 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转染后A549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A549细胞中Akt、p-Akt(Ser473)、p27、bcl-2、bax的表达。【结果】miRNA-15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05);与转染 miR-NC 组相比, A549细胞转染miRNA-155 mimic后miRNA-155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P <0.001),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技术显示miRNA-155促进A549细胞的增殖;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转染miRNA-155的A549细胞p-Akt (Ser473),bcl-2的表达水平增高,p27、bax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iRNA-155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上调p-Akt(Ser473)、bcl-2表达,同时抑制p27、bax的表达来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 陈娟 杨红忠 彭毅强 曾晓媛 陈垣关键词:肺肿瘤 细胞增殖 分泌蛋白DKK1(Dickkopf-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DKK1(Dickkopf-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检测197例非小细胞性癌患者与20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DKK1含量。免疫组化检测14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199例非小细胞性癌患者中选取)和265例回顾性非小细胞性癌患者肿瘤组织中DKK1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DKK1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当把血清DKK1浓度31.9150 pg/mL设为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阈值时,其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7.9%和87.6%。血清DKK1浓度大于65.0 pg/mL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血清DKK1浓度较低患者(P=0.033)。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KK1高表达与血清DKK1含量有密切相关性。结论:低浓度阈值的DKK1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志物,而高浓度阈值的DKK1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标志物。血清和组织中DKK1表达水平可以帮助诊断非小细胞肺癌,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 陈娟 杨红忠关键词:分泌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106例胼胝体发育不良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胼胝体发育不良(agenesis and dysgenesis of the corpus callosum,ADCC)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胼胝体完全缺如或部分缺如、胼胝体变薄、胼胝体畸形等,常合并有其他脑发育... 杜鹃 沈璐 王俊岭 廖书胜 王银光 周致帆 陈娟 唐北沙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