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咏霞

作品数:23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鱼类
  • 3篇群落
  • 3篇鲷科
  • 3篇鲷科鱼类
  • 3篇鳅科
  • 3篇系统发育
  • 3篇进化
  • 2篇淡水
  • 2篇形态学
  • 2篇亚种
  • 2篇鱼类群落
  • 2篇鱼类系统
  • 2篇生物地理
  • 2篇生物地理学
  • 2篇线粒体细胞色...
  • 2篇线粒体细胞色...
  • 2篇鲤形目
  • 2篇流域
  • 2篇类群
  • 2篇花斑

机构

  • 19篇河北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衡水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作者

  • 23篇陈咏霞
  • 3篇穆淑梅
  • 3篇王敏
  • 3篇康现江
  • 3篇何德奎
  • 3篇陈毅峰
  • 3篇梁娜
  • 2篇刘龙
  • 2篇张慧
  • 2篇武大勇
  • 2篇刘静
  • 2篇潘晓睿
  • 2篇李秀
  • 1篇隋晓云
  • 1篇杨文波
  • 1篇侯建华
  • 1篇王敏
  • 1篇高明
  • 1篇王志丽
  • 1篇刘静

传媒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凯里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探讨花斑鳅三亚种的分类地位被引量:1
2015年
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全序列作为遗传标记,探讨花斑鳅3亚种(指名亚种Cobitis melanoleuca melanoleuca、北方鳅亚种C.m.granoei和格氏鳅亚种C.m.gladkovi)的分类地位.基于Kimura双参数法计算河北花斑鳅指名亚种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2%~1.1%,俄罗斯花斑鳅指名亚种、北方鳅亚种和格氏鳅亚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1.5%,而河北花斑鳅指名亚种与俄罗斯花斑鳅3个亚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7%~2.6%.分子系统树显示,花斑鳅分为两大分支:分支I为河北花斑鳅指名亚种8个单倍型类群,分支Ⅱ含俄罗斯花斑鳅指名亚种、北方鳅亚种和格氏鳅亚种以及辽宁北方鳅亚种.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得出:花斑鳅指名亚种仅分布于中国,而俄罗斯也仅有北方鳅亚种1个物种,两者的分化时间约为2.50~3.09百万年.
陈咏霞梁娜李秀潘晓睿武大勇
关键词: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河北省淡水鰕虎鱼类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对河北省淡水鰕虎鱼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河北省淡水鰕虎鱼有3科4属7种,即鰕虎鱼科:吻鰕虎鱼属4种,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Rutter))、波氏吻鰕虎鱼(R.cliffordpopei(Nichols))、福岛吻鰕虎鱼(R.fukushimai(Mori))和林氏吻鰕虎鱼(R.lindbergi Berg);沙塘鳢科:小黄黝属1种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Günther)),沙塘鳢属1种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Günther));塘鳢科:塘鳢属1种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la Temminck et Schlegel).其中吻鰕虎鱼属及小黄黝属为河北省常见淡水鱼类,本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制定了河北省淡水鰕虎鱼类的分类检索表.
陈咏霞管敏
白洋淀流域宽鳍鱲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线粒体Cytb和COI基因联合对白洋淀流域沙河和拒马河宽鳍鱲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1个样本中检测出45个单倍型,种群间共享单倍型有2个。拒马河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h=0.712 0,π=0.011 82)均高于沙河种群(h=0.451 4,π=0.003 13)。AMOVA分子方差分析、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及系统发育树均表明2个种群间未出现明显分化,种群内变异(96.43%)大于种群间变异,种群之间存在较大的基因流(6.745)。中性检验、错配分析显示沙河种群和拒马河种群未经历过种群扩张,贝叶斯天际线点图显示沙河种群保持稳定,拒马河种群在0.004百万年前经历了种群扩张。白洋淀流域宽鳍鱲有效种群在0.175百万年前~0.125百万年前经历种群扩张,后维持稳定。结合单倍型网格图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沙河种群经历过奠基者效应。参考鲤科鱼类Cytb基因每百万年0.84%~1.00%的进化速率,2个地理种群的分歧时间为0.089百万年前~0.067百万年前。
杨慧兰王银肖谭慧敏穆淑梅康现江陈咏霞
关键词:宽鳍鱲CYTBCOI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鱼类资源与保护对策被引量:2
2017年
2014年7—9月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进行野生鱼类调查,结果发现塞罕坝有鱼类13种,隶属4目5科13属,鲤鱼目鲤科鱼类是最大的类群,优势种为拉氏鱥Phoxinus lagowskii Dybowski和北方须鳅Barbatula barbatula nuda(Bleeker)。在保护区各水系中,吐力根河是鱼类主要分布地,其次是泰丰湖。在鱼类生境分布中,仅分布在一种生境的鱼类有4种,占鱼类总种数的30.77%;分布在2种或3种生境的鱼类分别有3种,占鱼类总种数的38.46%;分布在4种生境的鱼类有1种,占鱼类总种数的7.69%,广布种2种,占鱼类总种数的15.38%。生境丧失和过度捕捞是造成鱼类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鱼类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杜兴兰侯建华陈咏霞高明
关键词:鱼类资源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中国鲷科鱼类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13
2015年
采用PCR特异性扩增了采集于中国沿海的鲷科5属11种鱼类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并结合Gen Bank已有的同源序列,对中国鲷科6属12种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鲷科6属12种鱼类的COI基因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为T 30.4%、C 27.7%、A 23.5%、G 18.4%;属间Kimura双参数平均遗传距离为9.5%—19.7%,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2%—21.8%,其中四长棘鲷属、赤鲷属和犁齿鲷属间的遗传距离(8.2%—13.8%)接近于棘鲷属多数种间遗传距离(6.5%—12.2%);分子系统树显示中国鲷科鱼类分为两大类群,类群I包括四长棘鲷属、犁齿鲷属、赤鲷属、牙鲷属等红体色种类,类群Ⅱ含平鲷属、棘鲷属等银灰体色种类,其中棘鲷属的冲绳棘鲷和黄鳍棘鲷先聚为姐妹群,澳洲棘鲷、黑棘鲷、灰鳍棘鲷和台湾棘鲷聚为另一支。本文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得出:中国鲷科鱼类属间是先按体色、后按牙齿分化的,四长棘鲷属、犁齿鲷属和赤鲷属有相当密切的亲缘关系;中国棘鲷属是一个有共同祖先的单系群,属内存在两个平行进化的分支,两分支的种间关系具有明显的分化。
陈咏霞吴仁协梁娜刘静
关键词:鲷科COI基因系统进化
中国鳅属鱼类的副性征、噶氏斑纹和分类整理(鲤形目,鳅科,鳅亚科)被引量:19
2005年
根据噶氏斑纹和雄性个体的副性征,对我国的鳅属鱼类进行了分类整理。一直被作为中华鳅Cobitissinensis Sauvageet Dabry,1874同物异名的长吻鳅C.dolichor hynchus Nichols,1918和稀有鳅C.rarusChen,1981不仅在噶氏斑纹上存在差异,而且它们雄性个体的副性征也明显有别,为有效种;而1925年Nichols命名的花斑鳅C.melanoleuca Nichols,1925与北方鳅C.granoeiRendahl,1935或中华鳅不同,也为有效种。因此,鳅属鱼类在我国共有8种,即中华鳅、黑龙江鳅C.lutheriRendahl,1935、北方鳅、稀有鳅、沙花鳅C.arenae(Lin),1943、长吻鳅、花斑鳅和大斑鳅C.macrostigmaDabry,1872。这8种鱼类的雄性个体在胸鳍基部第1根分枝鳍条上均具有一个骨质突起(lamina circularis),且鳞片小,呈圆形或椭圆形,鳞焦大等特征;可进一步划归为鳅属中的鳅亚属Cobitiss.str.。
陈毅峰陈咏霞
雅鲁藏布江下游鮡科鱼类分类整理及三新种和中国一新记录种
2024年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1974、2019—2023年间采自雅鲁藏布江下游(我国实际控制区内,下同)的403尾鮡科鱼类标本进行分类整理。标本检视结果及结合历史记录表明,雅鲁藏布江下游共分布有鮡科鱼类6属10种,即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aculatum(Regan 1905)、穴形纹胸鮡Glyptothorax cavia(Hamilton1822)、墨脱纹胸鮡G.medogensis Chen&He sp.nov.、疑似细体纹胸鮡G.cf.gracilis(Günther 1864)、稀有纹胸鮡G.rara Chen&He sp.nov.、西仁褶鮡Pseudecheneis sirenica Vishwanath&Darshan 2007、扁头异鮡Creteuchiloglanis kamengensis(Jayaram 1966)、细尾鰋Exostoma tenuicaudatum Tamang,Sinha&Gurumayun2015、西藏鰋E.tibetanum Gong,Lin,Liu&Liu 2018和无斑平唇鮡Parachiloglanis immaculata Chen&He sp.nov.。新种墨脱纹胸鮡是安氏纹胸鮡G.annandalei Hora 1923种名的修订,其偶鳍具羽状皮褶,项背骨前突与上枕骨棘相离,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缘垂直下方之后,腹鳍末端远离臀鳍起点,更细的尾柄,以及更长的头长等联合特征区别于同属其他物种。新种稀有纹胸鮡其偶鳍腹面光滑,无羽状皮褶;胸部吸着器心形,皮纹向前延伸至咽部,附着器后缘中部微陷、开放,皮纹不明显;臀鳍不分枝鳍条11根;项背骨前突与上枕骨棘间隔距离远;上颌须延伸超过胸鳍基末端,达胸鳍长的1/2处,其长为头长的134.2%等特征区别于同属其他种。新种无斑平唇鮡是霍氏平唇鮡P.hodgarti(Hora 1923)种名修订,其上颌齿带两侧向后延伸,内侧内凹,呈弯月形,横向宽约为纵向深的2倍;下颌齿带前缘和后缘中部微凹,左右两块紧靠,无明显间隔;鳃孔下角限于胸鳍基前1/3处;脂鳍末端游离,与尾鳍起点有一缺刻;胸鳍分枝鳍条16—17根;尾鳍末端明显内凹;侧线明显,侧线孔周围具白色稀疏圆点,体表和各鳍无明显的斑纹等特征有别于同属其他物种。穴形纹胸鮡为我国新记录种。西仁褶鮡为黄斑褶鮡P.sulcata(McClelland 1
陈咏霞谭慧敏林鹏程张驰王琳何德奎
关键词:鮡科系统发育
潭江鱼类群落组成及资源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2010年11月、2011年3月和2011年7月3个水情期对潭江流域的鱼类物种多样性和渔获物开展了野外调查,共采集到鱼类80种,隶属于10目26科64属,可划分为淡水种、河口性和洄游性.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和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各占潭江鱼类总数的51.25%和30.00%.潭江鱼类上层、中上层、中下层和底层的优势类群分别是鲦(Hemiculter leucisculus)、鲮(Cirrhina molitorella)、点线银鮈(Squalidus wolterstorffi)、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河口处潮汐时(冬季)优势种为七丝鲚(Coilia grayi)、岐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月鳢(Channa asiatica)、梭鱼(Liza haematocheila)、舌鰕虎鱼(Glossogobius giuris).G-F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恩平、赤坎镇和荻龙桥的DF指数、DG指数和G-F指数均较高,表明恩平、赤坎和荻龙桥在鱼类科、属水平上拥有相对较高的鱼类多样性.圣堂、君堂、牛湾和新会的DG指数、DF指数和G-F指数均较低,这与它们拥有较多的单种科和单属科相一致.潭江鱼类多样性主要体现为科、属水平上.
隋晓云陈咏霞卫玉龙
关键词:群落组成优势种G-F指数
海河流域拒马河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解拒马河鱼类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基于2019—2021在拒马河的6次季节性鱼类调查,分析了拒马河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共采集37种鱼类,隶属5目11科,鲤形目最多,占总种数的64.86%。相对重要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显示,IRI>≥500的优势种鱼类有10种,以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Temminck&Schlegel、黑鳍鳈Sarcochilichthys nigripinnis Günther和宽鳍鱲Zacco platypus Temminck&Schlegel为主。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表明,春、夏、秋季鱼类群落的个体数(N)、物种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存在显著差异,Pielou均匀度指数(J’)无显著差异。SNK多重比较检验(Student-Newman-Keuls)显示个体数、种类数以2019年5月(春季)最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以2019年8月(夏季)最高。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参数多变量排序(NMDS)分析显示,拒马河鱼类群落在空间上分为3组,上游S1拒马河源头和S2刁江汇为组Ⅰ,中游S3紫荆关大桥和S4清凉涧为组Ⅱ,中下游自S5小丰口桥至S15龙安大桥为组Ⅲ。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显示,2020年夏季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未受干扰(W=0.064),其余月份均受中度干扰(W<-0.007)。冗余分析(RDA)显示,海拔、水温和pH为影响拒马河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可为拒马河鱼类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王孟王银肖谭慧敏王敏穆淑梅康现江陈咏霞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丰富度环境因子
中国北鳅属新纪录种及北鳅属鱼类系统发育关系
2021年
本研究基于形态学鉴别特征和线粒体d-loop序列描记了采自吉林省延边图们江水系的中国新记录种--史氏北鳅(Lefua pleskei,Herzenstein,1888),并对北鳅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史氏北鳅区别于其他同源物种的鉴别特征为:体纤细,成熟雄鱼体侧有明显纵条纹,雌鱼尾鳍基部有圆形黑斑,背鳍位置靠后(背鳍前长为体长的64.33%),眼间距窄(眼间距为头长的32.06%),上唇薄、光滑,下唇薄、中央无乳突.基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史氏北鳅与短体北鳅(L.nikkonis,Jordan&Fowler,1903)构成姐妹群,然后再与北鳅(L.costata,Kessler,1876)聚为一支,系统发育关系反映了北鳅属鱼类地理关系的远近.
王敏王敏杨银盆陈咏霞
关键词:系统发育关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