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诗祥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炎并心力衰竭婴幼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脑钠肽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0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炎并心力衰竭(肺炎心衰)婴幼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体检健康儿童30例(健康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个月~3岁。同期选择重症肺炎心衰患儿30例(肺炎心衰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个月~2岁。一般肺炎患儿30例(一般肺炎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个月~3岁。抽取各组患儿静脉血2~3mL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微粒子免疫发光法(MEIH)测定血清BNP、cTnI水平。同时均行心脏超声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心衰组血清cTnI[(0.389±0.030)ng/L]和BNP[(0.572±0.090)μg/L]水平升高,LVEF和LVFS水平降低;与一般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肺炎心衰组血清cTnI与LVEF和LVFS均呈直线负相关(r=-0.87,-0.76 Pa〈0.05);肺炎心衰组血清BNP水平与LVEF和LVFS亦均呈直线负相关(r=-0.97,-0.85 Pa〈0.05)。结论血清cTnI和BNP水平可作为判断肺炎心衰患儿心肌损害及心衰程度的指标。
- 朱艳萍杨巧芝陆诗祥秦道刚周阔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肌钙蛋白I脑钠肽心功能
- 儿童病毒性脑炎并发肢痛征24例
- 2003年
- 陆诗祥梁珺闫一兵
- 关键词:儿童病毒性脑炎并发症
- 应用小儿头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应用小儿头皮针采集头皮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的效果 ,给疾病诊治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 [方法 ]对 3 5例住院危重患儿 ,同时应用两种方法取动脉血查血气分析 ,对照组从股动脉穿刺抽血 ,改良组应用头皮针采集头皮动脉血 ,并取头皮针塑料软管内的 0 .5mL血 (头皮针的两端用止血钳夹住 )送检 ,观察两种方法抽血时间、血肿形成率以及取血的成功率。 [结果 ]两种方式取血检测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成功取血时间及取血后副反应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采用头皮针采集头皮动脉血 ,并取头皮针塑料软管内血进行血气分析 ,测定数据准确 ,方法简便 ,穿刺成功率高 ,操作时间短 ,病人痛苦少。
- 樊敏华陆诗祥葛延镇王晓霞郝英双师玉静
- 关键词:小儿头皮针头皮动脉血气分析股动脉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GrB、sFasL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外周血颗粒酶(GrB)、可溶性Fas配体(sFasL)水平及与心肌酶的关系,探讨其在VM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40例VMC患儿和40例正常对照儿童外周血GrB、sFasl水平进行定量研究。结果①VMC组外周血GrB、sFas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VMC组GrB、sFasL水平升高者.各项心肌酶异常百分数均增高(P< 0.05)。结论VMC患儿外周血GrB、sFasL水平增高可能与心肌损害及致心肌细胞凋亡有关.提示GrB、sFasL 在VMC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朱艳萍韩波韩秀珍马连月陆诗祥孙文英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颗粒酶可溶性FAS配体
- 儿童病毒性脑炎并发肢痛症29例分析
- 2004年
- 陆诗祥梁君闫一兵
- 关键词:儿童病毒性脑炎肢痛症并发症
- 心肌酶增高患儿血清ACA、CtmI检测的临床意义
- 陆诗祥朱艳萍樊敏华辛珍郝庆华秦道刚
- 临床上经常见到心肌酶升高的患儿,是心肌炎不是心肌损害引起,关系到患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是临床上较为困惑的问题。为了及时、准确地判断心肌酶增高的临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该课题对50例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40例呼吸道...
- 关键词:
- 病毒性心肌炎与心肌损害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A)在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与心肌损害患儿发病中的作用,以明确VMC与心肌损害的区别。【方法】120例心肌酶增高患儿分为3组,50例VMC患儿、40例上呼吸道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及30例灭鼠药中毒并心肌损害患儿,采集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测定ACA含量。同时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及心肌酶。【结果】VMc组ACA阳性率显著高于心肌损害组(P<0.01),心肌损害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CA阳性患儿CTnI平均值显著高于ACA阴性患儿(P<0.05);VMC组ACA升高者,各项心肌酶异常百分数均增高(P<0.05)。【结论】ACA参与VMC的发病,VMC与单纯心肌损害有实质性区别;检测ACA含量有助于VMC与心肌损害的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
- 陆诗祥朱艳萍樊敏华辛珍郝庆华秦道刚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害儿童抗心磷脂抗体
- 儿童氟乙酰胺中毒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儿童氟乙酰胺中毒后心肌损害的程度及药物治疗评价。 【方法】 根据患儿中毒后的症状、体征、血清心肌酶、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扫描及胸部X光正位片综合分析。 【结果】 血清CK MB增高者75 %;肌钙蛋白T异常 81.4%;心电图异常者 2 7.6%。 【结论】 氟乙酰胺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受害为主 ,心脏受害相对较轻 。
- 陆诗祥秦道刚闫一兵
- 关键词:氟乙酰胺中毒心肌损害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