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存辉 作品数:14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种植周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何家才 江崇英 阚存辉 王元银 周健文献传递 拔牙术后面部肿胀的几种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拔牙术中人为因素对面部肿胀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要求拔除双侧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由年资不同的两位医生分别施行拔牙手术,术后3 d复诊,观察患者面部肿胀情况。结果低年资医生(工作时间<3年)平均手术时间多于高年资医生(工作时间>5年),有可比性,但肿胀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面部肿胀发生与切开、翻瓣范围,特别是远中龈瓣切开剥离的程度明显相关。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过程中,过度切开、分离牙龈组织是导致面部肿胀的主要原因;缝合过紧,拔牙窝内填塞物过多也易致术后肿胀。 阚存辉 王银龙 何家才 周健关键词:下颌阻生智齿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种植周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2005年 目的评价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种植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种植周骨缺损的患者一期植入种植体,共18颗.将Bio-oss充填于暴露的种植体周围,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4~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并观察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一期术后1、3、6个月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及植骨区状况.结果种植体表面被新骨完全覆盖.11例18颗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均完成义齿修复.X线检查显示局部骨密度增高.结论 Bio-oss联合Bio-gide胶原膜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缺损区骨组织. 何家才 江崇英 阚存辉 王元银 周健关键词:牙种植 引导组织再生 骨组织 骨缺损 锶及掺锶羟磷灰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08年 微量元素锶在骨基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含锶羟磷灰石生物材料在临床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此类骨替代生物活性材料在骨质缺损修复中的降解性,骨诱导性以及对细胞的毒性等生物学特征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阚存辉 李剑农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下颌骨髁状突移植与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2000年 临床上下颌骨髁状突的破坏越来越常见,为了达到恢复功能和外形的目的,近年来人们进行了各种积极的移植修复尝试,取得了很多令人满意的效果。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人们对自体肋软骨移植后生长的不可预料性,跖骨、髂嵴移植后的远期疗效问题,异质成形材料是否具有诱导骨再生能力以及软骨移植后的生长机理等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各种移植方法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阚存辉口腔鳞癌中Cyclin D1和Bcl-2蛋白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Cyc lin D1和Bc l-2在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口腔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2例口腔鳞癌手术切除标本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标本中Cyc lin D1和Bc l-2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Cyc lin D1表达率67.7%(42/62),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未见表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c l-2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也未见表达,在癌组织中Bc l-2蛋白阳性表达率58.1%(36/62),两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Cyc lin D1和Bc l-2两种蛋白在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口腔鳞癌组织中Cyc lin D1与Bc l-2的表达呈正相关。过表达的Cyc lin D1与Bc l-2可作为评价口腔鳞癌组织分级的参考指标之一。 王银龙 周洲 王元银 阚存辉 陈新 徐文华 陈乔尔关键词:CYCLIN D1 SQUAMOUS 带颈横血管上斜方肌肌皮瓣即刻修复舌癌术后缺损21例报道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以颈横动脉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4年9月~2004年4月期间,对21例经病理确诊的舌癌患者均行根治性颈清术,术中采用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缺损。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未行植皮。结果:21例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出现部分坏死。术后早期再造舌外形和功能都较差,3个月~1a后,形态上出现黏膜化,语言、咀嚼和吞咽功能逐渐改善。结论:以颈横动脉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是修复舌缺损的优良皮瓣之一。 王元银 周健 刘文清 王银龙 何家才 程继光 阚存辉 杨晨 范蓬 徐文华 陈新关键词:颈横动脉 舌缺损 舌癌 锶磷灰石陶瓷体内降解行为 考察了含5%(原子分数)Sr元素的锶磷灰石(Strontium Substituted Hydroxyapatite,Sr-HA)陶瓷体内降解行为。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纯羟磷灰石多孔体和含5%(原... 陈德敏 阚存辉 刘雪阳 夏琳关键词:羟磷灰石 锶磷灰石 生物降解 文献传递 不同年龄段行腭裂手术对颌骨发育及语音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评价不同年龄段进行腭裂手术对颌骨发育及语音的影响。方法采用X线片头影测量方法对60例不同年龄段接受腭裂手术的患者颌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腭裂患者上牙槽座角(SNA)、颌凸角(NA-PA)、上颌长(ANS-Ptm)、上颌位置(S-Ptm)和上面高(N-ANS)等结果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相互比较,腭裂患者在N-ANS及S-Ptm和N-ANS/N-Me3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裂患者术后在上颌骨的长度、高度、宽度以及前后位置关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足,但在下颌骨的高度和位置关系上则无明显差异。较小年龄段手术的患者在上颌骨的高度和前后位置关系上与较大年龄段手术的患者相比存在差异,但较小年龄组患者远期语音效果明显优于较大年龄组。 程鑫 黄万元 丁丁 阚存辉 王银龙关键词:腭裂 头影测量 颌骨发育 牵张成骨后牵张新骨中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牵张成骨后牵张新骨中不同时间点牙移动的异同,探讨牵张成骨后牙移动的最佳时机。方法:以8只beagle犬为实验对象,I组为牵张成骨后第2周进行牙移动,II组为牵张成骨后第6周进行牙移动。应用实体测量、X线片、HE染色等方法,对移动牙的牙根、牙周以及牙槽骨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牵张成骨后第2周和第6周用相同的力值将牙齿往新骨区牵引,第三前磨牙与第四前磨牙之间的距离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张成骨后第2周与第6周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力值下,牵张成骨后第2周开始牙移动的速度要比第6周快,但第2周移动牙的牙周吸收较第6周的严重。 陈建 王银龙 凌宁 陈乔尔 阚存辉关键词:牵张成骨 牙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