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梁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主题

  • 2篇外交
  • 2篇经济外交
  • 2篇经济制裁
  • 1篇地缘
  • 1篇地缘经济
  • 1篇对外经济
  • 1篇对外经济制裁
  • 1篇对外援助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视野
  • 1篇伊朗核问题
  • 1篇援助
  • 1篇政策议题
  • 1篇制裁
  • 1篇欧盟
  • 1篇中日关系
  • 1篇自由贸易
  • 1篇自由贸易协定
  • 1篇总理
  • 1篇外援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伯明翰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国际...

作者

  • 8篇阎梁
  • 2篇田尧舜
  • 1篇何劲汶
  • 1篇刘冲

传媒

  • 2篇欧洲研究
  • 1篇现代国际关系
  • 1篇当代亚太
  • 1篇军事经济研究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亚非纵横
  • 1篇外交评论(外...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跨学科视野中的经济增长与国防开支研究
2008年
文章就经济增长与国防开支关系的问题,分别从国防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军事学和公共政策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对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路径提出了跨学科研究建议。
阎梁
关键词:经济增长军费开支
中国与大国关系预测
2007年
阎梁
关键词:温家宝总理中日关系安倍晋三
大国双边关系的另一种记述与解读——评《中外关系鉴览1950—2005—中国与大国关系定量衡量》被引量:4
2010年
《中外关系鉴览1950—2005——中国与大国关系定量衡量》一书,是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学者新近出版的一部运用事件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国家双边关系定量衡量的著述。该书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中外关系的发展情况,覆盖了几乎所有对7组大国关系有影响的重要事件,根据记录绘制了中外双边关系曲线,得到一系列有意义和启发性的分析结论,并建立了一个庞大完整的中外双边关系数据库。这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但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有待后来者继续挖掘,不断探索。
刘冲阎梁
欧盟、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政策分歧及其弥合被引量:7
2012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与美国在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问题上产生了政策分歧,不过这种分歧在2006年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六国方案"出台后又实现了部分弥合。本文在分别尝试国际体系结构变化、核能领域的特殊性以及地缘经济与政治等理论解释路径后认为,美、欧的政策分歧及其弥合都可以通过运用地缘经济学理论给予比较合理的解释。文章结论部分指出,地理上的毗邻以及与美国不同的对外政策决策机制,是欧盟各国对中东地缘经济利益更为重视的两大原因。
阎梁何劲汶
关键词:经济制裁伊朗核问题地缘经济
中国对外经济制裁:目标与政策议题被引量:17
2012年
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制裁作为一种成本较低、政策实施可控、可逆的对外政策工具,其作用受到更多主权国家及国际组织的重视,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各种国际争端。中国外交迄今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对外经济制裁经验,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支持。中国对外经济制裁的政策目标主要是促使对方改变对外政策以及对外显示外交信号等。从实施主体看,中国多使用单边经济制裁,同时也谨慎而有选择地参与了部分多边国际经济制裁。就制裁范围与强度而言,中国多采取有选择的制裁而非全面制裁。在制裁内容方面,贸易制裁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金融制裁的潜在作用仍有待挖掘。在中国对外经济制裁政策的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制裁政策应反映何种外交价值观及传统文化,如何与其他对外政策工具协调,以及在制裁实施中应把握哪些外交智慧和技巧,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
阎梁
关键词:对外援助
威胁认知、主权干预与中欧战略合作被引量:1
2008年
现有国际关系理论从不同视角或层面解释了中欧合作现象,不过这些理论难以对历次中欧战略合作提供前后一致的解释。针对这一不足,本文提出了"威胁认知-主权干预"的理论解释模式。该理论解释认为,如果中国和欧洲大国之间具备共同的威胁认知,并且满足互不进行主权干预的条件,双方就能实现某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包括近年来建立的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文章通过选取外交史典型案例以及有关数据库检验了该理论解释,并从对象和时段两个维度扩展了其解释范围。在结论部分,作者总结了该理论模式之不足以及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阎梁
关键词:历史学习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与地区安全秩序的重塑被引量:5
2012年
冷战结束后,塑造东亚地区安全秩序的力量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雅尔塔体系的遗产,二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一方面,中国与俄罗斯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构建了在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而美国在美日同盟的基础上强化了其在东亚的单边及多边同盟体系。因此,雅尔塔体系遗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以往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东南亚诸国通过在东盟"10+"合作框架、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亚欧会议等平台实施经济外交,比较成功地把主要大国及区域集团力量牵绊在东亚地区,并藉此影响了冷战后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秩序。
阎梁田尧舜
关键词:经济外交
东南亚国家经济外交的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一般认为,小国在外交领域很难有大的作为,所谓"弱国无外交"就是这一思维定式的简单表述。不过,在观察当代国际事务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国凭借其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联合成立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其外交能量。通过巧妙利用大国对地区主导权的竞争,小国不但可以从中收获经济利益,而且还能实现一定的政治、安全利益。本文通过分析东南亚各国在多边国际组织、自由贸易协议、次区域合作等实践领域中的经济外交行为,总结了其中的经济外交策略及其启示。
阎梁田尧舜
关键词:经济外交自由贸易协定次区域合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