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婷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强震
  • 5篇强震动
  • 4篇地震
  • 3篇地震反应
  • 3篇建筑结构
  • 3篇观测台
  • 2篇台网
  • 2篇强震动观测
  • 2篇结构地震
  • 2篇结构地震反应
  • 2篇建筑
  • 2篇观测台网
  • 1篇弹簧
  • 1篇震后
  • 1篇震后加固
  • 1篇世贸中心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库应用
  • 1篇速报
  • 1篇锁具

机构

  • 7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7篇阎婷
  • 6篇王飞
  • 4篇刘影
  • 2篇王湘南
  • 2篇侯丽娟
  • 2篇成云辉
  • 2篇于庆才
  • 2篇刘博
  • 1篇罗桂纯
  • 1篇尹东兵
  • 1篇何荣帅
  • 1篇张杰
  • 1篇胡平
  • 1篇郭士军
  • 1篇任志林
  • 1篇白立新
  • 1篇罗华春

传媒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唐山古冶5.1级地震北京地区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记录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是获取不同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状态与特征的有效手段。河北省唐山古冶5.1级地震触发北京地区既有的建筑结构观测台阵,获得了丰富的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记录。开展台阵记录的初步分析,确定结构动力放大倍数和仪器烈度分布。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结构的动力放大倍数差异较大,钢结构较砌体结构的动力放大倍数更大。震中距较小的台阵的仪器烈度较大,最大达到2.5度。以第十九中学教学楼为例,开展单个观测台阵的地震记录分析,得到结构各楼层的水平向加速度分布,互功率谱分析得到结构振动的卓越频率。初步分析表明,基于观测记录数据分析能得到地震动特性和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参数,为了解区域建筑结构特性奠定有效数据基础。
王飞康现栋罗桂纯阎婷刘影
北京市“十五”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网
王湘南白立新郭士军于庆才成云辉阎婷刘博罗华春侯丽娟任志林尹东兵王飞张杰何荣帅
本项目属于地震监测领域,是我国“十五”国家计划重点科研项目——国家数字强震台网建设项目中的重要部分。  本项目在北京地区建设了50个数字化观测的固定台站和80个烈度速报台站以及1个烈度速报中心。台站的布设基本上遵循烈度速...
关键词:
关键词:速报烈度强震动台网
强震动观测仪器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震动观测仪器保护罩,包括底座(1)、基座(2)、仪器罩体(3)、锁紧支撑组件(4)、气弹簧牵引组件(5)以及锁具组件(6);所述仪器罩体(3)的后部通过至少一个铰链(3.2)与所述基座(2)可转动连接...
阎婷康现栋王飞刘影郁璟贻
文献传递
一种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加速度计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加速度计安装支架,涉及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用设备领域。包括:垂直连接的支架固定板和加速度计固定板,支架固定板位于竖向,加速度计固定板位于水平向,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加速度计固定在加速度...
王飞阎婷康现栋刘影
文献传递
北京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网维护数据库软件开发及应用
2011年
根据北京地区强震动观测台网运行维护的现状,本文分析了目前台网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流程式"台站维护管理方法。同时,还给出了利用数据库软件有效地派发任务、保存数据、管理在台站维护工作中所有信息的相应解决方案。
刘博阎婷成云辉于庆才
关键词:强震动观测数据库应用
建筑结构强震动监控平台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引言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记录是抗震设计、震害评估、健康诊断、震后加固与重建、地震报警、烈度速报等多项相关研究的基础资料。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朝着智能化、多功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例如,迪拜世贸中心结构整体安全监测系统和快速评估系统可通过台阵的实时监控获取建筑物在遭遇破坏性地震后的实际损失情况、健康状况,并提供可视化报道.
刘影王飞阎婷康现栋
关键词:世贸中心抗震设计破坏性地震震后加固强震动
北京市人大办公楼的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概述了国内外强震动观测的研究现状和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研究情况。并对北京市人大办公楼的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研究实例作了分析,该观测台阵在没有强震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有用的地震记录。文中对该台阵得到的两次地震记录分析、处理,结果的对比分析用于验证该结构反应观测台阵布设的合理性。最后阐述了该台阵布设的不足,针对不足给出几点结构反应观测台阵布设的合理建议,并展望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布设研究的美好前景。
王飞胡平王湘南侯丽娟阎婷
关键词:结构地震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