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炳

作品数:322 被引量:1,634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9篇期刊文章
  • 66篇专利
  • 28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2篇理学
  • 113篇化学工程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电气工程
  • 4篇冶金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65篇催化
  • 146篇催化剂
  • 53篇甲醇
  • 40篇合成气
  • 35篇分子
  • 30篇超细
  • 29篇分子筛
  • 28篇合成甲醇
  • 26篇ZRO
  • 25篇混合醇
  • 23篇低碳醇
  • 23篇氧化锆
  • 23篇碳醇
  • 22篇甲酯
  • 21篇低碳混合醇
  • 20篇加氢
  • 20篇超临界
  • 18篇超临界流体
  • 17篇费托合成
  • 14篇细粉

机构

  • 315篇中国科学院山...
  • 25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太原理工大学
  • 6篇太原工业学院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2篇茂名学院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石油大庆...

作者

  • 320篇钟炳
  • 93篇孙予罕
  • 71篇彭少逸
  • 59篇李文怀
  • 43篇王琴
  • 42篇相宏伟
  • 40篇李永旺
  • 24篇吴东
  • 22篇王秀芝
  • 21篇魏伟
  • 18篇李德宝
  • 16篇牛玉琴
  • 16篇马玉刚
  • 15篇齐会杰
  • 15篇曾健青
  • 14篇陈小平
  • 14篇白亮
  • 13篇郭向云
  • 13篇杨儒
  • 12篇刘振宇

传媒

  • 74篇燃料化学学报
  • 21篇物理化学学报
  • 20篇Chines...
  • 17篇分子催化
  • 12篇天然气化工—...
  • 12篇石油化工
  • 7篇石油学报(石...
  • 7篇第十届全国催...
  • 6篇化工学报
  • 4篇煤炭转化
  • 4篇化学通报
  • 4篇磁性材料及器...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Chines...
  • 3篇化学学报
  • 3篇化学进展
  • 3篇中国石油学会...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功能材料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16篇2005
  • 17篇2004
  • 18篇2003
  • 19篇2002
  • 21篇2001
  • 35篇2000
  • 43篇1999
  • 44篇1998
  • 28篇1997
  • 17篇1996
  • 16篇1995
  • 16篇1994
  • 7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3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费托合成用铁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费托合成用铁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廉价的硫酸亚铁原料,通过氧化剂H<Sub>2</Sub>O<Sub>2</Sub>氧化获得硫酸铁溶液,然后与硝酸镧和铜盐混合溶液混合,用碱性化合物进行快速共沉淀,沉淀浆液洗涤后,料...
李永旺吴宝山相宏伟钟炳白亮吕毅军李伟张志新李国辉孙予罕
文献传递
A+B_2表面催化反应相变及自振荡的蒙特卡罗模拟被引量:2
1998年
用MonteCarlo法研究了脱附和E-R机理对不可逆催化氧化反应A+1/2B2→AB的相交和自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1)催化剂表面A的脱附使ZGB模型中的一级相变点消失,但对二级相交点的影响很小;当有E-R机理参与时,二级相交点消失,且E-R过程的几率对一级相交点的影响较大;当A的脱附和E-R过程同时起作用时,上述反应不存在相交(2)在ZGB模型中的二级相变点附近,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振荡现象,在其它位置主要表现为噪音。引入A的脱附后在二级相交点附近明显的自振荡现象依然存在;当E-R过程起作用时,随着二级相交点的消失,明显的振荡现象亦随之消失.(3)A的脱附和E-R过程对上述反应相变的影响与A的表面扩散对相变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后者只能改变相变点的位置而不能改变相变点的存在状况.
曾健青张镜澄钟炳
关键词:表面催化反应相变脱附
新型MTLO催化剂的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新型MTLO催化剂的研究曾健青,罗庆云,王琴,钟炳(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关键词甲醇,低碳烯烃,硫酸,二氧化锆,超强酸1引言随着石油储量消耗至尽,以煤代油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合成气出发获得工业基本原料及精细化学品,已成为...
曾健青罗庆云王琴钟炳
关键词:甲醇低碳烯烃催化剂石油炼制
SO_4^(2-)/ZrO_2超强酸催化剂的XPS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用XPS技术对不同焙烧温度、不同H_2SO_4浓度制得的/ZrO_2和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后/ZrO_2超强酸催化剂的表面元素电子结合能及表面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表面元素Zr、O和S的氧化态没有影响,但Zr和O的电子结合能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O(-2)至少可归结为三种存在形式的氧;可以在催化剂表面富集,且当H_2SO_4浓度为0.5mol/L时,表面富集最显著;H_2SO_4浓度为1mol/L时,催化剂表面和总体含硫量都较高;太低和太高的H_2SO_4浓度时,催化剂表面和总体含硫量都很低。当焙烧温度高至853K或反应温度高至623K以后,催化剂表面含硫量迅速下降。此外,还对催化剂表面的Bronsted酸中心的存在形式和催化剂的失活进行了探讨。
曾健青钟炳罗庆云王琴
关键词:XPS二氧化锆超强酸催化剂
固体碱在碳酸丙烯酯和甲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中的催化行为研究
本文以具有高活性的CaO为探针催化剂,详细考察了CaO在碳酸丙烯酯(PC)和甲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中的催化行为,并提出了可能的机理.
魏彤王谋华魏伟孙予罕钟炳
关键词:固体碱碳酸丙烯酯甲醇酯交换反应碳酸二甲酯
文献传递
国内外高温煤气脱硫技术探讨被引量:23
1998年
本文从高温脱硫剂、脱硫温区、过程模型化、反应器等方面综述了美、日等发达国家从事高温煤气脱硫的研究概况。结合我国实际。
李彦旭李春虎郭汉贤钟炳
关键词:煤气化煤气脱硫脱硫剂联合循环发电
含金属Y型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英文)被引量:5
1999年
在水热合成体系中制备了系列含金属的Y型沸石(金属=铁、铬、钴),并采用XRD、SEM、ICP、FTIR和UV-vi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FTIR和UV-vis测试结果表明Fe(Ⅲ)、Co(Ⅱ)和Mn(Ⅱ)离子进入沸石骨架,而Cr(Ⅲ)则没有。金属离子对所制备产物晶化及组成有很大的影响。此外,还对含金属的Y型沸石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
范彬彬樊卫斌白英彬李瑞丰钟炳
关键词:沸石催化Y型沸石金属
甲醇与不同碳链烷烃在超临界条件下溶液构型的分子模拟被引量:4
1999年
用Montecarlo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甲醇与不同碳链的正构烷烃组成的不同浓度的溶液在超临界条件下的构型特征。模拟采用TIP势能函数,使用随机边界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甲醇周围烷烃介质的分布密度基本上相同,而对于不同介质中甲醇分子之间的积聚行为,不同浓度的溶液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当甲醇浓度较低时,甲醇在正戊烷、正己烷介质中形成团聚的程度最大,随着甲醇浓度的提高,甲醇分子之间的团聚趋弱。介质烷烃分子之间的积聚,基本上表现为:碳链越长,分子之间的团聚越加明显,而且,随着烷烃分子的浓度减小,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张小岗李永旺钟炳彭少逸
关键词:分子模拟势能函数烷烃甲醇碳链超临界条件
一种由合成气合成烃的生产方法
一种由合成气合成烃的生产方法,由含炭质基原料与空气或富氧空气及循环的C<Sub>1</Sub>-C<Sub>4</Sub>烃共同气化生产含氮的稀释合成气,该合成气在钴基催化剂存在下经费-托反应合成烃类,这种催化剂活性高、...
孙予罕相宏伟边定国王秀芝陈建刚李永旺钟炳高海燕张俊岭
文献传递
一种超临界催化脱氢制取直链单烯烃的方法
一种超临界催化脱氢制取直链单烯烃的方法,采用工业上现有的催化剂、反应设备和操作步骤,将其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控制在相应反应介质的超临界状态下进行少临氢或不临氢的催化脱氢。该方法的单程转化率可以高达20%以上、选择性可以高达...
钟炳孙予罕魏伟
文献传递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