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淑燕

作品数:48 被引量:44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7篇岩石
  • 14篇组构
  • 13篇榴辉岩
  • 13篇辉岩
  • 9篇各向异性
  • 8篇地震
  • 8篇地震波
  • 8篇震波
  • 8篇超高压榴辉岩
  • 7篇地幔
  • 7篇岩石组构
  • 7篇橄榄岩
  • 7篇变质
  • 6篇动力学意义
  • 6篇超高压岩石
  • 6篇大陆科学钻探
  • 5篇中国大陆科学...
  • 5篇上地幔
  • 5篇橄榄石
  • 5篇流变学

机构

  • 40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基尔大学
  • 1篇葛洲坝水电工...

作者

  • 48篇金淑燕
  • 30篇金振民
  • 12篇欧新功
  • 9篇徐海军
  • 4篇章军锋
  • 4篇高山
  • 3篇刘祥文
  • 3篇王璐
  • 3篇焦述强
  • 2篇宋衍茹
  • 2篇余日东
  • 2篇夏斌
  • 1篇周炼
  • 1篇谭子珊
  • 1篇潘桂棠
  • 1篇王永锋
  • 1篇董树文
  • 1篇陈章玉
  • 1篇许兵
  • 1篇储玲林

传媒

  • 11篇地球科学(中...
  • 7篇岩石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2篇世界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第八届全国显...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青藏高原及邻...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物光率体主轴、晶轴、弹性张量的数学转换和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被引量:1
1999年
以往是通过手工转图由光率体主轴获取晶轴和应力主轴的,把手工操作变为计算机运算和成图,是一个重要的附加课题.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实现轴与轴以及坐标系和投影面之间的各种转换方法,具体步骤有:(1)把费氏台下读数转换为地理坐标系下的数据;(2)已知任意两个光率体主轴求第三个光率体主轴;(3)投影面的旋转;(4)由光率体主轴获取晶轴;(5)把弹性张量从与晶轴相关的坐标系转到地理坐标系中.由此编制的处理程序和绘图软件已在应用中.
关小平金淑燕
关键词:计算机
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形成深度局限于100~150km吗?——针状含钛铬磁铁矿的发现及动力学意义的思考被引量:43
1998年
在大别山碧溪岭石榴石橄榄岩的早期世代粗粒橄榄石中发现针状 (或杆状 )出溶体 ,长度为 5~ 30 μm ,宽度 2~ 6 μm ,沿橄榄石 [0 10 ]方位定向排列 .经综合方法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针状出溶体为含钛铬磁铁矿 ,是β相橄榄石中出溶体 ,它说明该超高压榴辉岩_超镁铁岩体形成的压力不只局限于柯石英_金刚石稳定场 (3~ 4GPa) ,有可能在大于 10GPa以上 (即 30 0km深度以下 )
金振民金淑燕高山赵文霞
关键词:超高压岩石石榴石橄榄岩磁铁矿变质岩
两类榴辉岩的石榴石变形特征差异——来自TEM研究的证据被引量:17
2005年
大陆碰撞造山带中超高压榴辉岩从变形程度上通常可以分为面理化榴辉岩和块状榴辉岩两类。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岩心中面理化榴辉岩和块状榴辉岩的石榴石变形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面理化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比块状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高大约3个数量级,位错密度达1.2×1010/cm2。并且有水分子团与高密度位错共存,表明主导石榴石发生强烈塑性变形的机制为水弱化的位错滑移。(2)块状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低,没有观察到水分子团,虽然在局部发现有位错网,但总体上仍呈刚性。(3)两类榴辉岩的石榴石中占主导地位的位错滑移系都是1/2<111>{110},其次为<100>{010}。本文对变形石榴石晶体中水的赋存状态、水弱化机制及变形石榴石形态优选方位与晶格优选方位不协调问题进行了讨论:(1)水在石榴石晶体中有三种可能赋存状态:第一种是吸附于位错管道中的极化水分子;第二种是通过晶体表面以及位错管道扩散进入晶格的间隙水分子;第三种是以4OH-替代SiO44-形式的结构水。(2)石榴石水弱化机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水弱化促进的位错滑移机制,在面理化榴辉岩石榴石的塑性变形中起主导作用;另一种是水弱化促进的扩散和颗粒边界滑移机制,在面理化榴辉岩石榴石的塑性变形中只起次要作用。(3)变形石榴石不产生明显的LPO是由其晶体结构本身特征所决定的,并不能排除其主导变形机制仍然是位错滑移的可能性。
刘祥文金振民金淑燕曲晶徐薇
关键词:CCSD榴辉岩石榴石TEM
大陆深俯冲带中的水:来自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的证据被引量:33
2000年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大别山碧溪岭和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主要矿物中结构水在3000~4000cm^-1波段的红外光谱特征和含量。研究表明,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是最主要的结构水载体矿物(100~200μg/g);石榴石和石英基本不含或仅含微量的水;副矿物金红石可以含大量的结构水(〉1000μg/g);柯石英不显示结构水的特征峰,但存在明显的分子水特征谱。
章军锋金振民H. W. GreenⅡ金淑燕
关键词:超高压榴辉岩结构水红外光谱
榴辉岩部分熔融与拆沉和陆壳增生关系
大陆造山带动力学研究表明,在碰撞造山过程中,地壳加厚可导致下地壳镁铁质-超镁铁质麻粒岩相变为榴辉岩。大陆深俯冲过程中部分表壳岩、变基性火山岩和玄武岩质岩石也可以相变为含柯石英(或微粒金刚石)榴辉岩。榴辉岩密度(ρ>3.3...
金振民章军锋高山金淑燕刘惠芳
文献传递
铬铁矿预富集和上地幔部分熔融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1996年
用合成地幔岩为原始材料,在温度1225°C和严格控制氧分压10^(-5)-10^(-12)atm条件下,对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与铬铁矿预富集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达到稳态熔融结构时,5%-8%的玄武质硅酸盐熔体主要赋存在矿物三联点之间,它为铬元素从地幔岩中萃取运移和预富集提供了先决条件;(2)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原岩的尖晶石和辉石(铬透辉石和顽火辉石)提供的铬元素相结合,形成了富铬尖晶石和铬铁矿(Cr_2O_3可达38%-47%)。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不仅控制了上地幔岩石类型演化(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同时它对铬铁矿的预富集起着关键作用。
金振民Quan BaiD.L.Kohlstedt金淑燕
关键词:地幔岩部分熔融铬铁矿
大别山双河超高压硬玉石英岩显微组构特征及其流变学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硬玉石英岩是大别—苏鲁超高压 (UHP)变质带内重要超高压岩石类型之一 ,其变形机制和动力学背景参数 (应变、应力、应变速率 )对于全面了解超高压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 3个样品中的主要组成矿物硬玉和石英进行显微组构和透射电镜 (TEM)的初步研究 .晶格优选方位 (LPO)测量成果表明 :硬玉组构类型与绿辉石相近 ,为L ,LS型 ;石英组构类型主要为单斜对称 .TEM研究表明硬玉滑移系以 (1 0 0 ) [0 0 1 ]、(1 1 0 ) [0 0 1 ]及 (1 - 1 0 ) 1 / 2 [1 1 0 ]为主 .石英中位错发育 ,滑移系以 (0 0 0 1 ) [1 1 2 - 0 ]底面滑移为主 。
王璐金振民刘祥文金淑燕
关键词:硬玉绿辉石组构流变学TEM
岩石组构学研究的最新技术——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被引量:59
2007年
岩石组构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理解许多地质过程非常关键。岩石组构学的理论研究和测试技术手段都有很大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最近十几年来,装备在扫描电镜上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新技术日臻成熟,已经成为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组构分析的强有力手段。作为革命性的新技术,EBSD的量化显微构造数据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相鉴定、变形机制、位错滑移系、结晶学优选方位(CPO)和变质过程研究等。本文介绍了池际尚教授在开拓我国岩石组构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同时阐述了EBSD的仪器组成、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及其与费氏台、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和透射电镜优缺点的对比,并展示了该方法在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组构分析中的应用。
徐海军金淑燕郑伯让
关键词:组构EBSDCPO绿辉石
汉诺坝长英质麻粒岩包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10
2001年
汉诺坝地区周坝长英质麻粒岩包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它们部分为变沉积岩。从周坝麻粒岩相变沉积岩包体的 Sm- Nd同位素分析结果获得了 (424± 10) Ma的全岩-单矿物 Sm- 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全岩 Sm- Nd同位素组成指示这些包体可能与地表出露的太古宙麻粒岩有亲缘关系,但二者的 Pb- Pb与 U- Pb锆石年龄又反映二者成因不同。周坝长英质麻粒岩包体可能为残留于大陆下地壳的古老物质。 424 Ma的 Sm- Nd年龄可能反映了与加里东运动时期蒙古板块向华北地台俯冲而发生的变质与再就位抬升作用。
刘勇胜高山周炼张利金淑燕
关键词: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动力学抬升作用
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组构测定及其流变学意义被引量:12
1998年
绿辉石高温变形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榴辉岩流变学表象.绿辉石变形显微构造和晶格优选方位(LPO)的研究是认识榴辉岩变形机制和动力学背景参数(应变、应力、应变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详细介绍了绿辉石LPO测定方法和步骤,报道了潜山县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组构初步研究成果及流变学意义.LPO测量成果表明:双河榴辉岩中绿辉石组构[001]极密位于页理面附近,并近于平行线理L,[010]环带垂直于L,[001]极密相对S和L偏离8°左右,它反映了该区绿辉石事实上经历高温塑性变形,与绿辉石形态方位密切相关的L型组构显示区域性伸张线理发育,并经历了局部简单剪切非共轴变形.
金淑燕焦述强
关键词:超高压榴辉岩绿辉石组构流变学榴辉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