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正越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淮河中游
  • 3篇淮河干流
  • 3篇河道
  • 3篇河道整治
  • 3篇洪水
  • 3篇干流
  • 2篇水面比降
  • 2篇河床
  • 2篇洪泽湖
  • 2篇比降
  • 1篇地下水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沙量
  • 1篇水文
  • 1篇水文年
  • 1篇水文年鉴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利用
  • 1篇泥沙
  • 1篇农田排灌

机构

  • 4篇淮委水利科学...
  • 2篇淮河水利委员...
  • 1篇水利部淮河水...

作者

  • 7篇金正越
  • 4篇毛世民
  • 2篇王式成
  • 2篇赵家良
  • 2篇王振龙
  • 1篇黄祚继
  • 1篇王兵
  • 1篇詹扬祖

传媒

  • 2篇治淮
  • 1篇安徽水利科技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21世纪治淮...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淮河中游的河床演变
摘要:概述淮河流域的地理特点,历史演变,主要特征与其他江河的比较,治淮与河(黄河)湖(洪泽湖)、江(长江)、海的关系;着重介绍淮河中游河道段(洪河口~洪山头段)河床演变的基本情况(水沙特性及变化,近五十年来河床冲淤与过流...
毛世民金正越
关键词:河床演变河道整治淮河中游
文献传递
淮河干流入湖河口段的洪水水面比降被引量:6
1999年
淮河入湖河口段是对淮河中游河流动力特性及河道整治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河段,也是观测研究最为薄弱,应加快加强研究的河段。根据已有的资料特别是1991年洪水的实测资料,对淮河蚌埠以下河道段和入湖河口段比降的比较表明:后者洪水水面比降大于前者,入湖河口段泄洪不畅。
毛切民金正越
关键词:淮河中游洪泽湖水面比降河道整治
洪水过程中河床冲淤与糙率变化被引量:3
1994年
在缺少专门的系统的河床演变观测的情况下,分析水文年鉴刊布的“实测流量成果表”,取得了淮河洪水过程中断面冲/ 淤,糙率变化以及连续几年间冲/ 淤交替,前期冲淤影响糙率的重要信息。淮河中游河床虽较稳定,但一次洪水过程断面面积冲淤变化可达700-800m2 ;河床糙率随冲淤而增减,变化幅度从0.012到0.04;规划设计和模型试验选取糙率,应考虑这一特性。
毛世民詹扬祖金正越
关键词:淮河中游河床冲淤糙率水文年鉴
淮河干流入湖河口段的洪水水面比降被引量:4
1999年
淮河入湖河口段是对淮河中游河流动力特性及河道整治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河段,也是观测研究最为薄弱、应尽快加强研究的河段。根据1982、1991和1996年洪水的实测资料,对淮河蚌埠以下河道段和入湖河口段水面比降的比较表明:后者洪水水面比降大于前者,入湖河口段泄洪不畅。
毛世民金正越
关键词:淮河中游洪泽湖水面比降河道整治
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减灾信息系统
吴存荣王振龙纪冰王凤云葛贻华王家先刘海声赵家良王兵李兴旺汪灶建王式成宋家常何平施宏江许晓彤王德胜王孝东庄彪金正越杜长辉
该项目系统地提出了建立墒情测报网和旱情信息系统一整套方法和步骤,并基于降雨产流理论,建立了墒情预报经验模型,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解决了大范围农田墒情预报和信息处理问题。同时提出旱情开始和结束时间的确定方法,首次提出采用墒情...
关键词:
关键词:抗旱减灾信息系统
九十年代淮河中游泥沙继续减少被引量:5
2000年
对1990~1998年实测资料的分析表明:淮河干流的含沙量在90年代继续保持减少的态势;较大洪水年蚌埠站与鲁台子站年输沙量之比高达1.47~1.84,这一新情况应引起重视。
金正越毛世民
关键词:淮河干流来水来沙含沙量
淮北农田排灌与水资源利用综合技术研究
王振龙丁必然吴平赵家良秦为耀史志刚葛贻华朱明友钞群王道建金正越宋家常单波王式成黄祚继杨少军
本着旱涝渍综合治理原则,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农田排水、灌溉和水利资源利用一体化系统研究。通过7年研究、推广,进一步论证了排水指标,提出简便实用沟深沟距计算公式:提出多种节水工程单井可灌面积;提出干旱指标和墒情研究预报方...
关键词:
关键词:农田排灌水资源利用地下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