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琦
- 作品数:44 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照料需求、相对资源与家务劳动的执行模式——时间的视角
- 家务劳动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成员之间要进行劳动分工。面对快速市场化社会里时间价值的日益增长,个体必须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配置。本文利用CFPS的夫妻匹配样本数据,在家庭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前提下,应用多元线性回归...
- 郭琦
- 关键词:社会生活家庭关系家务劳动劳动分工
- 高中生网络使用状况与网络成瘾知识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对高中生网络使用状况和网络成瘾知识进行调查,为学校网络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某高中高二学生进行整群抽样。结果:学生上网目的主要依次为游戏、听歌看电影、获取信息、学习,对网络成瘾有关的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网络成瘾的不良行为。结论:调查对象对网络使用较为健康,网络教育尚需加强。
- 李方烃漆悦之洪霞郭琦
- 关键词:高中生网络使用网络成瘾
- 人格偏离与大学新生精神现状关系的队列研究
- 目的 观察大学新生精神现状,探讨人格偏离及相关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对精神现状的影响.方法应用队列研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自评抑郁量表,调查2814名大学新生的精神现状,以人格偏离、干预为暴露因素,通过单因...
- 郭琦
- 关键词:大学新生精神症状队列研究SCL-90
- 北京市416名大学生婚前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被引量:26
- 2007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婚前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以便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填问卷形式,对北京市6所重点大学学生进行现况调查,获得有效样本416例。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6名北京市大学生中,有30.39%的被调查者赞成婚前性行为,93.27%知道安全套避孕手段,10.33%表示对性传播疾病非常了解;男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较女生开放。结论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为宽容和开放,但性知识尚欠缺。提示应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使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 孔晓牧赵春燕张婧婕王建刘爱萍郭琦
- 关键词:性行为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 大学新生人格和精神状况队列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格偏离对大学新生精神现状的影响。方法:应用队列研究方法,以人格偏离、干预为暴露因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2516名大学新生的精神现状,分析人格偏离与大学新生精神症状发生的关联强度。结果:高中全部类型的人格偏离对于大一新生精神症状阳性的相对危险度为1.980~10.167,人格偏离的干预措施对大学生发生精神症状有保护作用。结论:人格偏离是大学新生出现精神症状的危险因素,人格偏离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大学新生精神症状发生的危险度。
- 郭琦郭琦黄悦勤刘肇瑞程辉程辉
- 关键词:大学新生精神症状队列研究
- 北京大学医学部社区生活方式抽样调查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摸清高校社区(不同于固定居民,社区流动人口较大)的生活方式疾病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的行为因素,了解社区相关背景材料与社会支持系统,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确定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为社区生活方式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医院、家属委员会、派出所、学生管理科等单位的有关资料。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生和社区群众、职工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获得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社会人口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结论:北京大学医学部社区的健康问题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及一些行为危险因素,提示社区居民需要专业卫生服务,全人群中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疾病的综合管理。
- 韩方群马迎华丁素琴郭琦李海峰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问卷
- 新生小鼠胸腺的体外生长及酶表达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器官培养条件下新生小鼠胸腺的生长状况。方法 :对新生BALB/c小鼠胸腺分别进行 1、3、5和 7d的体外培养 ,然后用常规组织学及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染色和镜下观察。结果 :从培养 1d组开始 ,胸腺的生长状况便可分为两个区 :第 1区为除贴附培养滤纸一侧以外的皮质部分 ,第 2区为髓质及贴附培养滤纸一侧的皮质部分。第 1区内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呈良好的生长状态 ,有较多酶阳性反应较强的细胞 ;第 2区内细胞排列较松散 ,部分细胞结构较差 ,基质细胞明显减少 ,酶阳性反应细胞较少。以上生长状况在培养 3d组、5d组和 7d组更加明显 ,且 3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本器官培养条件下的胸腺生长状况具有区域性差别。
- 卫兰吴江声郭琦
- 关键词:胸腺酶类动物实验
- 人格障碍诊断问卷在医学专科生样本中的应用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医学专科生人格障碍的特点,探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在医学专科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以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为工具,按照整群抽样原则,对某民族医专1年级5个不同专业学生群体进行调查,统计其人格障碍阳性率,并将调查结果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医学专科生人格障碍阳性率为9.20%,10种人格障碍亚型的阳性率分别在2.56%~45.15%之间,其中强迫型人格障碍阳性率最高(45.15%),分裂样(33.73%)和偏执型(32.54%)次之,分裂型(2.56%)最低;医学专科生样本10项人格障碍分量表得分在不同性别间比较除反社会型(t=4.255,P=0.000)和回避型(t=-5.247,P=0.000)有极显著性差异,偏执型(t=-2.059,P〈0.05)和边缘型(t=-1.985,P〈0.05)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亚型间差异不明显(P〉0。05);城乡比较在边缘型(t=2.526,P〈0.05)、反社会型(t:3.348,P〈0.01)和强迫型(t=-2.277,P〈0.05)间差异显著,其他亚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专业间比较主要在边缘型(F=3.43,P〈0.01)、反社会型(F=3.60,P〈0.01)和回避型(F=4.95,P=0.000)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普通人群样本比较,除回避型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亚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大学本科生样本比较,除表演型和强迫型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亚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研究生样本比较除自恋型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亚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可作为医学专科生人格障碍的筛查工具,但其阳性界值的划界分(原3~5分)在应用时应作适当的调整;医学专科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人格特征与普通人群、大学生、研究生间存在一定差�
- 任光祥郭琦
- 关键词:人格障碍医学专科生心理评估
- 网络时代学生工作的发展与创新被引量:2
- 2004年
- 本文阐述了在网络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加强学生工作,改变管理理念等高校学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
- 李红郭琦房亚力
- 关键词:网络时代
- 大学生抑郁症状的自然变化及影响因素的2年随访研究被引量:33
- 2018年
- 目的:观察大学新生入学后抑郁症状的自然变化过程,以及影响此变化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方法:对北京市2所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平均每半年1次,共5次的调查。采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问卷、焦虑自评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睡眠时间、运动习惯作为抑郁症状和危险因素的评估工具。随后使用广义估计方程的分析方法预测危险因素。结果:共对1339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在第2次和第3次随访时抑郁症状得分升高,随后第4次和第5次随访时抑郁症状得分下降到入学时水平。其中男生(Coef=-1.01,SE=0.42,P=0.017),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Coef=3.89,SE=1.42,P=0.006),神经质(Coef=0.79,SE=0.23,P=0.001),自尊(Coef=-1.57,SE=0.25,P<0.001),焦虑(Coef=4.79,SE=0.16,P<0.001),生活事件(Coef=0.08,SE=0.01,P<0.001),白天嗜睡(Coef=0.80,SE=4.56,P<0.001)与抑郁症状相关联。结论:大学第一年是抑郁症状发生的高发时期,其中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高神经质、低自尊、高焦虑水平、白天嗜睡和生活事件可能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
- 宋煜青邓兆华郭琦刘肇瑞陈红光黄悦勤
- 关键词:抑郁大学生人格父母教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