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伦 作品数:10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承德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清C-反应蛋白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脑卒中相关性感染(stroke-associated infection, SAI)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SAI发生,分为SAI组与非SAI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CRP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CRP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预测SAI的临床价值。结果 本研究70例出现SAI,发生率为47.30%,其中肺部感染58例,泌尿系统感染12例。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及病灶部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与非SAI组比较,SAI组血清CRP水平升高,CD4、CD8及CD4/CD8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桥损伤、NIHSS评分和CRP水平过高及CD4、CD8和CD4/CD8水平过低均为S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预测SAI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且曲线下面积最大,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CRP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预测SAI发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临床预测SAI发生的检查指标。 冯晓静 段少华 刘娟 王晓利 陶萍 郭伟伦关键词:卒中 C反应蛋白质 T淋巴细胞亚群 幕上脑出血患者钻孔引流和开颅手术选择标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2012年 共288例幕上脑出血患者分别接受钻孔引流术(140例)和血肿清除术(148例)。通过分析术前意识状态分级和出血量与6个月后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间的关系,获得钻孔引流术与神经外科手术之间的分界标准,并探讨幕上脑出血患者的合理手术方式。 乔建勇 王昌盛 武焕颖 韩广明 郭伟伦关键词:脑出血 引流术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节胶质瘤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其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调节胶质瘤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其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株胶质瘤细胞中NGF以及TrkA的蛋白及m RNA水平。以U251为实验细胞,将U251分为Control组和NGF组,50μg/L的NGF干预。CCK-8检测细胞活力,PI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神经生长因子受体(growth factor receptor,TrkA)、AKT、PI3K以及代谢酶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的表达水平,检测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水平、细胞氧耗水平。将U251细胞分为为Control组、AKT inhibitor组和NGF组,Control组为常规培养细胞,AKT inhibitor组为AKT抑制剂预处理后再使用50μg/L的NGF干预,而NGF组为50μg/L的NGF干预。同样进行上述检测。结果:胶质瘤细胞中NGF和TrkA水平高于胶质细胞,其中U251水平最高。NGF干预后,U251细胞活力增高,NGF组细胞中G2期明显高于Control组,NGF组细胞的侵袭数目明显高于Control组,NGF组细胞中TrkA、AKT、PI3K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而代谢酶PFK、PKM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NGF组细胞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水平、细胞氧耗水平相比Control组具有明显差异。AKT信号抑制后,NGF组细胞活力高于Control组、AKT inhibitor组,NGF组细胞中G2期比例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AKT inhibitor组。NGF组细胞的侵袭数目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AKT inhibitor组,NGF组细胞中TrkA、AKT、PI3K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AKT inhibitor组。而代谢酶PFK、PKM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和AKT inhibitor组。NGF组细胞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水平、细胞氧耗水平相比Control组和AKT inhibitor组具有明显差异。结论:NGF可以通过TrkA-PI3K/AKT信号促进胶质瘤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其转移。 杜鹏程 张海军 武焕颖 郭伟伦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 胶质瘤细胞 岩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分析岩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10%福尔马林充分固定带颈国人成人头颅标本20例,经手术显微镜观察其形态、行径及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经游标卡尺测量岩静脉的直径、外径以及三叉神经根宽度,发现个体间的岩静脉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通过在显微镜下对头颅标本的解剖、观察、测量及研究,发现岩静脉的各小属支的汇合点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密切。 郭伟伦 杜鹏程 孙实安关键词:岩静脉 解剖学特征 高血压脑出血意识状态Ⅲ-Ⅳ级患者的首选术式探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意识状态Ⅲ~Ⅳ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理手术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6l例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或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小骨窗组与去骨瓣组在再出血、颅内感染、肾衰竭发生率以及远期致死率和致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住院费用和术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去骨瓣组高于小骨窗组(P<0.05)。结论脑出血意识状态为Ⅲ~Ⅳ级患者应首选小骨窗手术。 乔建勇 张海军 郭伟伦关键词:外科手术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自发性颅内出血57例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自发性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自发性颅内出血57例经CT检查确诊后,在发病24-48h内,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后置引流管,术后每日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并引流其降解物.。结果: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Ⅰ级14例,Ⅱ级18例,Ⅲ级16例,Ⅳ级8例,Ⅴ级1例。住院最短10d,最长21d。结论:发病24h后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自发性颅内出血创伤小,操作简单,同时可引流血肿,再出血几率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高龄及体质弱者也可耐受,费用低,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廉价的手术方法。 乔建勇 张海军 王昌盛 武焕颖 韩广明 郭伟伦关键词:自发性颅内出血 血肿抽吸术 胸段椎管内畸胎瘤一例 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21岁。因“右下肢沉重6个月,站立不稳5个月,双下肢疼痛4.5个月”入院。奄体:神清语利,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T8水平以下痛温觉减退,双侧不对称,右侧明显,右侧T8-22节段痛觉明显减退,双侧大腿中段痛觉过敏,右侧小腿及足部痛觉较左侧差,右足内侧痛觉较外侧差,右足背痛觉较足底差,右足趾深感觉减退明显,脊柱正常生理弯曲。 乔建勇 韩广明 郭伟伦 于朝旭关键词:椎管内畸胎瘤 胸段 双下肢疼痛 生理弯曲 右下肢 儿童颅咽管瘤患者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患者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2例颅咽管瘤患儿,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胼胝体穹窿间入路组(22例)和非胼胝体穹窿间入路组(20例),术后6个月时进行认知功能检查,行韦氏儿童智力测试(C-WISC),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并分析颅咽管瘤患儿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胼胝体穹窿间入路组患儿的知识、算术、词汇、领悟、图片排列、言语智商(VIQ)和总智商(FIQ)评分均低于非胼胝体穹窿间入路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儿的图形拼接和操作智商(P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岁、肿瘤直径>4cm、全切除和术后放疗是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的颅咽管瘤患儿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受损可能与年龄、肿瘤大小、切除程度和术后有否行放疗有关。 杜鹏程 张海军 郭伟伦关键词:儿童 颅咽管瘤 气管切开脑积水患者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 2013年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均呈不同程度昏迷,气管切开,需长期留置气管套管患者18例。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19~47岁,车祸伤15例,被人打伤1例,隧道塌方砸伤2例。其中单侧额颞顶去骨瓣外减压术4例,双侧额颞顶去骨瓣外减压术14例,术后脑积水出现时间14~47d。 武焕颖 于朝旭 郭伟伦 乔建勇关键词:气管切开 后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 手术治疗 气管套管 长期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