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新春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肢静脉血栓15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6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观察血栓形成后血管内径、管腔内回声以及血流频谱的改变。结果急性血栓74例,亚急性血栓58例,慢性血栓24例。血栓位于左侧96例,位于右侧54例,双侧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 温德惠何健华王义成张晓飞郜新春刘俊峰柳成良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下肢静脉血栓超声诊断
- 以红斑肢痛症为首发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以红系细胞异常增殖为主,三系不同程度增高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属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terative neoplasms,MPN)。常以皮肤黏膜发红、皮肤瘙痒、脾大、血栓形成、出血及向其它MPN转化为其临床特征。
- 康虹阳李琦范凌佟长青刘洁刘玮郜新春柯慧娟
- 关键词:红斑肢痛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基因突变
- 高频超声在胸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正常人胸背动脉(Thoracodosal,TDA)血流动力学特点,为背阔肌肌皮瓣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高频分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100例正常人200条胸背动脉各项血流参数,包括内径(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200条正常人胸背动脉显示率100%,TDA血流参数左右无显著性差异;男性血流速度高于女性;RI表现为老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青年组,而中年组与青年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一种直观、可靠、无创的了解胸背动脉的检测方法,提供正常胸背动脉的基本参数,为背阔肌肌皮瓣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杨瑞敏王义成杨海江张淑华郜新春
- 关键词:胸背动脉血流动力学
- 超声造影联合三维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三维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常规超声检查存在颈动脉斑块且厚度≥2.0 mm的门诊或住院患者261例。根据临床诊断是否发生AIS分为AIS组(126例)及NAIS组(135例)。颈动脉优选斑块行超声造影及三维超声检查,分别获得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增强强度(enhanced intensity,EI)]及三维超声定量参数[斑块厚度(plaque thickness,PT)、斑块体积(plaque volume,PV)、面积狭窄率(percent area stenosis,PAS)、灰阶中位数(gray-scale median,GSM)],比较2组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IS的预测价值并确定其截断值。结果 AIS组患者颈动脉斑块EI值高于NAIS组,GSM值低于NAI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动脉斑块PT、PV与P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EI 11.6作为预测AIS发生的截断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3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19%、62.22%;以GSM 33.5作为预测AIS发生的截断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5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7%、62.22%;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4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71.11%。结论 EI及GSM联合检测可较准确的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对AIS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张力维谌雪王义成郜新春
- 关键词:卒中颈动脉狭窄
- 整体功能指数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左室心肌肥厚是引起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性左室心肌肥厚的病因各不相同,如何对其进行无创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和高血压性左室肥厚(H—LVH)局部心肌的舒缩功能,初步探讨整体功能指数(GFI)在HC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温德惠王义成郜新春张志华袁桂莉刘俊峰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左室心肌肥厚组织多普勒成像独立危险因素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30例冠心病患者和34例正常人双侧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度(β)和顺应性(AC),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Ep、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Ep:135.27±21.10对111.67±29.54,P〈0.01;B:10.18±1.26对9.07±1.95,P〈0.01),A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56±0.14对0.73±0.18,P〈0.05);IMT与Ep、β呈显著正相关性(r=0.415,r=0.620,P〈0.05),IMT与AC之间显著负相关性(r=-0.437,P〈0.05)。左右侧颈动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壁弹性功能。
- 王义成袁桂莉郜新春马妹颖刘俊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 高频超声对腹壁下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正常人腹壁下动脉(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IEA)血流动力学。方法应用高频分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180正常人360条IEA各项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n)、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360条正常人IEA显示率100%,IEA血流参数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流速度高于女性(P<0.05);RI表现为老年组>中年组(P<0.05),老年组>青年组(P<0.05),而中年组与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出了正常IEA的基本参数,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高频超声可作为一种可靠、直观、无创的了解DIEP皮瓣血运的检测方法。
- 杨瑞敏王义成杨海江张淑华郜新春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腹壁下动脉血流动力学
- 整体功能指数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价值探讨
- 2009年
- 目的:初步探讨整体功能指数(GFI)对肥厚型心肌病(HCM)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组织多普勒(TDI)测量23例HCM和38例健康者二尖瓣隔环及侧环心肌运动参数,计算GF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二尖瓣隔环、侧环GFI值增高,P<0.05。结论:GFI可作为超声诊断HCM新的参数。
- 温德惠郜新春王义成刘俊峰
- 关键词:心肌病
- 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632例创伤患者血栓发生情况,运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检查发现DVT阳性患者153例(24.2%),DVT阴性患者479例(75.8%)。经)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创伤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高龄(OR=4.099,95%CI 1.576~10.663,P<0.05)、体内恶性肿瘤(OR=2.475,95%CI 1.077~5.689,P<0.05)、静脉血栓史(OR=2.087,95%CI 1.008~4.320,P<0.05)、吸烟(OR=2.041,95%CI 1.011~8.963,P<0.05)、发热(OR=1.351,95%CI 1.012~4.642,P<0.05),而少量饮酒(OR=0.471,95%CI 0.242~0.941,P<0.05)不会增加DVT的发病风险。结论高龄、体内恶性肿瘤、静脉血栓史、发热均是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创伤患者的临床监护,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温德惠李朝喜柳成良王义成史宝林郜新春刘俊峰刘宏强李晓娟
- 关键词:创伤深静脉血栓
- 调气活血补肾汤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调气活血补肾汤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大鼠肾组织匀浆NO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在乙醚麻醉下,切除5/6肾脏制备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5周后,按小剂量(生药13.9 g/kg)、大剂量(生药27.8 g/kg)给模型大鼠灌胃给药,连续10周,于给药4周、10周后分两批处死大鼠,制备肾组织匀浆,测定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成功复制大鼠CRF模型。CRF大鼠肾匀浆NO和NOS活性呈明显的早期升高、晚期下降趋势;使用调气活血补肾汤治疗4周时显著抑制NO和NOS活性过分明显升高,10周时显著抑制NO和NOS活性过分持续降低。随病程延长CRF大鼠肾组织SOD活性呈逐渐下降,MDA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调气活血补肾汤治疗后肾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10周时显著下降,MDA则呈下降趋势;以上作用大剂量药物组均优于小剂量组。结论:调气活血补肾汤能改善和调节肾组织NO合成与释放、降低自由基损伤。
- 马文波郜新春王建一杨书文
-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