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锡宁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 不同沟通方式下群体决策信息利用分析
- 正确的群体决策关键之一在于决策成员有效的信息提取和充分的交流。其中成员讨论前偏好的一致性程度、信息的不同分享程度,包括沟通方式在内的结构因素等有重要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以计算机为中介(CM)的新...
- 郑全全金剑强许跃进郑锡宁
- 关键词:沟通方式群体决策信息利用
- 文献传递
- 关于铁路色灯信号新编码系统的工程心理学研究
- 我国正在着手研究铁路信号显示制式的改革。有关方面正提出多种色灯信号编码方案。本研究主要对铁科院通信信号所拟定的色灯信号新编码方案(见表1)的可行性进行人机匹配实验,并对这个方案中准备选用的闪光信号的两种闪频(60次/分钟...
- 朱祖祥张彤许连根郑锡宁
- 文献传递
- 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面积效应被引量:1
- 1999年
- 实验目的是在控制眩光亮度和视标亮度的条件下,用正确率和反应时为指标,研究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的面积效应。反射眩光面积半径有0.5cm、1.5cm、2.5cm3个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当视标亮度为1.5cd/m2,反射眩光强度为30cd/m2时,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具有显著的面积效应,反射眩光面积越大,被试的视觉作业绩效越差。
- 李宏汀葛列众金文雄郑锡宁
- 关键词:反射眩光
- 中国人特殊群体(部分)上肢伸及包络面测量被引量:3
- 1996年
- 该研究对中国青年人特定群体的坐姿上肢伸及包络面进行了动态测量,测量了高于座位参考平面(SRL)300mm开始至1000mm(每隔100mm取一测量平面)8个测量平面在不同测量条件(着单或着棉,座位靠背倾斜角17°或22°,被测量者肩部放松或绑紧)的上肢伸及包络面。测量所确定的上肢伸及包络面表示为样本的第5、第50、第95百分位,测量结果为有关部门提供工作空间设计的基础资料。该研究还设计了一套测量方便、迅速、准确的测量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连续测量的方法。
- 金文雄陈瑜申郑锡宁潘建勇
- 关键词:上肢中国人肩部坐姿座位
- 关于高校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思考被引量:1
- 2008年
- 对于高校教育,运算学习方法多指实验、实践和学生科研活动,学生通过从事的实验、实践和科研活动来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学习评价应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突出实验/实践训练的高校教学设计的设想,并强调了应将各种教学实验类型有机地组合,给予学生先进、实用的实验技术的训练,以及在实验/实践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
- 张彤张迎春郑锡宁
-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
- 铁路色灯信号新编码系统的心理学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本研究在实验室和野外条件下模拟晴朗的白天司机距离信号机1000米观察信号的情境,对铁路色灯信号新编码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人机匹配实验.实验Ⅰ和Ⅱ采用了传统的信号反应时和正确率测量方法,实验Ⅲ则模拟长时警戒状态下对信号的译码.被试包括有行车经验的机车司机和非司机男女青年.通过各种实验条件的综合,对该编码系统做了较有实用价值的评价.
- 张彤朱祖祥郑锡宁许连根张学渔齐向阳王亚春
- 关键词:反应时信号特征色灯信号信号机闪光信号
- 关于高校多媒体教学影响因素的建模与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基于相关认知理论和前人研究结果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学习绩效因素结构模型。采用问卷和量表法获取在杭6所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数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证实了3个假设模型的适宜性和合理性。文章以所建的3个模型为框架,用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分析了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状况,并为高校多媒体教学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学建议。
- 郑锡宁赵勇宝陈钊张彤张迎春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认知负荷理论验证性因素分析
- 不同距离反射眩光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影响被引量:3
- 1998年
- 该研究在控制眩光亮度和面积的条件下,使用正确率、反应时作指标,研究了不同距离反射眩光对视觉判断作业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当视标亮度为1.5cd/m2,反射眩光的亮度为2.0cd/m2时,反射眩光对被试的视觉作业绩效有一定影响,而且反射眩光离判读者越近,视觉作业绩效越差,但这种效应不太显著。
- 葛列众蔡晨金文雄郑锡宁
- 关键词:眩光
- 不同飞机座舱噪声水平条件下双重听觉信号强度增量的研究
- 2002年
- 本研究用绝对辨认法与信号清晰度和响度适宜性主观评价测试了60、70和 80dB(A)三种噪声水平下与言语通讯同时呈现的高优先权音调信号的最小强度增量要求。研究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设置的强度范围内 ,音调信号的辨认正确性主要取决于信号的相对强度 ;而音调信号的清晰度和响度适宜性与信号的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都有关。对于采用信号强度自动增益控制的告警系统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 张彤徐声远郑锡宁
- 飞机座舱视听告警方式的工效学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该研究比较了由话音、灯光和音调信息组成的纯视觉告警、纯听觉告警和不同视听综合告警的效绩 ,以探讨当前在飞机座舱告警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实验采用了双重作业法 ,主作业是一维补偿追踪 ,次作业是离散信号反应作业。结果表明 :1以音调信号作为听觉主告警加在话音信号前的方式将使信号反应时增长。但听觉主告警信号对提供告警级别信息可能有一定作用。2警告、注意和提示三级告警采用视觉 (信号灯 )方式优于它们都采用视听双显示方式 ,也优于纯听觉告警方式。3最佳的告警方式是警告信号采用灯光和话音显示 ,其余两类信号采用灯光显示。
- 张彤郑锡宁朱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