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
- 作品数:25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留桩高度对丰两优香1号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以丰两优香1号为试验材料,设20、40、60 cm等3个处理进行再生稻(一种两收)不同留桩高度试验。结果表明,在20-60 cm范围内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再生稻产量提高,丰两优香1号适宜的留桩高度最好在40-50 cm。
- 高长清王记安刘长兵郑明汪新胜
- 关键词:再生稻留桩高度生长发育
- 不同品种作再生稻筛选试验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选择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和再生力强的再生稻品种,对13个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育期、再生能力、产量等有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天优华占、两优6326、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223等品种表现较好,适宜作再生稻种植。
- 谢春甫王记安刘红平刘华曙高长清刘长兵乐菊汤汉华林忠辉汪新胜王伟刚郑明
- 关键词:再生稻
- 孝感市水稻稻曲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被引量:4
- 2009年
- 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俗称绿霉病、青粉病,是近年来水稻穗期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集中发生在迟熟中稻和一季晚粳上,造成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下降,产量明显降低。更重要的是对稻米质量、人畜安全、自然环境造成了危害。2004—2008年。稻曲病在本市发生面积居高不下,直接威胁到优质水稻生产安全,为此,对本市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索研究。
- 郑明谢春甫万文田刘华曙王伟刚黄冬生
-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人畜安全自然环境发生面积生产安全
- 三系杂交糯稻新组合红糯优36的选育被引量:2
- 2019年
- 红糯优36是用糯稻不育系红糯1A与糯稻恢复系R413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糯稻新组合,具有糯性优良、丰产稳产等特点,201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和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 郑明郑明刘华曙谢春甫钮勇刚刘华曙毛惠民曹庆云朱彩章付成俊陈庆元李国元邹礼平姚国新李国元邹礼平姚国新王伟刚彭裕超张海新王文余凯军刘长兵
- 关键词:杂交水稻糯稻选育
- 丰两优香1号再生稻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被引量:4
- 2014年
- 为全面了解丰两优香1号在一种两收种植模式中的表现,探明其栽培过程的关键技术,用丰两优香1号在湖北省孝感市进行一种两收(再生稻)栽培,两季实收产量14 940.0 kg/hm2,比示范区周边的一季粳稻产量增加6 840.0 kg/hm2,产值增加17 881.5元/hm2,纯收入增加10 404.0元/hm2。并介绍了丰两优香1号一种两收栽培技术要点,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一种两收栽培技术和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提供技术参考。
- 王记安刘华曙刘红平谢春甫高长清刘长兵乐菊汤汉华林忠辉王伟刚汪新胜郑明罗珍美
- 关键词:再生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
- 优质早糯新品种孝早糯08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孝早糯08是孝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嘉早303×早糯198)F2作母本和华早糯100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中熟早糯稻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单产7.68 t/hm2,比对照两优287增产2.68%。全生育期114.8 d,比对照两优287长2.6 d。抗病性鉴定为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穗颈稻瘟病、抗性与对照相当。该品种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糯稻质量标准,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早稻种植。
- 郑明董金梅郑琼王文王宏太丁鸣张春武汤汉华陈跃刘长兵黄冬生王记安
- 关键词:选育
- 孝感糯稻生产的历史回顾与产业化发展设想被引量:3
- 2016年
- 回顾了孝感糯稻生产的历史,分析了孝感糯稻各生产阶段的特点,提出了发展糯稻产业化和育种攻关的设想。
- 郑明王伟刚谢春甫刘华曙刘长兵聂文龙
- 关键词:糯稻
- 优质香粳稻新品种——鄂晚17
- 2009年
- “鄂晚17”水稻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鄂审稻2006012)。一。
- 郑明
- 关键词:香粳稻水稻
- 湖北省晚稻新品种展示及评价
- 2009年
- 2008年对湖北省近几年审定的15个晚稻新品种(含对照)进行展示试验,以鉴定其丰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性。结果表明,中9优288、天丰优134、金优38、鄂晚15等品种产量高、抗倒、成熟期适中、米质优、综合性状好,建议作为孝感市晚稻主推品种。
- 陈跃谢春甫万文田刘华曙郑明王文杨玉华刘长兵黄冬生汤汉华
- 关键词:晚稻
- 孝早糯0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6
- 2012年
- 孝早糯08是孝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嘉早303×早糯198)F2作母本,华早糯100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中熟早籼糯稻品种。2008-2009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68 t/hm2,比对照两优287增产2.68%;全生育期114.8 d,比对照两优287长2.6 d;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穗颈瘟,抗性与对照相当;品质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糯稻标准;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早稻种植。
- 郑明
- 关键词:早稻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