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绿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时报》图片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变迁(1921-1939)
- 2024年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民国时期上海三大报之一的《时报》大力发展图片新闻,成为其特色。本研究考察《时报》图片新闻中的女性图片,认为女性形象经历了从古典美到现代美,从名媛闺秀到女学生、女明星,从安静到活泼,从害羞到大方的变迁。这也折射出当时上海社会的变迁。
- 邵绿
- 关键词:《时报》图片新闻女性形象
- 独立思考还是娱乐至死?——基于剪辑角度对《奇葩说》价值意义的批评
- 2023年
- 从节目剪辑的角度分析《奇葩说》如何展现观点以及如何定位观众,分析表明,《奇葩说》娱乐网综的本质定位决定了它无法引导观众独立思考,也不能像它标榜的那样传达有深度的价值意义。
- 邵绿
- 关键词:剪辑
- 2010年新闻伦理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11年
- 2010年,我国研究者对新闻伦理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化。有学者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了颇具价值的研究。但总体研究情况比较平淡,有深度、多向度的研究还不多,研究同质化现象较突出。以下从原理研究、媒介自由与社会责任研究、报道尺度与报道规范研究等方面对2010年我国新闻伦理研究进行综述:
- 邵绿
- 关键词:新闻伦理伦理研究同质化现象学科背景社会责任
- 略论《申报》的发行方式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通过梳理有关《申报》发行的史料,分别从本埠和外埠两个方面论述了申报的发行情况,其中《申报》的本埠发行包括报贩、代销点、叫卖和脚踏车等方式,对《申报》的外埠发行的论述则是从代派处和分馆以及邮局的情况展开的,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消息传递和交通情况。
- 邵绿
- 关键词:外埠
- 都市化进程中《时报》的转型(1921-1939)
- 《时报》于1904年创办,是旧上海三大报之一,主持者为狄楚青,1921年,狄楚青将《时报》盘给黄伯惠,黄伯惠接手几年后,《时报》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到1920年代末,《时报》完成了转型:它从一份深受知识分子欢迎、热衷政治与...
- 邵绿
- 关键词:《时报》都市化进程上海报业近代新闻史
- 民国报界奇人黄伯惠
- 2016年
- 本文对1921年之后的《时报》的主人黄伯惠生平及性格特点等进行考证,试图勾画出1920-1930年代上海《时报》主政者的形象。
- 邵绿
- 关键词:《时报》
- 从“自由”到“公共”——美国报刊理论溯源
- 2013年
- 本文从自由主义和公共性的理论出发,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进而对报刊理论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责任论进行梳理,最后对公共新闻业与它们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与社会责任论的理论基石为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提出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分法,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学说也为报刊的公共新闻学理论与公共新闻业兴起提供了理论支持。
- 邵绿
- 关键词:公共报刊
- 从“参考”到“表达”:黄伯惠时期《时报》的黄色新闻与上海的都市化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从都市化角度研究黄伯惠时期《时报》的黄色新闻,指出其特色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所说,报刊由"参考"功能走向"表达"功能:内容从短小消息发展到人情味故事,版面从小豆腐块发展到整版的图文并茂,印刷从十指染墨发展到精美套印,新闻中还开始有了意见的表达。在实现"表达"功能的同时,《时报》对一系列轰动性事件的连续报道也深化了"大众文化"的意义。
- 邵绿
- 关键词:黄色新闻都市化
- 试析罗伯特·帕克的黄色报刊思想
- 2014年
- 本文从芝加哥学派代表学者罗伯特·帕克的一系列相关著作和文献出发,找寻其中的关联点,论述帕克对黄色报刊的相关思想,试图从中得到关于黄色报刊研究的另一视角。
- 邵绿
- 关键词:罗伯特·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