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凤俊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张家口崇礼县磷铁公司铁尾矿中磷的浮选回收试验
- 2010年
- 张家口崇礼县磷铁公司铁尾矿中主要回收元素为磷,含磷矿物主要为有磷灰石,脉石矿物主要为钙镁硅酸盐。试验采用一次粗选粗精矿再磨,四次精选浮选流程,在再磨细度-0.074 mm为70%左右,碳酸钠3500 g/t,水玻璃用量1000 g/t,氧化石腊皂800 g/t用量条件下,获得了磷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分别为34.34%、75.81%的较好指标。
- 邵凤俊
- 关键词:尾矿磷
- 超贫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优化被引量:10
- 2010年
- 本文探讨采用干选抛废处理超贫磁铁矿,对于回收铁矿资源、降低选矿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种流程是处理超贫磁铁矿石的较为合理的选矿方法。
- 邵凤俊戴翠红赵礼兵
- 关键词:超贫磁铁矿干式磁选甩尾
- 山西某地区难选铁矿石选矿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试样的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褐铁矿和赤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赤铁矿被包裹在褐铁矿中,属于难选矿石。针对矿石的性质,采用了两段连续磨矿—弱磁选—强磁选—正浮选联合选别流程。在原矿品位32.67%的条件下,可得到品位为61.6%,回收率为68.05%的铁精矿和总尾矿品位为16.39%的良好分选指标。
- 白丽梅马松博代淑娟邵凤俊
- 关键词:难选铁矿石
- 某微细粒嵌布金矿石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某金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其颗粒细小,属于微细粒金,且与脉石关系密切,同时矿石中又含有一定量的粘土矿物,对分选不利。对该矿石采用浮选法富集金矿物,通过2次粗选、1次扫选和2次精选,在原矿金品位为3.82 g/t的情况下,获得了精矿金品位为63.80 g/t,金回收率为92.08%的较好试验指标,
- 张润身代淑娟胡志刚孟宇群邵凤俊白丽梅
- 关键词:粘土矿物浮选
- 某银精矿氰化尾渣中铅和锌的浮选回收试验被引量:5
- 2009年
- 某浮选银精矿经常温常压碱式氧化预处理—氰化浸出金、银后的氰化尾渣中,含有铅、锌、金、银等有价元素,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毒砂,并含有少量含银矿物。该尾渣粒度很细,含泥量大,铅、锌矿物被氧化,使铅、锌的选别回收受到影响。对该尾渣进行铅、锌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铅矿物不能得到有效富集而形成铅精矿,但可以获得锌品位为55.62%,锌回收率为66.15%的合格锌精矿,锌精矿中金、银品位为66.94 g/t和538.9 g/t,金、银回收率为47.96%和25.67%。
- 代淑娟孟宇群胡志刚邵凤俊白丽梅
- 关键词:氰化尾渣铅矿物锌矿物浮选
- 某银矿中银的选矿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某银矿石中的银矿物嵌布粒度非常细,含锰高,增加了矿石中银的回收难度。采用直接浮选或氰化流程,银的回收效果不好。试验采用除锰后浮选、粗选和扫选精矿及氰化流程,在适宜条件下,获得了浮选、氰化银总回收率81.77%的技术指标;采用除锰后直接氰化流程,在适宜条件下,获得了氰化浸出率91.38%的较好指标。同时,矿石中的金也可得到综合回收和利用。
- 代淑娟张润身邵凤俊尹华
- 关键词:银浮选氰化浸出
- 某高硫含金铜矿石流程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某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黝铜矿、方铅矿和赤铁矿,金属矿物占矿石总量约52.15%,脉石矿物占47.85%,矿石中可回收元素为铜、金、硫,铜金品位较低,铜品位只有0.241%,含金0.74 g/t,而硫的品位达33%以上。经抑硫浮铜、铜硫混选-铜硫分离及等可浮后铜硫分离流程对比试验研究,铜硫混选,铜硫分离流程较适合该矿石的选别,并经试验确定了适宜的条件,获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
- 邵凤俊代淑娟孟宇群胡志刚
- 关键词:高硫等可浮铜硫分离
- 某地极难磨磁铁矿选矿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对某地磁铁矿原矿研究表明,该矿属细粒极难磨矿石。原矿经干式磁选抛弃废石后,品位由原来的26.96%提高到29.61%。然后采用两段磨矿、三段磁选流程进行处理。第一、二段磨矿细度分别为0.074mm占40.80%和83.50%,磁选精矿品位为65.87%,回收率为82.16%,选矿比为2.92。最后将磁选精矿用磁选柱进行一段精选,最终精矿品位上升到67.53%。
- 聂轶苗牛福生邵凤俊
- 关键词:磁铁矿干式磁选阶段磨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