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侃

作品数:37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历史地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唐代
  • 5篇减灾
  • 5篇教学
  • 4篇灾害
  • 4篇农业
  • 4篇自然灾害
  • 4篇民族地区
  • 3篇实践教学
  • 3篇史学
  • 3篇西南民族地区
  • 3篇历史学
  • 3篇救荒
  • 3篇防灾
  • 3篇防灾减灾
  • 2篇整体性治理
  • 2篇社会
  • 2篇生计
  • 2篇生态
  • 2篇农户
  • 2篇农业减灾

机构

  • 25篇吉首大学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6篇邵侃
  • 15篇商兆奎
  • 3篇卜风贤
  • 3篇瞿州莲
  • 2篇布都会
  • 2篇张静
  • 2篇杨春雷
  • 1篇罗康隆
  • 1篇杨庭硕
  • 1篇王植槐
  • 1篇田红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中国农史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民族论坛
  • 1篇农业考古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古今农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灾害胁迫下武陵山区农业发展: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被引量:6
2016年
武陵山区是国家扶贫攻坚先行先试示范区,区域内产业发展构成了这一重大战略实施的核心内容,而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部门,其地位和功能不容小觑。武陵山区农业发展饱受自然灾害的困扰,以致综合收益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由于致灾因子、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和经营主体等因素的制约,武陵山区减灾农业发展深陷多重困境。现有发展模式的改良无法有效解决这一历史难题,因而需要转换思路,在立足于地域资源禀赋基础上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着力点就在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进而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为实现武陵山区减灾与减贫战略的双赢铺平道路。
商兆奎邵侃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业发展
从《农政全书·甘薯疏》看块茎作物的种植与加工——兼论传统农学知识的当代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甘薯疏》是目前研究块茎作物甘薯种植的重要史料。《甘薯疏》从甘薯品种的引进推广、田间管理、选种储存、加工食用等进行了全面论述。通过对甘薯的传统种植与加工方式的分析论述,并与现代的生产、加工方式进行对接,探讨传统农学知识中蕴含的技术方法对当下块茎作物马铃薯种植及加工的借鉴价值,从中寻找为当下马铃薯"主粮化"背景下大规模种植、"全粉化"加工有借鉴的传统农学知识。
王植槐邵侃
关键词:块茎作物
共生与变异:唐代国家和均田小农的关系演进
2011年
国家和均田小农的互动和博弈是贯穿整个唐代前期社会的一条主线。均田小农与国家政权相伴共生,并在其精心培育下迅速崛起,成为大唐帝国赖以发展和勃兴的依靠力量。由于均田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存在巨大落差,导致农户生计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也就决定了很难将其固化在土地上。唐王朝与均田小农的蜜月期并未维系多久就发生了变异,迫于生计的均田小农大量破产逃亡,尽管国家不断通过大规模"检括"行动表达维护既有制度体系的强烈愿望,但均田制的瓦解已呈不可遏制之势。两税法的颁行正式宣告均田小农阶层的解体,国家也以之为起点开始了新的乡村治理方式的探索。
商兆奎邵侃
关键词:唐代均田制农户生计两税法
元代救荒植物考被引量:1
2019年
元代是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朝代之一,水、旱、蝗、震等灾害无所不有且频繁发生。在频发的灾害中出现了很多救荒植物,但是学术界对于元代灾荒的研究甚少,尤其是在救荒植物研究方面。《元代救荒植物考》以《元史》、《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等材料为主要依托,发现除却以粟、稻、麦、豆为主的传统粮食作物之外,有明确救荒记载的植物22种,以古农书的划分方式将其分为谷属、蓏属、蔬属、果属、竹木、草属六大类,对其生长习性、可食性、食用价值以及部分植物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和药用价值进行分类考释。《元代救荒植物考》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对国家农业安全、稳定、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张阜炳邵侃
关键词:元代生长习性食用价值
历史时期中西农业技术比较研究——基于两种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农业技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方法和手段,并且为农业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资源禀赋状况的差异,历史时期中西方农业技术发展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逐渐形成了以"节约土地"为核心的精耕细作的发展模式,欧洲则产生了以"节约劳动"为特点的农牧并举的发展模式。前者的高度拓展在取得阶段性开发成果的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后者由于发展水平的制约并没有取得像前者一样的开发成就,但却弱化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技术模式的路径依赖,是阻碍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欧洲则突破了技术发展的桎梏,发生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
邵侃商兆奎
关键词:农业技术生态环境社会变革
文化节制下的协同进化:农业起源的驱动力探析
2020年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起源的解读主要从环境要素、社会文化和人类认知三个维度展开,视角有别且所论各有申张,难以形成共识。从民族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视角切入,通过对农业起源的区域性、多元性和系统性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农业起源实质上是文化节制下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结果。人类仰赖文化形成的合力,为作物创造适宜的文化生态,进而促进农业革命的实现。因而,若要从根本上讨论农业起源的驱动力问题,不能不重视人类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和文化生态的重要价值。
邵侃杨庭硕
关键词:农业起源驱动力协同进化
立体减灾与多元协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的“整体性治理”
2019年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高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严重滞后。本文在综合考量地域、生态、民族等要素属性的基础上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治理的基本向度是从'碎片化管理'走向'整体性治理';治理方略是以'人、文、地、产'为着力基点,建设立体式防灾减灾体系;治理机制是构建涵盖政府、农户、社会等力量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商兆奎邵侃
关键词:民族地区整体性治理
中国古代救荒书中的减灾技术资料价值评估被引量:1
2010年
中国古代救荒书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涵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减灾科学技术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有借鉴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救荒书中减灾科学技术资料的分析整理,将其系统划分为救荒减灾制度建设资料、农业减灾技术资料、水利工程减灾技术资料、生物减灾技术资料、灾害预防技术资料、野菜谱录资料六大方面,并对其分布情况及其利用价值简要分析。
邵侃卜风贤
关键词:减灾技术
《历史地理学》教学中历史地图的识读与运用
2018年
历史地图能形象地再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空间变迁的史实,它既是《历史地理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该课程教学的基本工具。在《历史地理学》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历史地图的内涵与类型、识读地图的方法,同时,更应该学会如何运用历史地图解决研究问题的能力。
瞿州莲邵侃
关键词:历史地图历史教学
唐代蝗灾考论被引量:1
2013年
蝗灾对于唐代社会历史变迁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故历来是灾荒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考察发现,唐代蝗灾多发生于夏、秋两季,集中于黄淮海流域广大地区,与其生态适应性相吻合,并且和水灾、旱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对于唐代蝗灾成因的讨论,不能忽视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湿地空间的被蚕食、鸟类天敌的锐减以及"逃户"问题的处置不力,是唐代蝗灾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
商兆奎邵侃
关键词:唐代蝗灾社会背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