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鹏飞

作品数:26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缺血
  • 13篇血性
  • 13篇卒中
  • 13篇急性
  • 12篇急性缺血
  • 12篇急性缺血性
  • 7篇缺血性卒中
  • 7篇急性缺血性卒...
  • 6篇电图
  • 6篇振幅整合脑电...
  • 6篇取栓
  • 6篇脑电
  • 6篇脑电图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治疗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4篇脑卒中
  • 4篇救治
  • 4篇急性缺血性脑...
  • 4篇急性缺血性脑...

机构

  • 2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6篇邢鹏飞
  • 19篇刘建民
  • 18篇张永巍
  • 17篇杨鹏飞
  • 15篇邓本强
  • 12篇洪波
  • 10篇李子付
  • 7篇黄清海
  • 6篇张磊
  • 6篇张永鑫
  • 6篇张洪剑
  • 5篇周晖
  • 4篇张萍
  • 3篇朱宣
  • 3篇许奕
  • 3篇林兆奋
  • 3篇陈蕾
  • 2篇管军
  • 2篇方亦斌
  • 1篇张从昕

传媒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医疗保险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限制性再灌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限制性再灌注对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雄性C57BL/6J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其中假手术组7只,左颈总动脉结扎组(LCO组)10只,通常再灌注组(ecMCAO组)17只,限制性再灌注组(ccMCAO组)22只。LCO组小鼠进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手术,24 h后行神经损伤评分和组织学评估。ecMCAO组小鼠经颈外动脉线栓造模,ccMCAO小鼠经颈总动脉线栓造模,在MCAO造模后2 h再灌注。小鼠在麻醉苏醒即刻与再灌注24 h,分别进行神经损伤评分,然后取材评估组织损伤。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并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出血。结果LCO组小鼠各项指标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ecMCAO组小鼠再灌注24 h后神经损伤评分显著高于ccMCAO组(P<0.05)。ecMCAO组小鼠脑组织损伤体积与脑组织含水量大于ccMCAO组(均P<0.05)。脑出血率趋势ecMCAO组小鼠高于ccMCAO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57 BL6/J小鼠大脑对侧代偿功能较好。与ecMCAO相比,ccMCAO模型再灌注后引起的组织与功能损伤较轻,说明限制性再灌注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李翯刘鹏骆银张磊张磊李子付张永鑫邢鹏飞张永巍杨鹏飞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再灌注脑损伤保护
质量监督与持续改进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救治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质量监督与持续改进制度对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院内诊疗流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6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424例,按流程运行年度[第1年度(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第2年度(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第3年度(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进行分析。比较第1、2、3年度各治疗环节[抵达医院至影像学检查(DTI)、抵达医院至静脉穿刺(DTN)、影像学检查至静脉穿刺(ITN)、抵达医院至股动脉穿刺(DTP)、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ITP)]耗费时间及延误(DTN>60 min、DTP>90 min)率;以第1、2、3年度治疗环节耗费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时段(>中位数值)为因变量,观察年度、治疗方式对延误的影响;分析不同年度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的延误原因(客观原因/其他原因)构成比的差异。结果 (1)第1、2、3年度,DTI分别为23.0(11.0,42.0)、22.0(10.1,39.0)、13.0(6.0,27.0)min,DTN分别为50.0(30.0,77.1)、45.0(30.0,70.2)、36.0(24.0,57.0)min,DTI及DTN环节耗费时间逐年缩短,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TP耗费时间有缩短趋势,但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ITN及ITP环节耗费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第1、2、3年度,DTN延误率分别为33.3%(40/120)、20.7%(29/140)和8.1%(9/111),3个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111,P<0.01);DTP延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第1年度为参照,第3年度DTI发生延误的风险降低(OR=0.174,95%CI:0.101~0.298,P<0.01),第2、3年度DTN发生延误的风险均降低(OR=0.564,95%CI:0.338~0.941;OR=0.180,95%CI:0.101~0.320;均P<0.05);相对于单纯静脉溶栓,桥接治疗是DTI环节救治效率改善的保护因素(OR=0.530,95%CI:0.297~0.943,P=0.031);相对于桥接治疗,直接血管内治疗是DTP救治效率改善的保护因素(OR=0.427,95%CI:0.202~0.901,P=0.
文婉玲张从昕黄清海杨鹏飞张永巍邢鹏飞李子付张萍洪波许奕邓本强刘建民
关键词:卒中医师诊疗模式血栓溶解疗法血管内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快速桥接实现精准治疗
邢鹏飞杨鹏飞张永巍黄清海洪波邓本强刘建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中/后Dyna CT高密度与预后转归
邢鹏飞杨鹏飞沈红建张永巍邓本强刘建民黄清海洪波
医用病人运输床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病人运输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床体,床体上设置有智能辅助装置,智能辅助装置包括:医院三维地图数据库,存储有医院的三维地图信息;信息输入装置用来输入目标地址信息;GPS定位装置,...
刘建民江薇张永巍张洪剑李子付沈红健杨鹏飞于龙娟邢鹏飞冯明陶
文献传递
信息化流程管理系统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中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探讨信息化流程管理系统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救治中的构建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11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卒中绿色通道救治,并且纳入信息化流程管理系统的597例疑似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AIS救治流程中各环节运行现状以及运行效率。对卒中护士和接诊医师制定绩效考核指标,计算卒中护士判定卒中的准确率及漏诊率;以医师到达预检台-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和签署知情同意书-静脉团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时间评价卒中护士救治操作能力,达标时间<10 min;以呼叫接诊医师-医师到达预检台和建立静脉通道-转运至CT室时间评价接诊医师应急处理能力,达标时间<5 min,计算达标率。结果 597例预检判定为疑似卒中患者中,医师判定为卒中549例,建立静脉通道430例,转运至CT室443例,完成头部CT平扫441例,静脉溶栓52例。流程中患者到院-医师到达预检台、医师到达预检台-建立静脉通道、建立静脉通道-转运至CT室、转运至CT室-完成CT平扫、完成CT平扫-团注rt-PA时间、患者到院-完成CT平扫及患者到院-团注rt-PA的中位数时间分别为3(1,5)、8(3,16)、3(2,5)、3(2,9)、9(3,22)、20(10,30)、27(19,55)min。卒中护士判定卒中的准确率、漏诊率分别为92.0%(549/597)、8.4%(50/597);医师到达预检台-建立静脉通道、签署知情同意书-团注rt-PA时间达标率分别为82.1%(353/430)、80.8%(42/52)。呼叫接诊医师-医师到达预检台、建立静脉通道-转运至CT室时间达标率分别为94.5%(564/597)、91.4%(405/443)。结论以"时间管理"为核心的流程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分析AIS救治流程中各种环节和各种人员的效率,不断优化流程。
沈红健杨鹏飞张磊邢鹏飞张洪剑张永巍柯骏邓本强刘建民
关键词:卒中信息化
Solumbra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中的应用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比较分析Solumbra技术与单纯支架机械取栓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术中对血管再通成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52例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因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1/M2段)行介入取栓治疗的病例,根据中间导管应用与否分为研究组(应用中间导管的Solumbra技术组)和对照组(无中间导管的单纯支架机械取栓组)。研究组共纳入21例(男性13例),对照组共纳入31例(男性19例)。评价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90d时的良好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例资料的基线水平略有差异,研究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t=2.806,P〈0.05),但发病到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603,P〈0.05),其余基线资料(性别、是否静脉溶栓、闭塞部位、NIHSS评分、侧支循环代偿评分系统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一次取栓成功的比例达57.1%,显著高于对照组(29.0%)(X^2=4.109,P〈0.05),取栓次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次)(Z=2.455,P〈0.05),从而显著缩短了从股动脉穿刺到满意再灌注的时间[分别为(68.38±41.72)、(93.36±41.03)min,t=-2.139,P〈0.05]。研究组血管成功再通达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3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5%、77.4%;X^2=10.496,P〈0.05)。研究组Navien中间导管均可以到达取栓支架近端辅助抽吸,远端血管栓塞和异位栓塞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为9.5%、41.9%;X^2=4.926,P〈0.05);两组颅内出血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临床随访评估发现,研究组的90d良好临床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
邢鹏飞张永巍杨鹏飞方亦斌文婉玲李子付邓本强黄清海洪波刘建民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
一种电子计时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疗给药设备,公开了一种电子计时系统,包括具有壳体和推进杆的给药器;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无线模块、检测器、以及计时器,推进杆推入壳体触发检测器,检测器发出触发信号,检测器触发计时器,计时器发出计时信号;控...
洪波杨鹏飞张洪剑刘建民张永鑫花伟龙陈丹丹李雪娇邢鹏飞邓本强
卒中中心诊治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时间的改变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后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给予rt-PA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至治疗各时间段的变化。资料和方法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2008-6月至2012-12月,神经内科急诊接诊处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发病6小...
邢鹏飞张永巍陈蕾朱宣张萍吴雄枫邓本强刘建民
文献传递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ICU中枢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评价及生存预后评估的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ICU中枢功能障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中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aEEG监测,包括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和aEEG监测,确定aEEG、GCS评分,并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图以及生存预后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通过生存预后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有无癫痫发作、有无自主呼吸及有无高热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而aEEG、GCS评分与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05);2对患者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在第24小时、72小时以及1周3个时间节点,使用aEEG评分来评估患者的生存预后要比使用GCS评分方法来评估更好(aEEG<4分及GCS<8分)(P<0.01)。结论:aEEG评分预测患者的生存预后明显好于GCS评分(aEEG<4分及GCS<8分),可以根据aEEG评分对ICU中枢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存预后进行预测。
何超陈坤王虑王胜云庄建华尹又邢鹏飞李文放林兆奋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预后ICU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