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静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重症哮喘气管插管患者康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老年重症哮喘(SA)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120例老年SA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分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康复进程、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SA气管插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后,一方面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另一方面能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 祁鹏飞邝静
- 关键词:重症哮喘集束化护理气管插管重症护理并发症
- 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本组26例脊髓损伤患者,均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根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并在导尿前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结果 26例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期间经间歇导尿,训练膀胱功能,建立反射性膀胱的有效率达92%;16例患者经20~30d间歇导尿,残余尿量<80ml,予以终止导尿,78%患者中段尿培养由阳性转为阴性。结论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是解除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
- 薛桂霞马荣荣尚晨阳邝静
- 关键词:间歇导尿术脊髓损伤排尿障碍
- 患者重返ICU的护理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患者重返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措施,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05月至2011年05月期间,我院20例患者重返ICU,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重返重症监护室ICU的原因。结果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措施,20例患者,除1例自动出院外,13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很满意。结论加强基础护理,严格做好交接工作,及早发现病情,这是减少患者重返重症监护ICU的重要措施。
- 尚晨阳邝静马荣荣
- 关键词:重返ICU护理
- 不同气道给药方式对治疗气管黏膜损伤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给药方式对治疗吸痰后气管黏膜损伤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清醒的气管切开患者2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肾上腺素经气道给药,其中观察组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给药,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滴入的方法。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呛咳的发生率、患者的舒适程度。观察止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呛咳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患者亦无不适主诉。结论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疗效优于气管内滴入的给药方式。
- 马荣荣邝静尚晨阳薛桂霞梁纯杰任震
- 关键词:气道给药雾化吸入
- 全面可持续人文关怀在重症“三无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 2019年
- “三无患者”是指患者就诊时无身份证明、无家人和亲戚朋友陪护,且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是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被送至医院时常常处于昏迷状态,生命垂危。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20例入住ICU的重症“三无患者”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的同时,实施全面可持续的人文关怀护理,从而得到了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马荣荣邝静李晓琼
- 关键词:ICU人文关怀
- 基于IPAD的呼吸与危重症病区护理敏感指标构建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构建呼吸与危重症病区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基于IPAD在临床护理中运用该指标体系,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01~2020-12我院呼吸与危重症病区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呼吸与危重症病区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据此为患者行护理干预。观察2次函询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及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第1、2轮函询,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100.00%和92.00%,意见提出率分别为56.00%和8.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864分和0.861分,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86分和0.334分(χ^(2)=45.239、41.076,P<0.001),变异系数(Cv)分别为7.26%和6.17%;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17%低于对照组15.79%(χ^(2)=5.719,P<0.05)。结论:基于IPAD的呼吸与危重症病区护理敏感指标,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对加快患者治疗进度、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 苏斌斌邝静吕丽娜
- 关键词:IPAD
- 不同方式气管内滴药对下呼吸道湿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比较持续气管内滴药与间断气管内滴药对气道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气管插管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设为对照组,应用间断气管内滴药湿化气道;B组40例,设为实验组,应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法湿化气道。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A组易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将湿化液咳出会影响湿化效果;B组将湿化液缓慢、均匀而持续地注入呼吸道,达到有效的湿化作用。结论应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法与间断气管内滴药湿化气道相比,持续气管内滴药使痰液易于排出且很少引起刺激性咳嗽,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 邝静尚晨阳薛桂霞
- 关键词:气管内滴药呼吸道湿化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救效果、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救效果、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将由本院急诊人员出车接诊的SAP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由家属自行送至医院救治的SAP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未接受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负性情绪评分(SAS,SDS)、疼痛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30例安全送达医院28例,转运途中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28例安全送达医院20例,途中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为71.43%;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观察组患者SAS、SDS、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对照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可明显提高SAP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 邝静尚晨阳苏斌斌王娟
- 关键词:抢救成功率负性情绪疼痛
- 多模式心理护理对肺部感染患者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模式心理护理对肺部感染患者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模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应对方式[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分]。结果干预2周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及TCSQ中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参照组,而T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肺部感染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应对方式。
- 王娜邝静顾鹏程苏斌斌张三宝
- 关键词:肺部感染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