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会芬
- 作品数:16 被引量:19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蔗糖铁佐治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探讨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行血液透析的CRF并贫血的患者120例用促红细胞生成素-β治疗,其中40例加用静脉注射蔗糖铁(venofer)治疗,40例加用经口硫酸亚铁治疗,40例不给铁剂作为对照组,以上3组同时观察3个月。结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β后,3组患者贫血均改善,但对照组基础铁低,促红细胞生成素-β疗效差,用量大,比蔗糖铁组多32.5%;硫酸亚铁组血红蛋白每月上升13.5g/L,促红细胞生成素-β用量比蔗糖铁组多15.6%;蔗糖铁组血红蛋白每月上升18.2g/L,且促红细胞生成素-β用量较小,与对照组及硫酸亚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补铁的方式,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β治疗,疗效确切。
- 潘健涛朱波蔡宗仰邓会芬周风婵赵志权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蔗糖铁促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
-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短程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邓会芬崔毅林金坤李初俊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枸橼酸铋雷尼替丁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图与胃窦部动力被引量:103
- 2002年
- 林金坤胡品津李初俊邓会芬陈为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图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节律与胃窦运动研究
- 林金坤胡品津李初俊邓会芬陈为
- 文献传递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节律与胃窦运动研究
- 2001年
- 林金坤胡品津李初俊邓会芬陈为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节律胃窦
- 抑酸治疗试验对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意义被引量:5
- 2001年
- 林金坤胡品津陈旻湖邓会芬李初俊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抑酸治疗GERD食管PH
-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试验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价值
-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对于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价值.方法:对94例有烧心、反酸、反食、非心源性胸痛、咽下疼痛及平卧时呛咳等症状的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内镜检查、食管测压、24h食管腔内PH监测和7...
- 林金坤胡品津陈旻湖邓会芬李初俊
- 文献传递
- 快速免疫色层法—库力斯伯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附167例检测结果)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 :研究快速免疫色层法—库力斯伯法 (Flex Pack TMHp)试验对中国人血清幽门螺杆菌 (Hp)抗体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库力斯伯法测定 167例上消化道症状患者血清中的 Hp抗体 ,并与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 :库力斯伯法测定的敏感度为 94 .68% ;特异度为 89.0 4 % ;阳性预告值为91.75 % ;阴性预告值为 92 .86% ;与组织学检查的符合度为 92 .2 2 %。结论 :库力斯伯法测定准确、快速 (4分钟 )、简便、无需专门的仪器或设备 ,可应用于临床及 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邓会芬何绍滔叶玉清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体血清学
- 应用分光光度计监测胆红素诊断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附59例报告
- 2001年
- 目的:评价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bilitec2000)24小时监测食管腔内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探讨DGER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意义。方法: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对60例GERD患者(包括食管炎18例)及33名健康人进行24小时食管腔内胆红素监测,以胆红素吸收值达到或超过0.14作为胆汁反流的阈值,计算反流总次数、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反流超过5分钟的次数及最长反流时间。以健康人的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第九十五百分位作为正常值上限,用于判断GERD患者胆汁反流是否阳性。结果:GERD患者24小时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的中位数为1.9%(0~12.6%),高于对照组的0.5%(0~2.1%,P<0.05);食管炎患者相应为3.7%(0.95%~12.6%),明显高于非食管炎患者的1.4%(0~7.6%,P<0.05);GERD患者中有20例(34%)胆汁反流阳性(混合反流);混合反流的20例食管炎占12例(60%),而胆汁反流阴性的39例中食管炎只有6例(15%),P<0.05。10例GERD患者两次监测结果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监测食管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DGER是可行和可靠的;34%的GERD患者存在酸和胆汁混合反流,混合反流可加重食管黏膜损害。
- 林金坤胡品津陈旻湖陈为邓会芬
-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胆红素
- 低剂量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作用及副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1995年
- 121例经尿素酶试验、组织学及细菌培养证实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胶体次枸橼酸铋(德诺,CBS)120毫克.四环素0.25克及甲硝唑0.2克同服,每日4次共14天。CBS240毫克每日2次再服14天。于停药12周时用14C-尿素呼吸试验、尿素酶试验、组织学及细菌培养鉴定Hp根除。其中97例在治疗前进行甲硝唑耐药性检测。结果:Hp根除率为86.0%(104/121);副反应无、轻、中、重分别为80.2%、17.3%、2.5%和0%,敏感菌株根除率为95.8%(68/71),耐药株为65.3%(7/26)。研究证明本方案根除率高,耐受性好,但必须注意甲硝唑耐药性对疗效的影响。
- 胡品津崔毅骆峰邓会芬陈旻湖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胶体次枸橼酸铋甲硝唑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