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20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豆-禾混播草地种间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35
- 2013年
- 禾本科与豆科牧草的混播,是人工草地建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而了解其之间的种间互作机理,对于维持混播草地的持续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光照、养分、水分和空间等资源方面展开探讨了禾草和豆科牧草在混播时所采取的不同生存策略,阐述了豆—禾混播草地草种之间的竞争与促进关系,分析了豆科牧草固氮和转氮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深根系豆科牧草与浅根系禾草的共存机制,提出了可以通过混播建植技术、草地管理措施及草地利用方式避免或减弱混播草地豆禾牧草之间的竞争,以此提高混播草地的生产力并维持混播草地持久力和稳定性。
- 谢开云赵云李向林何峰万里强王丹韩冬梅
- 关键词:混播草地氮素转移
- 山羊采食量与饲草给量及其日增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在南方亚热带人工草地上以云岭黑山羊为试验家畜,进行不同季节、不同牧压下的草场供给量、山羊采食量和山羊日增重的测定。结果表明:山羊日增重依赖于采食量,随着采食量的增大,山羊日增重也随之升高;高载畜率组山羊平均日增重为78 g/d,低载畜率组山羊平均日增重为113 g/d,高载畜率组较低载畜率相差44.9%,两者差异显著(P<0.05);牧草品质会影响放牧山羊采食量。
- 万里强万江春李向林何峰吴维达赵云
- 关键词:放牧山羊采食量山羊增重
-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敖汉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2
- 2013年
-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2个氮磷钾施肥配比处理组合对赤峰地区敖汉苜蓿(Medicage sativa cv.Aohan)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苜蓿第1年的产量(P<0.05),苜蓿产量从2.90t·ha-1提高至3.16t·ha-1,但施用氮肥对于紫花苜蓿第2年产量的提高幅度较小。磷肥和钾肥处理下敖汉苜蓿的产量差异显著(P<0.05),而钾肥施入量对苜蓿产量的效果则没有氮肥与磷肥明显。施氮肥可以使苜蓿粗蛋白质含量从17.75%提高至18.74%。施磷肥和钾肥也可以提高苜蓿粗蛋白含量,磷肥处理下产量差异显著(P<0.05),但钾肥处理下差异并不显著(P>0.05)。
- 赵云谢开云杨秀芳李向林
- 关键词:紫花苜蓿
- 山羊补饲与草畜平衡及其系统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探究不同放牧处理下山羊补饲、草畜平衡、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变化规律,测定了不同牧压下山羊补饲精料、配比组成与成本和山羊体重变化,并对放牧系统经济效益进行核算。经过补饲后,高、低载畜率组羔羊日增重分别为153.8、140.2g,两组差异显著(P<0.05);高载畜率组大多数情况下过牧严重,而低载畜率组又放牧不足,造成草地资源的浪费;高、低载畜率组经济效益分别为113315、64590元,两组毛利、羊的效益分别为2060、1845元;经过补饲后,两组经济效益已存在较大差距,应重视补饲的作用。
- 万里强万江春李向林何峰吴维达赵云
- 关键词:补饲草畜平衡
- 内蒙古赤峰市草地初级生产力及载畜能力评价
- <正>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系统是由草地、农田和林地植被组成的复合型生态系统。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经济最贫困、文化科技教育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地区之一。其生态环境如此恶化的主要...
- 万里强李向林何峰赵云侯典超
- 文献传递
- 放牧强度对山羊采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草地资源丰富且放牧家畜种类和数量较多,为充分利用当地草地资源,促进草畜平衡,本试验研究了我国西南地区人工草地不同牧压下山羊放牧行为的变化。试验采用野外群体观察法对2种牧压(重牧H和轻牧L)下山羊放牧行为及其参数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表明,2种牧压下放牧山羊采食时间都极显著(P<0.01)大于其他行为时间;鸭茅、黑麦草、白三叶的采食时间分别占总采食时间的29.2%,29.0%,25.4%,3种牧草的采食时间之和极显著(P<0.01)大于杂草的采食时间,但3种牧草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牧压增加与时间推移,山羊采食速度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山羊采食速度与口食量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本研究表明,放牧载畜量作为草地管理手段之一,可用来调控草地组成,增加家畜有效采食量,提高山羊放牧系统的经济效益与当地农民收入。
- 万里强陈玮玮李向林何峰万江春吴维达赵云
- 关键词:山羊放牧行为人工草地放牧压力
- 不同放牧强度对南方人工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研究了山羊不同放牧强度对南方人工栽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利用下鸭茅高度和对照差异显著(P<0.05),黑麦草和白三叶高度在对照区和放牧区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强度对不同植物的盖度影响不同,放牧利用降低了鸭茅和黑麦草盖度,对白三叶盖度影响不大,从整个植物群落来看,对照区盖度大于放牧小区;放牧地0~2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占90%左右,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地下生物量有减少趋势;放牧利用后牧草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都有所下降,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则有所增加。
- 万里强李向林陈玮玮何峰万江春赵云吴维达
- 关键词:放牧强度人工草地植被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