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萍
- 作品数:1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论清初山西廉吏诗人创作群体被引量:1
- 2017年
- 清初山西诗坛特色独具,其最引人注目的是廉吏诗人频出。这些廉吏诗人政绩突出,为官清廉守正,甘于清苦,表现出了传统的儒者情怀;他们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或表现政事之余的诗意生活,或感怀宦海之艰难,或流露为宦之心曲,宦情色彩浓厚,在情感指向上,亦体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他们清廉的为官之道与具有宦情色彩的诗歌创作成为清初山西诗坛的一种独特的现象,这一现象与山西"俭啬"、"崇信"、"尚义"的地域文化性格和勤俭节约的民俗民风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
- 赵丽萍
- 论上党名臣吴琠雅正平和之诗风
- 2016年
- 清康熙时期,上党地区涌现多位重要名臣,吴琠就是其中之一。吴琠诗歌现存将近二百首,不论是其诗歌中的情感指向还是艺术表现,都具有雅正平和的特征,这种诗歌特征与吴琠的儒家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 赵丽萍
- 论太行意象之“难”的审美内涵
- 2013年
- 在唐诗众多的意象中,有一类在描写太行基础上形成的太行意象。意象的审美特征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稳定性,太行意象的审美核心特征为"难",其核心特征的形成原因不仅包括太行山物象特征的险峻,也因为太行山地区特殊的历史积淀,以及渗透于其中的地域文化特征。
- 赵丽萍
- 关键词:历史积淀文化心理
- 当代语境下大学精神文化的构建被引量:3
- 2007年
-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精神文化的构建显得尤其必要与迫切。文章紧扣时代脉搏,结合当代社会语境,针对现实情况,对大学精神文化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 魏德壮赵丽萍
- 关键词:社会语境大学精神文化
- 融汇众有,以宋为宗:吴雯诗论
- 2015年
- 清初吴雯的诗歌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清朝政权稳固之后诗歌的特色与发展方向,吴雯的诗歌能出入汉魏,善于学习唐诗的意境,又有宋诗日常化的特征,是清诗众多诗人中的典范。从创作方法上来看,吴雯的诗歌得唐诗之貌而难近其神,以学问为诗,能化用前人诗句而不着痕迹,以推陈出新为特色,与宋代黄庭坚主张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诗歌创作方法一脉相承,是清初宗宋诗风的代表。
- 赵丽萍钟振振
- 关键词:清诗宗宋
- 王士祯点评吴雯《莲洋集》管窥
- 2015年
- 王士祯删定评点了吴雯《莲洋集》,从王士祯对吴雯《莲洋集》的评点中可见其除了神韵之外的对多样化艺术风格的肯定,亦可见其晚年消弭唐宋之界、纯以艺术论诗的主张,同时体现了其既不否定古意又提倡创新的诗学追求。
- 赵丽萍
- 关键词:王士祯诗学思想
- 张体乾纪游诗论略
- 2015年
- 张体乾的别集《东游纪略》现藏南京图书馆,与其《汾沁纪游》被收入《清代诗文集汇编》。两部作品以纪游为主线,诗歌为主体,记载了张体乾的两次游历过程。作品以内容上的多元化与艺术上的整体性为特征,这种特征与清省简约的古典诗歌韵味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诗歌古典意味的消解。但从诗歌发展与文化的维度上看,其纪游诗与乾隆时期的诗歌发展趋势相一致,其寄托无深远、感兴离时事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中叶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心态,并无意中记录了足迹所到之处的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经济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 赵丽萍
- 关键词:诗学意义文化价值
- 唐诗宋词中的秋千意象及其文化内涵探讨被引量:6
- 2011年
- 秋千意象是唐诗宋词中众多意象中并不耀眼的一种。秋千意象源于中国古代清明、寒食节荡秋千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在自然生命的复苏时分对于自我生命的体认;之后,秋千意象脱离了民俗背景,成为深闺女子感受生命快乐、抒发生命忧伤的载体。
- 赵丽萍
- 关键词:女性生活生命意识
- 戴廷栻《枫林一枝》述论被引量:2
- 2014年
-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戴廷栻的《枫林一枝》现存两个版本,一种附于戴廷栻文集《半可集》之后,该诗文集被收入《清代诗文集汇编》;另一种为康熙刻本《枫林一枝》,现藏祁县图书馆,收诗129首,该本并未收入《清代诗文集汇编》。《枫林一枝》题材广泛,举凡抒怀、写景、咏物、咏史、酬唱、闺怨、题画、悼亡、祭祀、拟古等内容皆有所表现;艺术风格疏朗清新,韵味悠然,颇有唐人气韵,体现了清初三晋诗歌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对其予以整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文化意义。
- 赵丽萍
- 明月下的情愫——“月下徘徊”情境的审美嬗递
- 2014年
- "月下徘徊"的情境,在不同诗人笔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意趣,其审美空间由单纯的"月景"到空间的不断扩大,最后完成了向人的心理时空的表现。这一审美意趣的转换过程,是删繁就简、意蕴加深的过程,是由"情"向"意"的转换过程。
- 赵丽萍
- 关键词:心理时空审美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