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阔
- 作品数:20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在南海给海洋天气把把脉
- 2021年
- 在中国最大的领海海域——南海,这里不仅有细腻的沙滩,独具特色的岛屿,还有喜欢搞破坏的台风,也有让人茫然无措的海雾。作为中国夏季热量与水气重要通道,华南海岸带地区海气、陆气相互作用也成为许多海洋气象灾害天气的诱发和影响因素。如何才能摸清南海海洋气象的脾气?就让我们走进海气通量与海浪测量的科学世界。
- 赵中阔
- 关键词:海洋气象陆气相互作用灾害天气海气通量
- 南海区域海浪数值预报产品与近海浮标资料对比分析
- 本文针对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区域天气预报模式和南海区域海浪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利用近海汕头、汕尾和茂名浮标资料,统计检验了模式输出的有效波高、平均周期和风速12-72小时的预报性能。并针对2011年热带气旋个例...
- 刘春霞江丽芳廖菲赵中阔
- 关键词:海浪数值模式浮标
- 文献传递
- 一种探测低空大气要素廓线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象观测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探测低空大气要素廓线装置,包括螺旋翼无人机,所述螺旋翼无人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自动气象站,所述微型自动气象站的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GPS...
- 黄辉军周明森朱宇温冠环黄龄赵中阔
- 华南近海两浮标点的波浪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基于汕尾和茂名海域2个近岸浮标连续1年的风、浪观测数据,分析了有效波高等参量的月统计特征,并检验了多种风-浪经验关系.统计显示:2个浮标点的波浪有共同特征,如波高都具有明显的冬半年与夏半年特征.冬半年浪较大,其中茂名点有效波高中值在1.3~2m之间,汕尾点有效波高中值在1~1.5m之间;夏半年浪较小,两浮标点有效波高均在1 m以下.2点的波浪也存在差异,如汕尾点波浪在9月份至次年3月份呈冬半年特征,而茂名点则从10月份至次年3月份呈冬半年特征;汕尾点波向呈向岸特征,而茂名点则无此特征.风-浪经验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经验关系的集合预报结果可较好地与实测值吻合,并分析了产生离群值的因素.
- 赵中阔刘春霞
- 关键词:海洋气象有效波高
- 强风条件下近海海气动量交换参数的观测分析
- 利用在广东省茂名市近海记录的台风“黑格比”(0814)登陆前后近海层风廓线与湍流风速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近海层大气的湍流动量交换参数,以期认识强风情况下的近海海气动量交换特征。结果表明:梯度风方法得出的动量通量与拖曳系数...
- 赵中阔刘春霞廖菲周明煜黄健黄辉军毛伟康
- 关键词:拖曳系数台风
- 强风条件下近海海气动量交换参数的观测分析
- 利用在广东省茂名市近海记录的台风"黑格比"(0814)登陆前后近海层风廓线与湍流风速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近海层大气的湍流动量交换参数,以期认识强风情况下的近海海气动量交换特征。结果表明:梯度风方法得出的动量通量与拖曳系数...
- 赵中阔刘春霞廖菲周明煜黄健黄辉军毛伟康
- 关键词:拖曳系数
- 文献传递
-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分解估算海气通量涡相关计算中的截断时间尺度被引量:2
- 2018年
- 基于时长38天的海表风场实测数据,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Decomposition,EMD)和小波分解(Wavelet Decomposition, WD)这两种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对涡相关法中的截断时间尺度(CutoffTimescale,CTS)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基于EMD与WD方法估算出的CTS一般都在40秒左右(EMD的结果略小),远远小于传统涡相关法中CTS的取值(固定为10分钟),且EMD和WD的使用使得每一段数据都能够根据自身的湍流特点而获得合适的CTS; EMD方法和WD方法有效的去除了计算结果中的非湍部分,且对通量传输方向的刻画也更加合理,极大提高了通量的计算精度,所得通量与传统方法计算的通量偏差平均值高达45%;研究还对EMD和WD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MD相比于WD有更高的自主性,而WD对信号的分离程度则更高。
- 姜浩赵中阔樊伟宋金宝
- 关键词:海气通量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分解
- 南海热带气旋海气边界层特征的初步观测研究
- 本文采用茂名博贺海洋气象观测平台、汕尾浮标、茂名浮标等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南海热带气旋影响下的海气温差分布特征及风浪关系,同时对比分析了台风“巨爵”期间涡动相关观测的感热、潜热、动量通量和COARE 3.0 算法计算的感...
- 刘春霞赵中阔万齐林廖菲
- 关键词:南海热带气旋潜热通量
- 南海台风边界层湍流小波分析
- 2022年
- 利用小波变换(WT)对香港天文台飞机观测台风“妮妲”(1604)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不稳定、不均匀的台风边界层中湍流涡旋的垂直传输作用。在0.1~5 Hz惯性子区内横风和顺风分量功率谱密度能较好符合-5/3幂律。小波分析显示:横风的小波功率谱峰值集中在1 km之下,顺风分量的小波功率谱峰值集中在1~6km之间;眼区动量通量的主要贡献尺度为2.3 km,眼区外主要贡献尺度在1~2 km,中低层为较小尺度(<1.0km);湍流功能(TKE)的生成尺度主要集中在4 km之下。这项研究定量描述了南海北部台风边界层各个区域湍流结构的差异特征,讨论了对台风边界层通量参数化的可能影响。
- 涂朝勇赵中阔黎伟标陈淑敏陈逸伦张奡祺
- 关键词:台风边界层湍流小波分析
- 台风登陆过程中南海近海阵风因子特征被引量:1
- 2022年
- 阵风预报对于输电铁塔线路设计、风力发电、建筑和桥梁设计以及航空气象安全等至关重要。目前,基于不同观测资料和计算方法,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阵风或阵风因子参数化公式,没有公认的一致结果。利用中国气象局南海(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离岸4.5 km和6.5 km的两个海洋气象观测塔在2008—2018年七个台风期间观测的10 Hz高频湍流脉动数据,分析了观测高度、平均时间、下垫面特征和大气稳定度对阵风因子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了近海海上台风过程中阵风因子与平均风速和湍流特征参数的关系。不同于以往研究给出阵风因子是常数,给出了阵风因子随10 m风速变化的计算公式,为阵风预报及相关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 毕雪岩刘春霞黄健赵中阔
- 关键词:阵风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