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新波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面风
  • 1篇地面风场
  • 1篇一氧化碳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系统
  • 1篇云量
  • 1篇中毒
  • 1篇霜期
  • 1篇气象
  • 1篇气象要素
  • 1篇紫外线
  • 1篇紫外线辐射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浓度
  • 1篇无霜
  • 1篇无霜期
  • 1篇相对湿度
  • 1篇灰色关联
  • 1篇灰色关联分析

机构

  • 6篇内蒙古气象科...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6篇谷新波
  • 3篇司瑶冰
  • 3篇王佳
  • 1篇汪敏
  • 1篇萨日娜
  • 1篇李小平
  • 1篇李云鹏
  • 1篇叶虎
  • 1篇杨武杰
  • 1篇李艳
  • 1篇王爱英

传媒

  • 4篇内蒙古气象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潜势预报和预警系统
司瑶冰李云鹏谷新波李小平
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普查建立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历史数据库,利用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普查结果分析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得到了预报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得出了一氧化碳中毒潜势预...
关键词: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
呼和浩特城市内涝预报系统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文章以天津市城区内涝仿真模型为基础,结合呼和浩特市地形地貌特征、城市规划和城市排水现状对模型数据结构和概化方式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呼和浩特城市内涝预报系统,模式对2004—2005年两次强降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积水区状况非常接近。
司瑶冰王爱英谷新波叶虎杨武杰
关键词:城市仿真模型
包头市达茂旗风区风场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包头市达茂旗气象站1971—2009年38a的日逐小时风向、风速的地面观测资料,对达茂旗风区地面风的平均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71—2009年的年平均风速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全年较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季,4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从小时平均值变化曲线看出,00—13时风速逐渐增大,到13时风速达到最大后逐步减小;此外,利用位于该风区内70m测风塔小时数据分析了风速垂直变化曲线,并根据风机发电对风速的要求,分析了有效风速百分比的日变化曲线。
王佳李艳谷新波
关键词:地面风场
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基于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和同期气象要素的监测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研究了气象要素对PM10、SO2、NO2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PM10影响最强的气象要素是日平均风速,而对SO2和NO2影响最强的气象要素是日平均相对湿度,逆温强度对三者的影响次之,总云量对其影响最弱.研究结果可为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预报提供有效依据.
李小平谷新波司瑶冰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灰色关联分析气象要素
呼和浩特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对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期间的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资料和同期太阳总辐射量、云量、相对湿度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了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特征及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指出紫外线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强,冬季最弱。紫外线辐射强度日变化有明显规律,日最大值出现时间多集中在12—14时。紫外线辐射强度与太阳总辐射量呈明显正相关,与云量、相对湿度呈明显负相关。
谷新波王佳张军李明明
关键词:云量相对湿度
阿尔山市35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变化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阿尔山市35年(1971—2006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的时间序列,统计分析了其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初霜日平均值为8月31日,时间序列绝对变率为8.5d,线性趋势呈平稳微弱上升趋势;终霜日平均值为6月9日,时间序列绝对变率为9.1d,线性趋势呈平稳微弱下降趋势;而无霜期平均值为81d,绝对变率为13d,线性趋势呈平稳增长趋势。初霜日、终霜日及无霜期的稳定变化趋势,对于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谷新波王佳萨日娜汪敏
关键词:无霜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