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美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多能干细胞
  • 4篇诱导多能干细...
  • 3篇兔角膜
  • 3篇角膜
  • 2篇增殖
  • 2篇示踪
  • 2篇兔角膜内皮细...
  • 2篇细胞增殖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角膜内皮
  • 2篇角膜内皮细胞
  • 2篇共培养
  • 2篇MAXADI...
  • 1篇蛋白
  • 1篇翼状胬肉
  • 1篇翼状胬肉手术
  • 1篇增殖作用

机构

  • 7篇暨南大学
  • 3篇暨南大学第一...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谭美华
  • 5篇陈建苏
  • 4篇招志毅
  • 2篇戴应
  • 2篇李善义
  • 2篇李红阳
  • 2篇余榕捷
  • 2篇刘晓飞
  • 1篇姚晓明
  • 1篇王静静
  • 1篇钟敬祥
  • 1篇陈剑
  • 1篇吴静
  • 1篇杨皓庄
  • 1篇林宝涛
  • 1篇彭云
  • 1篇丁勇
  • 1篇黎明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体外细胞组织重建中共培养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细胞共培养体系在维持细胞基本结构和性状的基础上,通过两种或多种细胞组织的相互作用,使体内外环境尽可能相吻合,弥补了单层细胞培养的缺陷,有利于构建更加接近生理状态的重建体外细胞组织,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细胞研究,成为角膜、牙周、软骨、心血管以及神经细胞组织等体外构建的重要技术应用。在干细胞研究中,多孔膜两侧直接接触共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三维细胞共培养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谭美华陈建苏
关键词:细胞共培养干细胞
Maxadilan 对兔角膜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的PAC1受体特异激动剂Maxadilan对角膜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分离新西兰大白兔角膜上皮细胞,并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兔角膜上皮细胞PACAP的PAC1受体;细胞增殖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角膜上皮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1μmol.L-1、0.03μmol.L-1、0.05μmol.L-1、0.10μmol.L-1、0.15μmol.L-1Maxadilan作为实验组,未加入Maxadilan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浓度的Maxadilan对角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0.10μmol.L-1Maxadilan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RT-PCR检测显示兔角膜上皮细胞含有PACAP的PAC1受体;CCK-8法检测显示0.05μmol.L-1、0.10μmol.L-1、0.15μmol.L-1Maxadilan实验组分别比对照组细胞增多29.1%、41.5%、3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0、0.000);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0.10欁μmol.L-1Maxadilan组细胞增殖指数平均值为35.98%,与对照组细胞细胞增殖指数平均值29.4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角膜上皮细胞存在PACAP的PAC1受体,Maxadilan对角膜上皮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招志毅陈建苏余榕捷谭美华李红阳李红阳刘晓飞
关键词:MAXADILAN角膜上皮细胞细胞增殖
共培养环境中兔角膜内皮细胞诱导人iPSCs分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与兔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endothelial cells,CECs)共培养前后的形态学变化,检测iPSCs向CECs分化前后部分标志蛋白表达的变化,为研究iPSCs向CECs的分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培养兔CECs并传代,同时使用无饲养层细胞法培养扩增人脐带源iPSCs,Western blotting对其进行鉴定;用量子点对iPSCs进行标记示踪,以不同密度比例建立iPSCs与CECs的共培养模式,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共培养前后iPSCs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iPSCs分化前后CD34、CD133、CD31和水通道蛋白1(AQP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培养扩增的兔CECs形态为六边形,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iPSCs呈克隆样生长,Western blotting检测Oct4、Nanog和Sox2多能性标志蛋白均呈阳性;10 nmol/L量子点标记的iPSCs以1/4悬液与融合60%的兔CECs共培养为最佳模式;AFM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到共培养后iPSCs体积增大,胞浆增多,核浆比减小,细胞膜表面可见颗粒状突起物,膜表面粗糙度增加;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前iPSCs的CD34、CD133、CD31和AQP1表达均呈阴性,共培养2周后iPSCs的CD34、CD133和CD31表达阴性,AQP1表达阳性。结论:与兔CECs混合共培养后人iPSCs不仅从形态学上向内皮样细胞方向转化,同时表达角膜内皮细胞标志蛋白AQP1。
谭美华陈建苏招志毅丁勇钟敬祥戴应李善义杨皓庄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检查水通道蛋白1
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用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标记的研究
2013年
背景近年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多向分化特性为各种临床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提供了新的种子来源,在眼科领域,iPSCs已成为人眼变性类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良好模型,而更好的iPSCs识别和鉴定技术是对其体内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目的探讨量子点标记人iPSCs的可行性及其最佳浓度,并观察量子点标记人iPSCs的光稳定性,为iPSCs应用于眼部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示踪技术。方法用无饲养层细胞培养法培养和扩增脐带间充质基质细胞一人iPSCs系,并用免疫荧光法对其干细胞特性进行鉴定;选取不同浓度CdSe/ZnS核壳结构的量子点对扩增培养的iPSCs进行标记,用三维去卷积实时活细胞成像系统观察标记效果。将量子点标记后的iPSCs继续培养,分别于1次传代后1周和2次传代后1周观察荧光标记的稳定性。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培养和扩增的iPSCs呈克隆样生长,免疫荧光检测显示iPSCs中OCT4和Nanog两种干细胞标志蛋白均阳性表达。5.0、7.5、10.0nmol/L三种浓度的量子点标记后均可见iPSCs中的橘红色荧光,随着量子点浓度的增加,iPSCs中标记的橘红色颗粒明显增加,10.0nmol/L量子点标记后iPSCs中的橘红色荧光最强,荧光颗粒最多。iPSCs2次传代1周后仍可观察到量子点的橘红色荧光,但与传代前和1次传代后1周相比荧光强度减弱。结论量子点标记技术可示踪iPSCs,其荧光标记效果呈浓度依赖性。本研究实验条件下量子点标记的荧光至少可维持2周。
谭美华陈建苏陈剑吴静招志毅戴应李善义
关键词:量子点标志物诱导多能干细胞示踪
Maxadilan对诱导多能干细胞增殖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的PAC1受体特异激动剂maxadilan对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增殖的作用。方法:培养人IPSCs,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PSCs的PAC1受体;IP-SC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axadilan作为实验组,未加入maxadilan作为对照组。CCK-8法检测maxadilan对IP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maxadilan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maxadilan对IPSCs核型的影响;real-time-qPCR和免疫荧光法从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maxadilan对IPSCs的多能性基因Nanog和OCT4的影响;real-time qPCR检测maxadilan对IPSCs及其形成胚体细胞的Nestin和PAX6基因的影响;RT-PCR检测maxadilan对IPSCs分化为三胚层能力的影响。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均显示IPSCs含有PAC1受体;CCK-8法显示100 nmol/L maxadilan组比对照组细胞增多16%(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孵育100 nmol/Lmaxadilan 3 h、6 h和9 h后IPSCs增殖指数为47.23%、59.70%、55.67%,与对照组37.00%相比,差异显著(P<0.05);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maxadilan处理过的IPSCs核型正常;RT-PCR、real-time qPCR和免疫荧光法显示maxadilan未影响IPSCs多能性。结论:人IPSCs存在PAC1受体,maxadilan对人IPSCs具有促进细胞增殖作用且没有影响IPSCs的多能性和染色体核型。
招志毅陈建苏余榕捷刘晓飞谭美华李红阳
关键词:MAXADILAN诱导多能干细胞细胞增殖染色体核型分析
人纤维蛋白胶对翼状胬肉手术结膜瓣植片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人纤维蛋白胶对翼状胬肉术后结膜瓣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40例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结膜瓣移植术,A组患者(20例)术中应用人纤维蛋白胶粘合移植结膜瓣,B组患者(20例)直接缝合结膜瓣,术后7d拆线后采用眼前段OCT(AS—OCT)直接观察结膜瓣植片并测量结膜瓣厚度,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A组(应用人纤维蛋白胶组)患者结膜瓣的平均厚度为(437.80±38.70)μm,结膜瓣下出血率为5%;B组(单纯缝合组)患者结膜瓣的平均厚度为(631.95±44.97)μm,结膜瓣下出血率为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翼状胬肉术中采用纤维蛋白胶部分替代缝线,固定自体移植的球结膜瓣,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结膜瓣出血、水肿的程度。AS—OCT能直接测量术后结膜瓣的厚度,从而间接了解结膜瓣水肿的程度。
姚晓明彭云谭美华林宝涛黎明
关键词:翼状胬肉结膜瓣
共培养环境中兔角膜内皮细胞诱导人iPS细胞分化
第一部分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用于标记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目的:探讨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标记体外培养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可行性及其荧光强度和光稳定性。 方法:用无饲养层细胞培养法培养扩增UM...
谭美华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示踪角膜内皮细胞共培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