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锋 作品数:30 被引量:14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症状和体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与症状和体征的关系。方法对188例SPT阳性AR患者,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症状评分对鼻部、眼部及胸部症状共12项进行评分,并对鼻腔及眼部检查进行体征评分,分析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①188例AR患者中,最常见阳性变应原为屋尘螨104例次(21.2%)和粉尘螨101例次(20.6%),最常见变应原阳性强度等级为"+++"107例(56.9%);②体征评分与症状总评分、体征评分与VAS总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0.034,P>0.05;r=0.088,P>0.05);③变应原阳性等级"++"、"+++"、"++++"3组之间症状评分、VAS评分及体征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上对AR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方式选择时应结合症状、体征及SPT结果三者进行分析。 王琳 张迎宏 马芙蓉 柯嘉 张珂 赵建辉 谢立锋 鹿培泉 赵艳萍 许嘉 朱丽变应性鼻炎联合用药及鼻用激素维持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估变应性鼻炎(AR)患者联合用药、单独鼻用激素维持治疗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 24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口服氯雷他定1周治疗。18例显效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维持用药实验组(11例)和停止用药对照组(7例)。通过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进行评估。结果联合用药1周,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1.7%(22/24)。在维持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症状评分较联合治疗结束时显著性升高(P<0.01);VAS及RQLQ评分亦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中重度持续性AR联合用药可有效控制症状,症状控制后鼻用激素维持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 张珂 柯嘉 马芙蓉 张迎宏 王琳 赵建辉 谢立锋 鹿培泉 赵艳萍 许嘉 朱丽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 组胺拮抗剂 视觉模拟评分 北京市三年内每日花粉浓度与变应性鼻炎患者就诊比例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2012—2014年北京市花粉漂浮期的花粉浓度与变应性鼻炎(AR)患者就诊情况的变化规律,分析二者的关联性。
方法将2012—2014年4—9月北京市气象局所测得的每日花粉浓度(共55 998个测量值和549个平均值)及组成比例按月份进行比较;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AR的患者44 203人次及其占耳鼻喉科门诊总就诊量的比例(门诊构成比)按月份进行比较。应用SPSS 22.0软件,对不同月份AR患者的门诊构成比及花粉漂浮浓度进行K多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并对每日AR患者门诊构成比与该日花粉浓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012—2014年花粉浓度的月间比较χ2值分别为110.7、108.4和121.4,P值均〈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每年花粉浓度变化的总体趋势相似,存在2个高峰,即4—5月和8—9月。2012—2014年AR患者门诊构成比的月间比较χ2值分别为175.0、185.1和134.5,P值均〈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每年AR患者的门诊构成比均存在2个高峰,其变化与花粉浓度变化的趋势在时间上表现出一致性。春季(4—5月)气传花粉漂浮浓度最高点位于4月的上旬与中旬,种类主要以树木花粉为主,包括杨树、松树、柏树、桦木属及白腊树等;夏末及秋季(8—9月)气传花粉漂浮浓度最高点位于8月下旬与9月上旬,种类主要以草类花粉为主,包括蒿属、黎科、葎草等。2012—2014年AR患者门诊构成比与花粉浓度的r值分别为0.537、0.484及0.566,呈中度正相关,P值均〈0.01。
结论北京市3年内AR患者的门诊构成比与气传花粉浓度存在关联性。 胡伟倪 朱丽 谢立锋 张丰珍 白铭宇 王楠 孙中武关键词:花粉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喉咽区超声解剖与常见病变的超声诊断 2023年 喉咽区位于颈前正中,在言语、保护呼吸道和吞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临床上通过评估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或)组织学检查诊断咽喉区病变[1]。喉镜结合局部横截面影像学检查(CT或MRI)是大多数喉咽区病变评估和诊断的常规方法[2-3],CT和MRI能全面显示内镜盲区,有效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对病变的评估有很大帮助[4]。 白铭宇 崔立刚 谢立锋关键词:喉咽 组织学检查 超声诊断 肿瘤浸润深度 常见病变 鼻分泌物Ⅱ型炎症细胞因子在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患者的鼻腔分泌物中Ⅱ型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初步探讨鼻分泌物Ⅱ型炎症细胞因子在预测ECRSwNP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行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91例,患者均于术前采集SNOT-22评分、Lund-Mackay评分、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术前留取患者鼻腔分泌物,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鼻分泌物Ⅱ型炎症细胞因子(IL-4、IL-5、IL-13、IL-25、IL-33、Eotaxin-3、骨膜蛋白),术中取鼻息肉组织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根据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占比≥10%分为ECRSwNP组和nECRSwNP组,两组之间进行临床基线资料及Ⅱ型炎症细胞因子比较,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ECRSwNP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临床指标的预测潜力。结果:ECRSwNP组的SNOT-22评分、Lund-Mackay评分、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高于nECRSwNP组(P<0.05),ECRSwNP组中Ⅱ型黏液炎症因子IL-5和Eotaxin-3的表达显著高于nECRSwNP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L-5、Eotaxin-3和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是ECRSwNP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发现IL-5、Eotaxin-3和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具有预测诊断价值(P<0.01),其中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预测价值最大(AUC=0.756);进一步研究发现,由IL-5、Eotaxin-3、SNOT-22评分、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组成的预测模型对ECRSwNP预测效果最优(AUC=0.873)。结论:鼻分泌物Ⅱ型炎症细胞因子IL-5和Eotaxin-3可作为早期诊断ECRSwNP的生物标志物。 张秩荻 马芙蓉 刘俊秀 谢立锋 操婉昕 张迎宏关键词: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鼻腔分泌物 一种用于整形手术的取筛骨垂直板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整形手术的取筛骨垂直板钳,所述用于整形手术的取筛骨垂直板钳包括手柄和钳体,所述钳体与所述手柄铰接,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铰接,所述钳体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 安阳 薛红宇 李东 甄永环 谢立锋 潘柏林 李比 赵润蕾 马建勋 常旭文献传递 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2月对82例慢性鼻-鼻窦炎行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用球囊扩张病变鼻窦的窦口,清除窦内病变,通畅鼻窦引流。术后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量表(Sino-Nasal Outcome Test-22,SNOT-22)、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等方法评估临床疗效。结果鼻窦球囊扩张134个鼻窦(上颌窦78个,蝶窦27个,额窦28个,筛窦1个)。82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3例总体感觉VAS评分中位数由7(0~10)分降至1(0~8)分(Z=-6.411,P=0.000)。术后60例SNOT-22评分总分中位数由23(3~50)分降至4(0~40)分(Z=-6.180,P=0.000)。术后鼻内镜检查133个手术窦口开放完好;术后67例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中位数由4(1~10)分降至1(0~10)分(Z=-6.771,P=0.000);术后6例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中位数由4(2~10)分降至0(0~3)分(Z=-1.997,P=0.046)。结论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扩张窦口,减轻鼻窦炎症,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徐驰宇 谢立锋 朱丽 张迎宏 张华 王玉辉 白铭宇 安凤杨 来佑青 杜雅丽 胡伟倪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 内镜鼻窦手术 数字化技术联合内窥镜矫正歪鼻的效果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联合内窥镜矫正歪鼻-鼻中隔偏曲一期手术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和耳鼻喉科完成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27.34岁)骨性歪鼻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一期矫正手术。术前后通过3D数字化成像技术、CT扫描等测量,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整形效果评估(ROE)量表、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功能性鼻整形术后调查(FROI-17)等量表,对手术外形修复和功能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D成像测量显示歪鼻的偏曲距离、偏曲角度有明显改善(t=8.191、7.760;均P<0.05),长期手术稳定性较好。患者外形VAS评分和ROE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NOSE评分和FROI-17评分评估鼻塞症状较术前好转。结论该方法修复歪鼻伴鼻中隔偏曲能达到同期修复鼻外形和改善鼻功能目的,手术微创、效果稳定,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孙一丹 安阳 赵振民 谢立锋 朱丽 李东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 内窥镜 鼻中隔偏曲 数字化技术 多频稳态在低龄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2006年 多频稳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临床听力学检查方法,具有频率特性好、最大声输出高、客观性好、检查快速便捷、不受睡眠和麻醉的影响等特点,尤其适用于低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术前听力检查,因此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听力评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日趋低龄化,而其他听力检查方法对于低龄患者的听力评估尚有不足之处,多频稳态对此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谢立锋 马芙蓉亲属共患声带黏膜良性病变2例报告 2009年 高超 王丽 谢立锋 马芙蓉关键词:声带黏膜 良性病变 亲属 手术切除后 病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