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贵宝

作品数:28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理学
  • 6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6篇晶体
  • 11篇光学
  • 9篇非线性光学
  • 8篇双光子
  • 8篇光子
  • 7篇双光子吸收
  • 6篇倍频
  • 4篇折变
  • 4篇光折变
  • 4篇光折变效应
  • 4篇非线性光学性...
  • 3篇衍生物
  • 3篇上转换荧光
  • 3篇铌酸锂
  • 3篇铌酸锂晶体
  • 3篇激光
  • 3篇光学晶体
  • 3篇非线性光学晶...
  • 3篇掺杂
  • 2篇荧光

机构

  • 28篇山东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8篇许贵宝
  • 17篇邵宗书
  • 16篇许心光
  • 15篇王正平
  • 8篇杜晨林
  • 7篇王继扬
  • 6篇胡大伟
  • 5篇蒋民华
  • 4篇傅琨
  • 4篇杨家祥
  • 4篇刘均海
  • 4篇徐玉恒
  • 4篇滕冰
  • 4篇徐悟生
  • 4篇于晓强
  • 3篇于文涛
  • 3篇吴拥中
  • 3篇赵显
  • 3篇杨旭东
  • 3篇董胜明

传媒

  • 5篇化学学报
  • 3篇中国激光
  • 3篇光学学报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压电与声光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9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萘为π-中心的双芪类衍生物双光子上转换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研究了2个新的双光子上转换荧光分子-1,4-双-(9-乙基咔唑基)萘(简称为BECVN)和1,4- 双-(4’-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萘(简称为BMABN)的单光子、双光子光谱性质。在-375 nm Xe灯 光源激发下,两样品的DMF溶液发出很强的蓝、绿色荧光(峰位492-541 nm),视感效果非常明显。 BMABN分子的线性吸收/发射光谱的峰位与BECVN分子相比,均发生红移;相对荧光量子产率(φf)比 BECVN降低了7.4倍。在飞秒钛宝石激光器泵浦下(760 nm),两样品的DMF溶液发出强的双光子上转换 荧光发射,峰位与单光子荧光峰位相比发生红移(500-556 nm)。BMABN的双光子荧光强度和双光子吸收 截面分别是BECVN的3倍和30.4倍。
施琴芬王筱梅蒋宛莉杨平蒋雪璋闻荻江许贵宝
关键词:双光子吸收
二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线性、非线性光谱性质被引量:9
2003年
合成了一系列二噻吩衍生物类有机化合物:5,5’-二(对-N,N-二甲胺基苯乙烯基)-2,2’-二噻吩(BMSBT)与5,5’-二(对-N,N-二乙胺基苯乙烯基)-2,2’-二噻吩(BESBT),5,5’-二(对-N-环丁胺基苯乙烯基)-2,2’-二噻吩(BBSBT),5,5’-二(对-N-咔唑基苯乙烯基)-2,2’-二噻吩(BCSBT),并测定了其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BMSBT,BESBT和BBSBT的单光子荧光参数存在很强的、规则的溶剂效应,表明其激发态的分子可能有较大的极性.在800 nm fs激光下测得BMSBT与BESBT在560 um附近(与单光子荧光发射峰波长接近的位置)有较强的上转换荧光发射,上转换荧光强度与激发能量之间较好的平方关系表明了双光子激发的机理,这种上转换荧光被称为双光子荧光.用双光子荧光法测得BMSBT和BESBT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分别为54×10^(50)(cm^4·s)photon和102×10^(50)(cm^4·s)/photon.
夏光明方奇许心光许贵宝刘志强王伟
双掺杂LiNbO_3晶体光折变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研究了系列不同掺杂、不同掺杂浓度、单掺杂和双掺杂以及不同后处理态 (生长态、还原态和氧化态 )铌酸锂晶体的透过率光谱和光折变二波耦合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高掺杂铌酸锂样品的透过率光谱范围较窄 ;双掺杂样品比单掺铁样品的抗光折变效应增强 ,光折变效应降低。氧化态样品具有较大的透过率光谱范围 ;
许心光许贵宝王正平杨旭东邵宗书徐悟生徐玉恒
关键词:铌酸锂晶体双掺杂光折变效应
采用菲涅尔菱体的高隔离度宽带光隔离器被引量:4
2003年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宽带、高隔离度的光隔离器 ,采用菲涅尔菱体延迟器取代通常光隔离器中的 1/ 4波片 ,使其反向光隔离度高于 4 0dB ,且在较宽波长范围内 (约 30 0nm)有效。
许贵宝许心光于晓强杜晨林王正平王东邵宗书
关键词:激光系统光纤通信
K_2Al_2B_2O_7(KABO)晶体的倍频性质被引量:1
2003年
研究了KABO晶体的倍频性质 ,包括相位匹配角、非线性光学系数、容限角、走离角等 .当基频光为 6 .5mJ的10 6 4nm皮秒激光时 ,KABO晶体的倍频输出为 1.92mJ,相应转换效率为 2 9.5 % ,其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约为 0 .4pm V .
王正平孙洵张承乾许心光杜晨林许贵宝胡大伟刘均海王继扬邵宗书
关键词:倍频
低对称性非线性光学晶体硼酸铋(BIBO)的1064nm三倍频性质被引量:8
2003年
采用高温溶液法成功生长出高光学质量的硼酸铋 (BIBO)晶体 ,尺寸达到 2 4mm× 19mm× 35mm ,质量为4 8g。对BIBO晶体进行了定向 ,并测量了该晶体的主轴折射率。讨论了BIBO晶体的 10 6 4nm三倍频性质 ,包括相位匹配角、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deff、容限角、走离角等。结果表明 ,BIBO晶体的最佳三倍频方向为 (137.7°,130°) ,其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值达到 3.6 0 pm/V ,属I类相位匹配。就主平面内的相位匹配方向而言 ,(14 6 .4°,90°)具有最大的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值 ,为 3.16pm/V。在 10 6 4nm的腔外三倍频实验中 ,(14 6 .4° ,90°)BIBO晶体的转换效率达到 39.5 % ,角度容限半宽为 0 .2 2mrad·cm ,该数值与 0 .175mrad·cm的计算值基本符合。由于(33.6°,90°)BIBO晶体的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较小 (0 .31pm/V) ,其三倍频转换效率小于 5 %。
王正平杜晨林滕冰许心光许贵宝傅琨王继扬邵宗书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晶体折射率
双光子吸收聚合引发剂EPVPVC的合成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合成了一个新的双光子吸收聚合引发剂 ,9 乙基 3 {2 [4 ( 2 吡啶基 4 乙烯基 ) 苯基 ] 乙烯基 } 9氢咔唑 (EPVPVC) ,用1HNMR谱、13 CNMR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测试了紫外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单光子荧光寿命、单光子荧光量子产率和双光子荧光光谱 .量化计算结果表明 ,EPVPVC的双光子吸收截面为 5 6 6× 10 -50 cm4·s·photon-1.在 780nm的飞秒脉冲激光激发下 ,EPVPVC发出较强的上转换荧光 ,荧光峰位于 5 3 6nm .用EPVPVC做引发剂 ,加入丙烯酸酯型齐聚物(CN12 0C80 ) ,在脉冲宽度为 2 0 0fs ,重复频率为 76MHz ,中心波长为 780nm飞秒脉冲激光下 ,制作了一个三维周期性微结构 .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 。
延云兴陶绪堂孙元红许贵宝王传奎杨家祥于晓强吴拥中赵显蒋民华
关键词:双光子吸收截面非线性光学性质上转换荧光聚合引发剂齐聚物
几种新型吡啶类染料的双光子上转换性能研究
双光子吸收过程是一个分子或原子通过中间虚态同时吸收两个光子从而产生从基态到激发态,跃迁的量子过程。由于其具有高度的空间选择性、良好的介质穿透性和独特的量子选择定则,使得双光子吸收现象在很多应用技术方面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许贵宝
关键词:双光子吸收上转换荧光双光子吸收截面光限幅效应
BiB_3O_6晶体1.064μm高效三倍频输出被引量:1
2002年
王正平滕冰许心光杜晨林许贵宝王继扬邵宗书
关键词:BIB3O6晶体
强双光子吸收化合物NT-G1和NO-G1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选择氮杂芴(咔唑)为π中心,分别以三苯胺和二唑取代基为“枝”,合成了两个强双光子吸收的氮杂芴衍生物2,8 双(4 三苯胺乙烯基) N 乙基氮杂芴(简称NT G1)和2,8 双(2 (4’乙氧基) 5 (4’苯乙烯) 1,3,4 二唑) N 基氮杂芴(简称NO G1),进行了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表征。飞秒钛宝石激光器泵浦下,NT G1 和NO G1 溶液发出强双光子上转换荧光,且后者的双光子荧光发射截面是前者的7倍;双光子荧光法计算出NT G1 和NO G1 双光子吸收截面分别为215GM和454GM。分子构型优化表明,NT G1分子中心“氮杂芴”所在平面与两端苯环呈螺旋桨式排布;而NO G1 分子共轭长度增大,且中心的“氮杂芴”与两端延伸的“枝”呈平面构型;从结构上看,NO G1分子属“D A πA D”型,具有明显的pn 结模式,这些都使NO G1 分子具有更好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能力,因而有较高的双光子吸收截面。
刘国华杨平蒋宛莉郭晓稚许贵宝蒋雪璋沈梁王筱梅
关键词:双光子吸收双光子荧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