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国良
- 作品数:41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Cu-Ti合金的非真空短流程制备加工方法
- 本发明属于铜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Cu‑Ti合金的非真空短流程制备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采用非真空连续铸造成形,并通过添加金属间化合物脱氧剂,控制Ti元素在熔炼过程中的氧化烧损,获得更加细小均匀的铸态组织,再利用冷热组...
- 刘新华付祎磊解国良张国华汪宇
- 离心浇铸挤压复合钢管界面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4
- 2008年
- 采用离心浇铸挤压工艺制备了20Cr/1Cr18Ni9Ti复合钢管.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试制复合钢管界面区域的显微组织,利用拉伸实验和热疲劳实验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离心浇铸挤压工艺生产的复合钢管实现了界面完全冶金结合,界面结合强度大大提高,界面处存在的过渡区增强了复合管的加工、使用性能.采用此新工艺生产的复合钢管具有较好的组织和性能,并且工序简短,生产成本低.
- 刘建彬韩静涛解国良鲍善勤王黎晖
- 关键词:双金属复合管冶金结合界面结合强度
- 包覆浇铸和热轧工艺制备Q235/CrWMn刀具材料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包覆浇铸+热轧变形工艺,制备了Q235/CrWMn钢复合刀具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维氏硬度仪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组织、成分和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真空冶炼浇铸以及变形量超过90%的热轧工艺,可以实现两种组元金属材料之间的冶金结合,其中Cr、W等元素的过渡层宽度仅为10~40μm.随后的热处理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在830±5℃保温后空冷或者油淬时,Q235一侧为珠光体+铁素体组织,CrWMn一侧为马氏体组织,其硬度可达600~750HV,使复合刀具材料同时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强度.
- 解国良刘靖韩静涛韩晓光
- 关键词:刀具材料
- 一种模拟工况测试金属材料燃烧行为的方法与反应装置
- 一种模拟工况测试金属材料燃烧行为的方法与反应装置,属于金属燃烧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试样:(2)安装防飞溅装置;(3)安装试样;(4)抽真空,真空度0MPa至‑1MPa;(5)试样整体加热:温度达20℃—...
- 刘熙黄进峰解国良张津张济山
- 文献传递
- 高强高导耐高温Cu-Cr-Nb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高导耐高温Cu‑Cr‑Nb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高强高导耐高温Cu‑Cr‑Nb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Cr1.6%‑6.8%、Nb1.4%‑6%、M0.01%‑1%和余量的铜;其中M为Mo或V中的一种...
- 杨树峰钟佳赵朋解国良刘威杨曙磊杨会泽
- 超高强韧性高密度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高强韧性高密度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超高强韧性高密度高熵合金,包括主要合金元素和微量合金元素;主要合金元素包括必要元素和可调元素,必要元素为钨、钼和镍,可调元素包括钴和/或铌;微量合金元素包括钯、钽和铪中...
- 解国良杨树峰赵朋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高应变率压缩实验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应变率压缩实验的装置,涉及材料压缩实验领域。所述用于高应变率的压缩实验装置包括:样件组,所述样件组设置有多个子样件,每个所述子样件形成有主体,并且在所述主体上相背离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凸部和凹部;以及...
- 郑磊 于晓彤 高振凤解国良
- 一种控制金属富氧燃烧过程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富氧燃烧过程可控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试样:(2)制备阻燃套筒:(3)安装冷却装置:(4)安装试样:(5)富氧燃烧试验;(6)燃烧试验完成后取出试样。所属装置包括棒状试样,所述...
- 刘熙黄进峰解国良邵磊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硼不锈钢板短流程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硼不锈钢板的短流程生产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领域,用于制造硼含量在0.5~3%,厚度1~10mm的高硼奥氏体不锈钢板,其主要过程为:以三层不同硼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复合管坯为原材料,其中中间一层的硼含量为...
- 韩静涛解国良
- 文献传递
- 超高W含量NiW中/重合金热加工行为研究
- 2024年
- 采用Gleeble-1500D研究了Ni-42W-10Co-1Mo(质量分数,%)中/重合金(MHA)在1150~130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流变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合金初始组织由面心立方基体和初生σ相构成。流变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敏感,在较高应变速率1s^(-1)下,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典型的动态回复软化特征,而在较低应变速率0.1~0.001 s^(-1)下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典型动态再结晶软化特征。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Arrhenius本构方程,并计算得到Ni-42W-10Co-1Mo合金热变形激活能为446.2 kJ/mol。基于动态材料模型构建该合金热加工图,发现在1300℃高应变速率下存在失稳区。通过微观组织分析,揭示其动态再结晶机制主要为不连续动态再结晶,σ相促进动态再结晶优先在其周围形核。最终优化获得了Ni-42W-10Co-1Mo合金最佳的热加工窗口:1250~1300℃,应变速率0.1~0.01 s^(-1)。
- 曹国鑫董建新董建新姚志浩姚志浩解国良聂志华付宝全
- 关键词:镍基合金热加工本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