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桥

作品数:148 被引量:91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5篇动脉
  • 44篇老年
  • 40篇冠状
  • 40篇冠状动脉
  • 29篇心肌
  • 26篇介入
  • 23篇综合征
  • 20篇多器官功能
  • 20篇介入治疗
  • 19篇血管
  • 17篇器官
  • 16篇器官功能
  • 14篇老年人
  • 13篇动脉疾病
  • 12篇心肌梗死
  • 12篇衰竭
  • 12篇洗脱支架
  • 12篇冠脉
  • 10篇预后
  • 9篇心血管

机构

  • 14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国防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延边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1...

作者

  • 146篇薛桥
  • 69篇王士雯
  • 60篇卢才义
  • 36篇高磊
  • 32篇张玉霄
  • 31篇赵玉生
  • 25篇李泱
  • 24篇高伟
  • 22篇吴兴利
  • 20篇翟金月
  • 20篇陈瑞
  • 20篇刘鹏
  • 18篇周圣华
  • 15篇朱庆磊
  • 15篇颜伟
  • 14篇吴国明
  • 13篇徐斌
  • 13篇田进文
  • 13篇徐智
  • 13篇钱桂生

传媒

  • 44篇中华老年多器...
  • 8篇中华老年心脑...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心脏杂志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11篇2010
  • 16篇2009
  • 7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16篇2005
  • 15篇2004
  • 11篇2003
  • 9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6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芪扶心口服液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浆利钾尿肽、左室舒缩性能及左室重塑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观察参芪扶心口服液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心衰)大鼠血浆利钾尿肽(KP)、左室舒缩功能及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方法复制大鼠心衰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放免法测定血浆KP,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内皮素(ET)浓度,并观察心脏形态学结构及胶原成分、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浆KP,ANP,Ang Ⅱ及ET水平显著升高,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增加、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芪扶心口服液高剂量组等容收缩末期心肌缩短最大速度(Vmax)、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左心室内压峰值(LVSP)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降低,血浆KP,Ang Ⅱ及ET浓度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血浆ANP、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下降不明显(P>0.05);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心脏湿重/体重比值变小、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明显增多、左心腔面积明显缩小(P<0.05或P<0.01)。参芪扶心口服液各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对+dp/dtmax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参芪扶心口服液中、低剂量组血浆ANP水平下降明显(P<0.01)。
马路雷燕薛桥王士雯杨丁友路志正
关键词:利钾尿肽心钠素
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重要脏器氧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被引量:7
2002年
朱庆磊杨薛桥马路徐斌王士雯
关键词:半乳糖己糖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脏器
1778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例数及住院病死率的性别差异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调查我院 7年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人数和住院病死率的性别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病例 1778例的临床特征。结果 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者 1778例 ,男性 14 83例 ,女性 2 95例 (男∶女为 5 .0∶1)。其中死亡 2 13例 ,男女死亡比例为 3.6∶1,但男 (11.2 % )、女 (15 .6 % )病死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0 0 2年的男、女住院人数与 1996年相比分别升高了 130 %和 6 2 % ,以男性升高幅度更显著(P <0 .0 1) ,7年间男、女病死率分别由 1996年的 17.4 %和 17.6 %降为 2 0 0 2年的 10 .8%和 7.3%。结论 因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者男性显著多于女性 ,而女性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近年来 ,男、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每年患病住院人数均显著增加 ,但住院病死率呈下降趋势。
高伟王伟夫王士雯赵玉生邱苹李泱薛桥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人数住院病死率女性
老年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Perclose血管缝合的临床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老年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介入诊疗术后Perclose血管缝合止血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4例老年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97例应用Perclose缝合器止血(称缝合组),107例应用手工压迫止血方法止血(称对照组)。分别记录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缝合组:缝合成功率92.8%;止血时间1.9±1.2min;下肢制动时间4.0±0.9h;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一次止血成功率93.5%;止血时间27.5±10.5min;下肢制动时间22.0±4.3h;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8.7%。统计学处理显示:缝合组与对照组的止血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16,P>0.05);缝合组的止血时间和下肢制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t止血=17.3熏t制动=29.3熏P<0.01);对照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缝合组(χ2=8.7熏P<0.01)。结论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处理老年冠脉介入诊疗术后穿刺血管安全有效,与手工压迫止血比有以下优点:①止血时间和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因制动给患者带来的不适;②明显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缺点:Perclose血管缝合的直接费用较高。
张玉霄卢才义刘鹏刘玲玲黄广勇晏沐阳翟金月吴兴利薛桥
关键词:止血血管造影
褪黑素对衰老小鼠肺炎时心肌的保护作用
2004年
目的 了解褪黑素 (MT)对衰老小鼠肺炎时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NIH小鼠 10 0只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以D 半乳糖制作人工老化模型 (D gal组 ) ,另一组以生理盐水作对照 (NS组 )。每组分别分为 4个亚组 (12只 )进行实验 :生理盐水对照组 (NSN ,D galN)、肺部感染组 (NSP ,D galP)、褪黑素 +肺部感染组 (NSM ,D galM)、溶媒 +肺部感染组(NSV ,D galV)。制模后 72h观察心肌线粒体形态改变 ,检测血浆中TNF α、心肌组织中丙二醛 (MDA)、TNF α、ATP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 ,Zn SOD)活性。结果 肺部感染后小鼠心肌组织中MDA、TNF a含量增加 (NSNvsNSP ,D galNvsD galP ;P <0 .0 5 )T SOD和Cu ,Zn SOD活性、ATP含量降低 (P <0 .0 5 ) ,心肌组织线粒体损伤较多。MT干预可部分抑制上述改变、减少线粒体变性 (NSMvsNSP ,D galMvsD galP ;P <0 .0 5 )。结论 MT通过改善心脏抗氧化功能、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浆和心肌炎性因子含量等作用保护肺炎对人工老化小鼠心脏功能的损害。
薛桥卢才义李泱马路徐斌施伟伟
关键词:褪黑素衰老小鼠心肌保护血浆
延长压迫时间可降低老年人股动脉穿刺点出血风险
薛桥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组织IL-6的变化和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肺组织中IL-6含量及mRNA表达在老年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80只SD大鼠分为老年组(20个月龄)和青年组(3个月龄)各40只,建立油酸/脂多糖(OA/LPS)二次致伤老年MODS和青年MODS模型。观察对照组及伤后2、6、24h,重要器官(肺、心、肝、肾)病理及功能的变化,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IL-6含量,IL-6 mR-NA表达用RT-PCR法检测。结果 OA/LPS二次致伤MODS模型,肺脏是损害出现最早也是最重的器官,致伤后2 h青年组和老年组PaO_2即显著下降至最低值(P<0.01),伤后6 h,心、肝、肾生化指标达峰值(P<0.05),在相同时相点老年鼠脏器损害重于青年鼠(P<0.05)。致伤2 h后肺、心、肝和肾组织中IL-6 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持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肺组织中升高幅度最大,老年组显著高于同时相点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MODS过程中肺损伤出现最早且严重,其原因可能与OA/LPS致伤早期老年鼠肺组织中IL-6 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迅速升高有关。
王兴胜吴国明钱桂生徐智陈维中李淑平薛桥王仕雯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老年大鼠脂多糖白介素-6
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心内科专科医师培养中的教学探讨
2015年
加强心内科专科医师培养中的超声心动图的教学可提高心内科医师的理论水平,提升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率及近远期预后,可极大地让患者受益。
宋康兴王曙霞张玉霄候允天薛桥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教学
ATP结合盒亚家族B运载体1和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ATP结合盒亚家族B运载体1(ABCB1)和细胞色素P450(CYP) 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择期PCI并服用氯吡格雷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判断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反应性,将患者分为3组:显效组[二磷酸腺苷(ADP)途径抑制率>80%,105例];有效组(ADP抑制率50%-80%,100例);反应不良组(ADP抑制率<50%,9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分析法,检测ABCB1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显效组和反应不良组的200例患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检测法(HTLC-MS/MS),测定氯吡格雷血药浓度及其代谢产物浓度.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1)性别构成比、吸烟比例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2) ABCB1基因的TT、CC和CT型比例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基因的弱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强代谢型比例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1年后,显效组、有效组和反应不良组再发心绞痛[分别为8.6% (9/105)、6.0% (6/100)和18.9%(18/95),P<0.05]和出血事件[1.0%(1/105)、1.0% (1/100)和8.4%(8/95),P<0.01]的比例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缺血性卒中和死亡的比例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B1基因的TT、CC和CT型患者之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出血事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6% (13/89)、12.8(19/148)和11.6% (5/43),P>0.05];CYP2C19基因的弱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强代谢型患者�
周超飞任艺虹宋玉乔易军韩宝石薛桥付振虹李冬云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围手术期补液速度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不同补液速度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应用统计软件随机入选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连续在本研究所住院并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37例,根据补液速度分为常规补液组和快速补液组。常规补液组和快速补液组的围手术期补液速度分别为1.5~2.0ml.kg-1.h-1和6~9ml.kg-1.h-1。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围手术期病情变化、血压及心室率,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结果快速补液组共有20例患者顺利完成试验,有5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轻微出血并发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常规补液组共有17例患者完成试验,有4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轻微出血并发症;另有3例患者因术后4h内出现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伴低血压状态被排除本试验。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心室率、收缩压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均与补液速度关系不大。常规补液组术前的血小板聚集率与术后4h相比无明显改变(16.90%±5.15%比14.20%±5.05%,P>0.05)。快速补液组术后4h、术后次日的血小板聚集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45%±5.85%比20.55%±4.97%,7.00%±6.78%比20.55%±4.97%,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的围手术期予快速补液是安全可行的,且较常规补液相比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周圣华卢才义翟金月张玉霄颜伟薛桥高磊李丽君赵忠仁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小板聚集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