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志欣

作品数:12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刺
  • 4篇经痛
  • 3篇带状疱疹
  • 3篇带状疱疹后
  • 3篇带状疱疹后神...
  • 3篇督脉
  • 3篇神经痛
  • 3篇叩刺
  • 3篇疱疹
  • 3篇疱疹后神经痛
  • 2篇电针
  • 2篇炎性
  • 2篇炎性因子
  • 2篇针刺治疗
  • 2篇针灸
  • 2篇中医
  • 2篇综合征
  • 2篇梅花针叩刺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机构

  • 12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薛志欣
  • 7篇张勇
  • 5篇李佩佩
  • 5篇胡薇
  • 1篇滕云鹏
  • 1篇樊晓晨

传媒

  • 4篇陕西中医
  • 4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督脉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70例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规范、标准、有效的治疗PHN的针刺疗法。方法: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剔除标准将符合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督脉相应脊髓阶段对应穴位梅花针扣刺拔罐、皮损局部浅刺治疗和体针加皮损局部围刺拔罐治疗,经两个疗程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督脉梅花针叩刺法治疗PHN可明显降低后遗神经痛。
张勇薛志欣
关键词:督脉
针刺治疗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行腹部手术的10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与治疗组(n=54)。对照组仅给予西医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胀分级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腹胀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腹胀程度及胃肠功能,具有显著的疗效。
薛志欣王理威胡薇李佩佩
关键词:针刺腹部手术肠梗阻
针刺坐骨神经干对坐骨神经痛患者MCP-1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针刺坐骨神经干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单双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116)。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坐骨神经干针刺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MCP-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RI、VAS、P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RI、VAS、PP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MCP-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CP-1、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坐骨神经干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MCP-1水平,抑制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薛志欣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MCP-1炎性因子
针刺健脾和胃法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不安腿综合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美多巴,并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张勇薛志欣王理威
关键词:不安腿综合征
梅花针叩刺督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梅花针叩刺督脉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PHN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梅花针叩刺督脉治疗)和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各40例。治疗组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VAS评分无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为(6. 6±2. 3)和(7. 1±2. 5); p=0. 328。治疗后VAS减分率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72. 8±22. 6)%vs (60. 5±29. 5)%; p=0. 039)。结论梅花针叩刺督脉治疗PHN患者的疼痛疗效显著,临床应进一步推广。
张勇薛志欣李佩佩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督脉
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中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功能恢复情况(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应用于中风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能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薛志欣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积分
电针对苏丹地区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观察
2017年
目的:探索电针对苏丹地区膝骨性关节炎(KOA)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电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和对照组(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分析治疗前、后WOMAC疼痛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WOMAC下降的平均值比对照组高。结论:电针能缓解苏丹地区K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
李佩佩张勇薛志欣胡薇滕云鹏
关键词:电针疼痛
梅花针叩刺督脉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血清NF-kB、IL-6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督脉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血清核因子(NF-k B)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梅花针叩刺督脉治疗)和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各40例。治疗组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NF-k B、IL-6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VAS评分无差异。治疗组血清NF-k B治疗前大于治疗后(p=0. 004);血清IL-6治疗前大于治疗后(p=0. 003)。对照组血清NF-k B治疗前、后无统学差异(p=0. 218);血清IL-6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 092)。治疗前,血清NF-k B和血清IL-6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740; p=0. 679);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F-k B和血清IL-6均低于对照组(p=0. 014; p=0. 034)。结论梅花针叩刺督脉能显著降低PHN患者血清NF-k B、IL-6的含量,可能是其减轻炎症,保护神经系统的机制之一。
张勇薛志欣李佩佩
关键词:督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核因子-ΚB
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观察5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分别通过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果。结果:针刺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体征、症候比较P=0.03<0.05,有显著差异;胃镜检查结果比较P=0.047<0.05,有显著差异。两组治疗清楚幽门螺杆菌P=0.78>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安全有效。
张勇薛志欣胡薇
肩三针联合经筋结点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采用肩三针联合经筋结点电针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肩三针联合经筋结点电针刺激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肩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上肢功能[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及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LBV、PV均低于对照组,FMA-UE、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肩三针联合经筋结点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SHS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血液流动学,加快上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胡薇张勇薛志欣李佩佩胡竞侯珺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肩三针经筋结点电针刺激上肢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