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苗

作品数:22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土壤
  • 5篇污染
  • 4篇养分
  • 4篇有机碳
  • 4篇玉米
  • 4篇玉米根
  • 4篇玉米根茬
  • 4篇土体
  • 4篇无机碳
  • 4篇物量
  • 4篇矿质
  • 4篇矿质态氮
  • 4篇根茬
  • 3篇氮肥
  • 3篇生物量碳
  • 3篇施氮
  • 3篇微生物
  • 3篇微生物量
  • 3篇微生物量碳
  • 3篇可溶性有机碳

机构

  • 13篇国土资源部
  • 11篇陕西省土地工...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陕西地建土地...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2篇蔡苗
  • 8篇周建斌
  • 8篇魏样
  • 4篇孟延
  • 3篇李刚
  • 3篇宁松瑞
  • 3篇卢楠
  • 2篇韩霁昌
  • 2篇陈竹君
  • 2篇董燕婕
  • 2篇夏龙飞
  • 2篇王启龙
  • 1篇李佰军
  • 1篇王益权
  • 1篇张扬
  • 1篇李雪松
  • 1篇闫波
  • 1篇李菲

传媒

  • 5篇西部大开发(...
  • 3篇绿色科技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在黄河滩地的应用——以韩城市下峪口项目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在黄河滩地项目上的应用表明:重构后耕作层水分入渗速率为11.84cm·d^(-1),相比原始状态的沙土降低了89%,相比原始状态的黄土降低了86%;重构后土体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相比沙土分别增加了1.06倍、2.07倍、8.54倍和1.23倍;以容重为1.7g·cm^(-3)的黄土构建5cm厚人造犁底层,以容重为1.2g·cm^(-3)的黄土构建25cm厚耕作层效果最佳。
闫波蔡苗魏样
关键词:入渗速率养分含量
长期不同施氮处理玉米根茬的田间分解特性
2015年
以7年氮肥定位试验地玉米根茬为研究对象,通过把玉米根茬按2%比例与15 cm和45 cm土层深度的土壤混合后田间埋袋的方法,研究长期不同施氮量处理[分别为0 kg(N)?hm?2、120 kg(N)?hm?2和240 kg(N)?hm?2]的玉米根茬(分别用R0、R120、R240表示),在陕西省长武黑垆土中埋藏分解1 a后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及根茬有机碳的分解特性。与未添加玉米根茬的对照土壤相比,玉米根茬加入能够显著增加各层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矿质态氮含量,3种施氮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分解时间延长,土壤可溶性有机物中结构相对复杂的芳香类化合物比例逐渐增加。分解1 a后,R0、R120和R240根茬的有机碳残留率在15 cm土层中分别为44.4%、35.3%和34.9%,在45 cm土层中分别为53.3%、44.3%和42.5%。R0根茬的碳残留率显著高于R120和R240;玉米根茬在15 cm土层的碳分解率和分解速率常数显著高于45 cm土层。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玉米根茬碳残留率变化结果显示,R0、R120和R240根茬有机碳分解95%所需要的时间在45 cm土层比15cm土层分别长3.2 a、2.3 a和1.9 a。氮肥施用量影响玉米根茬在土壤中的分解特性,在评价农田氮肥施用与土壤固碳时,应考虑不同氮肥用量下残茬养分组成及其在土壤中分解的差异。
蔡苗陈竹君师倩云周建斌
关键词:玉米根茬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矿质态氮
土体有机重构中的几个关键要素分析——以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被引量:7
2017年
土体有机重构是土地工程的核心。本文从颗粒需求、剖面层级重构、土体化学特性和营养保障四个关键要素着手,并以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阐述了其在土体有机重构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1)在选择重构材料时,要优先考虑土体的颗粒需求;(2)在土体剖面层级重构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土体、水文条件,同时以目标作物为导向,设计合理的剖面结构;(3)重构过程中,需考虑重构材料的安全性;(4)土体有机重构后,需要根据目标作物需求,调节土体成分,为生物提供营养保障。
陈科皓蔡苗
施用硫酸铵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类型土壤CO_2释放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密闭培养法研究了未灭菌及灭菌条件下施用硫酸铵对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的四种石灰性土壤(塿土、黑垆土、黄绵土和风沙土)p H值、矿质态氮含量及CO2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6 d的培养,未灭菌条件下施用硫酸铵后不同土壤CO2释放量相比各不施氮土壤均有所提高,培养结束时塿土、黑垆土、黄绵土和风沙土分别比不施氮各土壤CO2释放量增加了26.9%、19.5%、68.8%及46.1%;采用哌嗪-1,4-二乙磺酸(PIPES)缓冲的Hg Cl2溶液灭菌后,培养期间土壤p H值降低幅度小于未灭菌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稳定,CO2释放量明显降低,表明灭菌效果良好,有效抑制了土壤有机质矿化及铵态氮的硝化作用。灭菌条件下相比不施氮土壤,施氮后四种土壤CO2累积释放量仍平均增加了25.5%。一方面与硫酸根的存在能导致土壤酸化促进碳酸盐分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土壤溶液的分压作用导致CO2产生有关,表明石灰性土壤培养过程中释放的CO2不仅来自有机质,也可来自无机碳。我国西北无机碳储量巨大,应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重视生理酸性氮肥对土壤无机碳释放的影响。
孟延蔡苗师倩云周建斌
关键词:土壤类型碳释放无机碳矿质态氮
石油污染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陕北是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在石油大规模开采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石油的泄露倾洒,从而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为了探讨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以3种不同土质土壤(塿土、黄绵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种土壤在4个不同污染梯度(0.5%、1%、2%和4%)下的土壤润湿性试验和饱和导水率实验,同时以清洁土壤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当土壤受石油污染时,会引起其润湿性发生变化,产生一定程度的斥水性,该变化在风沙土上表现尤为明显;石油污染使3种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均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饱和导水率虽有降低,但是对于同一土质的土壤来说,均在一个数量级内。
魏样魏样朱坤蔡苗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水分饱和导水率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固持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指出了农田生态系统在陆地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且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通过实施合理科学的土地管理措施,稳定和提高农田土壤碳库贮量,对于保证全球粮食安全与缓解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双重的积极意义。详细论述了全球及我国土壤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的固持总量以及农田土壤固碳的潜力,分析了农田管理中的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施肥措施、灌溉条件等分别对土壤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土壤碳库总量、提高农业生产力、缓解气候变化等提供参考。
蔡苗
关键词:农田管理
陕西杨凌地区土剖面不同形态碳的贮量及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土剖面的有机碳和无机碳贮量以及不同组分有机碳在0~200cm土层的分布特征。【方法】以陕西杨凌土为对象,采集了8个土剖面(0~200cm土层)样品,测定了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以及活性有机碳和难降解有机碳的含量。【结果】①0~200cm土层土壤总碳贮量为266.20~631.59t/hm2,其中有机碳贮量为120.63~177.35t/hm2,无机碳贮量为131.64~504.71t/hm2,分别占土壤剖面总碳贮量的20.1%~50.8%和49.2%~79.9%。②有机碳多集中于0~100cm剖面,其平均贮量均占有机碳贮量的60%以上;无机碳多集中于100~200cm土层,其平均贮量占无机碳贮量的64%。③活性有机碳含量在0~20cm土层最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④HCl水解和HF处理后残留有机碳均是以土壤剖面的表层最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其占有机碳的比例也因土层深度的不同差异明显,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减少趋势。【结论】土0~200cm土层无机碳贮量是有机碳贮量的2倍,其中0~100cm土层中有机碳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而100~200cm土层碳主要以无机碳形态存在。
董燕婕蔡苗周建斌
关键词:有机碳无机碳碳贮量活性有机碳
粉煤灰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被引量:13
2016年
粉煤灰是一种年产量巨大,且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工业废弃物,通常不适宜直接种植植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占压大量土地资源。通过对粉煤灰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介绍了粉煤灰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粉煤灰的改土作用及其机理,对作物生长、发育和环境的影响,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规律及环境风险评估等。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整治工程中施用粉煤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宁松瑞韩霁昌张扬张扬蔡苗
关键词:粉煤灰重金属土壤
陕西潼关矿区土壤污染治理技术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陕西潼关金矿区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混乱矿业秩序的典型地区,尾矿渣、氰化渣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河道两侧、村前屋后,受大风扬尘、降水淋溶和河水搬运等作用,对河水、农田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研究对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措施选择、不同覆土厚度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以及不同覆土厚度条件下农作物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潼关矿区土壤中Hg、Pb、Cd等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各种背景值,是最主要的污染元素;而重金属Cu和Zn的含量也高于各种背景值,是主要的污染元素。综合比较得到物理隔离法是最为经济合理的矿区恢复治理措施。在覆盖干净的耕植土厚度大于30cm的情况下,土壤中的Hg、Pb、Cd、Cr、As、Cu、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粮食作物、叶菜类和块根类蔬菜在30cm、50cm、70cm和90cm等不同矿渣覆土条件下重金属含量特征综合分析,得到叶菜类不适宜在矿区栽种的结论,同时确定不同农作物安全经济的覆土厚度选取应以不小于70cm最佳。物理隔离法具体覆土措施为底部尾矿渣推平压实、中部覆盖10cm三合土隔离层、上部覆盖40cm净土压实、顶部覆盖30cm净土耕植层。通过矿渣土体有机重构措施,治理区范围内土壤环境得到了改善,一期工程已完成新增耕地1 395亩,新增林地574亩。
蔡苗韩霁昌魏样李刚卢楠
关键词:潼关金矿区土壤污染
长期氮肥施用对玉米根茬矿化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室内培养和田间分解试验,研究了施氮量为N 0、120和240 kg/hm^2处理的玉米根茬(R0、R120、R240)在15和45 cm两个肥力条件不同的土层中有机碳矿化分解特性及其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内矿化培养条件下,根茬CO_2累积释放量和潜在碳矿化量均为R_(120)>R_(240)>R_0;R_(120)和R_(240)根茬碳矿化率在表层土壤(15 cm)和底层土壤(45 cm)中分别较R_0提高21.1%、12.7%和45.3%、33.7%。在田间埋藏分解条件下,分解386 d后R_0、R_(120)和R_(240)根茬碳残留率在表层土壤中分别为36.3%、25.2%和28.7%,在底层土壤中分别为38.4%、30.6%和31.1%;根茬碳残留率与其C/N、木质素含量以及木质素/N正相关,而与根茬全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根茬分解率随着其本身全氮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玉米根茬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143%~297%,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19.9%~118.2%。综上可见,长期施用氮肥影响作物根系的养分组成,显著提高其全氮含量,在评价土壤碳、氮养分循环时,应注重长期氮肥施用对作物残茬养分累积及其在土壤中分解、转化的影响。
蔡苗韩霁昌周建斌陈竹君
关键词:施氮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