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畅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2014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被引量:12
- 2015年
- 2014年电视研究论文在数量上较往年相对持平,质量保持着较高水准。整体而言,2014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注重回应中国电视实践新问题,针对中国电视面临的新局面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其内容涵盖宏观、中观、微观等多个层面,涉及理论、应用以及政策等多个角度,对当下电视生产、传播、接受、产业等领域进行了现象描摹和理论阐释,力求探究电视发展的基本规律。
- 胡智锋刘俊周建新董文畅王同媛付李琢杨宾王滋和晶晶张明超赵丹旸李良悦高云何碧青周云
- 关键词:电视研究纪录片创作中国纪录片中国电视剧影视艺术
- 别样的都市图景:蔡明亮电影在美术馆展示的意义
- 2015年
- 在"来美术馆郊游:蔡明亮大展"中,台湾先锋艺术家蔡明亮将电影《郊游》带入美术馆放映,改变了传统的电影观看模式。本文针对这一跨界现象进行个案分析,探究电影放映环境从电影院到美术馆转变的深层意涵。这次展出/放映活动除了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凝视"后现代都市处境的陌生化场域,更通过对艺术本体的探索为人们提示着理解电影的新角度与新途径。
- 董文畅
- 关键词:《郊游》电影院美术馆
- 电视研究的理论坚守与体系创新--评“电视论丛”(胡智锋等著)
- 2016年
- 从学术史的角度观察,我国电视艺术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既互相承续又各具特色的三个阶段。
- 隋岩董文畅
- 关键词:电视研究学术史艺术学
- 论《十二公民》的跨文化改编与跨媒介实践
- 2017年
- 《十二公民》翻拍自美国庭审片《十二怒汉》,是话剧《喜剧的忧伤》导演徐昂的电影处女作,由何冰、韩童生等十二位活跃在话剧界的戏骨级演员联袂出演。该片于2014年人围罗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一举摘得该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马可·奥雷利奥”奖。在2015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十二公民》更是连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五项大奖。
- 董文畅
- 关键词:公民上海国际电影节跨媒介改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
- 叙事策略与悲剧的人文主义意蕴——《凯撒必须死》与监狱里的莎士比亚被引量:1
- 2016年
- 2012年,意大利导演塔维亚尼兄弟联手执导的影片《凯撒必须死》,荣获第62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和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其改编的独特之处在于银幕上的所有叛乱分子和刺客的扮演者并非职业演员,而是全部来自罗马的雷比比亚监狱中的真正囚犯。此外,该片还采用了黑白与彩色画面穿插切换、纪录与剧情叙事交织并用的手法。本文将着重探讨和分析影片改编的叙事策略和艺术风格,以及由此表达出的悲剧精神和人文意蕴。
- 吴辉董文畅
- 关键词:凯撒莎剧改编叙事
- 废墟与漫游者:解读第六代导演青春叙事的一种视角被引量:1
- 2017年
- 从中国电影青春叙事的发展脉络来看,第六代导演的“青春自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了第一次作者论意义上的青春片浪潮。张元、王小帅、娄烨等青年导演既是影像文本的创作主体,又是文本内部的经验主体。他们高举青年亚文化的旗帜,打破了革命青春电影与伤痕青春电影井然有序的元叙事,将具体的、感性的“身体”视为人存在的第一维度和与世界建立联系的首要媒介。
- 董文畅
- 关键词:第六代导演青春叙事漫游废墟青春电影青年亚文化
- 摩登都市中的中产镜像:“新都市电影”的文化批评
- 2016年
- 近年来,展现都市青年奋斗历程与情感故事的"新都市电影"风行。但它们整体上重在都市奇观的展现与消费氛围的渲染,缺少对城市精神气质的描摹和对青年心理结构的挖掘。文章从空间表征、叙事结构、主题表达三方面对"新都市电影"进行文化批评。
- 董文畅
- 关键词:消费主义中产阶级
- 2013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
- 2014年
- 本述评共收集2013年中国(限内地)出版的各类电视研究的相关著作合计373本(含报告、年鉴、著作),以此为依据,本文将对年度电视研究著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求发现和探析领域内学术研究的发展动向与创新成果,呈现出本年度中国电视研究领域的总体面貌。
- 胡智锋刘俊周建新付李琢董文畅杨宾张明超王滋高云何碧青赵丹旸李良悦和晶晶
- 关键词:研究著作中国电视电视研究学术研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