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双桃 作品数:59 被引量:178 H指数:9 供职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弱筋小麦鄂麦251的选育及主要特征特性 被引量:4 2009年 鄂麦251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S048/B41062-1//鄂麦11"经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其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弱筋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GB-17320-1998)。该品种具有中抗白粉病,中抗纹枯病和条锈病,高产、广适等特点。栽培方面应适时适量播种;合理施肥;合理化调;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好病虫害。 葛双桃 李梅芳 喻大昭 许甫超 董静 杨立军 王贤智关键词:弱筋小麦 选育 魔芋鞘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摘编) 2003年 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 0.5 mg*L-1(单位下同)+NAA 0.2;(2)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MS+6-BA 3.0+NAA 0.05,(3)生根培养基:S+NAA 1.0。以上各培养基均添加0.6%琼脂粉、3%蔗糖,pH为5.6。培养温度为(27±1)℃,每天光照13 h,光照度1 600 lx. 顾玉成 葛双桃 万进 王晴芳 杨波基于SSR标记的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了解现有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将为大麦杂种优势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在对416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挑选出54对条带清晰且多态性稳定的引物,对157份国内外大麦种质资源(以长江中下游麦区育成品种为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分布在0.5428~0.9304。在GS为0.6657水平时,可将参试品种分为5个亚群。进一步分析表明,来自湖北省的鄂大麦品种(系),除鄂大麦10号、鄂大麦7号、鄂大麦9号、鄂大麦6号外,都聚在第五大类第二亚类,而河南省驻大麦品种(系)大多聚在第四大类。材料的来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长期以来,各育种单位在品种选育中,普遍存在资源利用范围较为狭窄,遗传基础较为单一的情况。因此,在未来的育种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遗传关系比较远的材料进行杂交选育,将更有助于在后代中选择出综合性状优异的新种质。 秦丹丹 杜静 许甫超 徐晴 葛双桃 彭严春 董静关键词:大麦 SSR标记 聚类分析 小麦苗期氮素响应的生理及分子差异研究 2020年 为探明小麦幼苗对不同氮素浓度的响应差异,设置高、低2种氮素浓度对12个不同基因型小麦进行营养液沙培,研究不同处理间小麦幼苗植株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等的差异,并对植株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不同基因型小麦材料的植株鲜重对其氮素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氮素充分供应可显著提高植株鲜重;低氮条件下植株根冠比显著大于高氮水平下数值;氮素缺乏可以促进主根伸长、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的扩大,且不同基因型间主根长度差异显著。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氮素浓度升高而增加。不同氮素浓度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小麦各基因型间表现不同。小麦TaNRT1.1和TaNRT2.1基因在低氮处理下表达量较高,且高氮效材料郑麦9023和“410187”中2个基因的转录量高于低氮效材料南农08Y611中的转录量。氮素浓度正向调控氮素同化基因TaGS2的表达,而TaGS1表达量则在基因型间和氮素处理间差异不大。 徐晴 许甫超 秦丹丹 刘小强 袁旭 葛双桃 董静关键词:小麦 苗期 甜瓜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003年 顶芽和带侧芽茎段是甜瓜DG-1品种离体快繁理想的外植体。在MS+6-BA1.0mg/L+IAA0.2mg/L的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产生的不定芽数在4~8个之间;不定芽在MS+6-BA0.4mg/L+IAA0.5mg/L的继代培养基进行增殖扩繁,繁殖系数为5.4;在添加6-BA0.4mg/L的培养基上,腋芽的萌发和生长效果最好。理想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基是MS+NAA0.2mg/L,培养2周的生根率达100%,在蛭石∶砂∶土(1∶1∶1)的基质上假植炼苗,20天后即可移栽定植,成活率在90%以上。 顾玉成 葛双桃 付志慧 王晴芳 杨波关键词:甜瓜 培养基 外植体 繁殖技术 大麦黄绿叶色突变体ygl的农艺性状及其调控基因初步定位 被引量:8 2019年 叶色突变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突变株系是解析植物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等过程的理想材料。大麦黄绿叶色突变体ygl是本课题组在鄂大麦934的EMS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的,该突变体的叶色在整个生育期都较野生型浅,而且苗期呈现黄绿色,后期表现为浅绿色。与野生型相比,ygl株高和千粒重分别表现为极显著和显著降低,其它重要产量性状,如穗数、穗长和穗粒数等无显著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ygl苗期叶片中基粒类囊体严重线性化,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以正常叶色大麦品种Harrington和黄绿叶色突变体ygl为亲本构建了F2分离群体,对F2群体及其衍生的F2:3家系进行分析发现,该性状由一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命名为HvYGL(yellow green leaf)。利用上述F2群体,通过基于SSR的BSA法,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大麦3H染色体上12.7cM的区间内,其中Bmag0209、EBmac0871和Bmag603三个标记与黄绿叶色性状共分离。 秦丹丹 李梅芳 李梅芳 徐晴 许甫超 董静关键词:大麦 农艺性状 QTL定位 砂梨防旱保果技术 2004年 葛双桃关键词:砂梨 肥水管理 鄂大麦507在湖北省的表现及推广应用 2014年 对鄂大麦507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病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概述了其生产应用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为继续发掘该品种潜力提供理论支撑。 董静 李梅芳 秦丹丹 许甫超 葛双桃关键词:抗性 高产多抗优质裸大麦鄂大麦5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9 2010年 鄂大麦50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一个高产、优质、广适、食饲兼用裸大麦新品种。本文介绍了鄂大麦50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李梅芳 张京 葛双桃 董静 许甫超 王贤智关键词:裸大麦 选育 栽培 大麦MBF1基因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同源比对,对大麦MBF1s基因进行了电子克隆,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及编码蛋白质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大麦MBF1家族3个成员Hv MBF1a、Hv MBF1b和Hv MBF1c,三者所编码蛋白质均包含典型的MBF1和HLH结构域,无可识别的信号肽和跨膜区,均为亲水性蛋白,含有数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电子表达谱结果表明,3个成员在大麦的大部分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而Hv MBF1a和Hv MBF1b对所分析的胁迫处理响应不明显,Hv MBF1c的表达受各种处理的剧烈诱导,Hv MBF1c可以作为大麦和其他作物抗逆性分子育种的重要候选基因。 秦丹丹 许甫超 董静 葛双桃 李梅芳关键词:大麦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