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波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固体氧化物
  • 4篇电池
  • 4篇氧化物
  • 4篇氧化物燃料电...
  • 4篇燃料电池
  • 4篇固体氧化物燃...
  • 3篇中温固体氧化...
  • 3篇CE0
  • 2篇电解质
  • 2篇阴极
  • 2篇制备及性能
  • 2篇矢量相关
  • 2篇中温固体氧化...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2篇复合阴极
  • 2篇SOFC
  • 2篇D+
  • 2篇不锈
  • 2篇不锈钢

机构

  • 12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2篇荆波
  • 6篇孙俊才
  • 4篇李磊
  • 4篇许雪松
  • 2篇付姚
  • 2篇文钟晟
  • 1篇季世军
  • 1篇杨鲲
  • 1篇田莹
  • 1篇邢明铭
  • 1篇彭勇
  • 1篇李嵩
  • 1篇金坤
  • 1篇陈宝玖
  • 1篇吕喆
  • 1篇段萍
  • 1篇孙佳石
  • 1篇刘玲娟
  • 1篇曹志颖

传媒

  • 2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材料保护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求知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干涉的经典和量子本性探究
2014年
对光的干涉(衍射)从经典和量子效应两方面进行推导和探讨,进一步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段萍孙佳石许雪松陈宝玖付姚李磊荆波
关键词:光子波粒二象性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层复合阴极制备及研究
按阶梯原理采用喷涂法在YSZ电解质片的表面制备了LSM-YSZ的多层复合阴极。其结构为从电解质表面开始,一至三层LSM所占比例依次为40%、70%和100%(质量分数)。高温烧结后的复合阴极材料,
荆波孙俊才
文献传递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Ce0.0Sm0.2O1.9的制备与性能
柠檬酸硝酸盐法合成出钐掺杂的氧化铈电解质Ce0.8Sm0.2O1.9(SDC)的粉体,XRD结果显示该粉体为单相萤石结构.将粉体干压成型,在1400℃下烧结10h可得到高致密度的电解质.通过烧结实验,分析样品的烧结温度和...
荆波孙俊才李嵩文钟晟季世军
关键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
振动激发对O+DCl→OD+Cl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2016年
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讨论了反应物分子的振动激发对O+DCl→OD+Cl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物分子的振动激发对(2π/σ)(dσ00/dωt),(2π/σ)(dσ20/dωt)和(2π/σ)(dσ22+/dωt)3个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和产物分子转动角动量取向程度的影响比较显著.变化规律反映出反应物分子的高振动激发使产物分子倾向于在平行于散射面的平面内转动.
许雪松李磊荆波杨鲲
关键词:矢量相关
AISI 430不锈钢表面Co-Ni合金脉冲电沉积的过程被引量:2
2015年
改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金属连接体用AISI 430不锈钢的抗氧化性能尤为重要。采用酸性镀液脉冲电镀的方法,在AISI 430不锈钢表面制备出微纳米结构的Co-Ni合金镀层,研究了脉冲电镀工艺及镀层的生长机制。用XRD对微纳米结构镀层的物相进行分析,用SEM观察了不同电镀工艺条件下镀层的形貌。结果表明:在Co-Ni合金共沉积形成过程中,Co2+,Ni2+在阴极发生异常共沉积,形成了Co/Ni异质形核;随着晶体的长大,部分晶体优先快速长大,形成较大的晶粒,大小晶粒混合布满整个表面,主要通过阶梯方式生长形成了Co-Ni合金。
程付鹏曹志颖文钟晟刘玲娟荆波孙俊才
关键词:AISI
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以发光材料原理与应用为例
2024年
发光材料原理与应用是理工科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主要涵盖发光材料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技术。该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单一线下理论教学难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并且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机会,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发光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该文依据理工科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于课堂教学中,通过采用线上虚拟仿真实验、线下理论课堂讲授、实验实践环节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田莹付姚邢明铭荆波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理论讲授应用型人才
IT-SOFC电解质Ce_(0.8)Sm_(0.2)O_(1.9)的制备与性能
2011年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法合成出钐掺杂的氧化铈电解质Ce0.8Sm0.2O1.9(SDC)粉体,XRD结果显示该粉体为单相萤石结构.将粉体干压成型,在1400℃下烧结10 h可得到高致密度电解质.通过烧结实验,分析样品的烧结温度和密度,并测量其热膨胀曲线.以Ce0.8Sm0.2O1.9作为电解质组成单电池,在850℃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06 mW/cm2.
荆波孙俊才
关键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
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O(~1D)+DBr→OD+Br反应的极化分布
2011年
运用准经典轨线法结合Peterson从头计算势能面,在碰撞能为0.22eV时对O(1D)+DBr(v=0,j=0)→OD+Br反应进行了细致的立体动力学性质研究.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s)给出了反应产物的散射方向.反映k与j′两矢量相关的函数P(θr)的分布表明产物分子的转动角动量j′在垂直于反应物相对速度矢量k的方向上有强烈的取向分布;反映k,k′与j′三矢量相关的函数P(θr)的分布表明产物转动角动量j′不仅有沿着y轴的取向效应,还有沿着y轴负方向的定向效应;描述产物转动角动量j′的空间分布函数P(θr,φr)说明反应垂直于散射平面极化.质量因子的不同,使得O(1D)+DBr反应的极化与O(1D)+HBr反应的极化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同位素效应比较明显.
许雪松金坤荆波李磊
关键词:准经典轨线方法矢量相关
SOFC多层复合阴极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提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热循环性能,避免La0.7Sr0.3MnO3-σ(LSM)在制备及工作温度下与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电解质发生反应,增大电化学反应电阻,降低SOFC的性能,采用喷涂法在YSZ电解质片的表面制备了LSM-YSZ的多层复合阴极。从电解质表面开始,各层LSM所占比例依次为40%、70%和100%(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复合阴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着LS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仍与YSZ电解质的热膨胀系数比较接近。阴极极化曲线的测量结果表明,多层复合阴极LSM-YSZ与单层LSM阴极比较,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更加稳定的热循环性能。
荆波孙俊才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MYSZ
SOFC尖晶石改性不锈钢连接体及复合阴极的特性研究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一种高效、节能、清洁、安静和可靠的发电装置,未来必将成为船舶电力推进的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技术。近年来,随着SOFC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工作温度已经...
荆波
关键词:尖晶石改性机理复合阴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